相關習題
 0  169658  169666  169672  169676  169682  169684  169688  169694  169696  169702  169708  169712  169714  169718  169724  169726  169732  169736  169738  169742  169744  169748  169750  169752  169753  169754  169756  169757  169758  169760  169762  169766  169768  169772  169774  169778  169784  169786  169792  169796  169798  169802  169808  169814  169816  169822  169826  169828  169834  169838  169844  169852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請完成下列關于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的若干問題:
(1)該實驗原理是R=$\frac{U}{I}$.實驗中要測量的物理量是電壓和電流.
(2)請你在圖1虛線框內(nèi)畫出該實驗的電路圖,并標出電表的正負接線柱.
(3)根據(jù)操作規(guī)范,在連接電路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移至接入電路電阻最大的位置上.
(4)若所用的滑動變阻器銘牌上標有“20Ω 2A”的字樣,則“20Ω”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是20Ω,“2A”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2A.
在實驗中過程中,使用滑動變阻器的主要目的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5)某同學實驗操作正確,并對電壓表(量程:0-3V)和電流表(量程:0-0.6A)進行了正確讀數(shù)和記錄,但在忙亂中,只是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圖2小紙條上,請幫助這位同學將數(shù)據(jù)填寫在表格中在恰當?shù)奈恢茫⑦M行相關計算,將表格填寫完整(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
實驗次數(shù)電壓(伏)電流(安)Rx電阻值(歐)電阻平均值Rx(歐)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要測量一個阻值約為幾百歐的電阻Rx,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電源(電壓為3V)、學生用電流表(量程為0~0.6A、0~3A)、學生用電壓表(量程為0~3V、0~15V)、滑動變阻器R1和電阻箱R2(0~9999Ω  5A)各一個,開關、導線若干.
(1)小明用伏安法測量該電阻,如圖1是小明連接的電路.連接電路時,小明注意到了開關應斷開;接通電路前,小明還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右(填“左”或“右”)端.接通電路后,觀察到電流表指針不偏轉,示數(shù)為零,電壓表示數(shù)為3V.則故障原因可能是電阻Rx斷路.

(2)在排除故障換用新元件后,經(jīng)檢查電路完好.閉合開關,逐漸減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至最小,此時電壓表有示數(shù),但電流表的指針幾乎不偏轉,電流表指針偏轉太小的原因是Rx阻值太大,使得電流太。园葱∶魉x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測出該電阻的值.
(3)小紅在實驗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合適的器材,設計如圖2電路測出該電阻的值.
①按電路圖連好電路,并將電阻箱R2的阻值調(diào)至最大.
②閉合開關S和S2,記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I.
③先斷開開關S2,再閉合開關S1,調(diào)節(jié)電阻箱,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仍為I.
④讀出電阻箱的阻值,即為被測電阻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燕同學通過電學知識的學習,既學會了用電流表測量導體中的電流、用電壓表測量導體兩端的電壓,還學會了用“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她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有沒有一個“電阻表”可以直接測量導體的電阻呢?于是,她找來了兩節(jié)新干電池、一個量程為0~3A的電流表、一個量程為0~15V的電壓表、一個旋鈕式變阻箱、幾個待測電阻、電鍵和導線若干.經(jīng)過思考,小燕設計了一個由電流表、電源和變阻箱組成的“電阻表”,如圖所示(A、B之間接待測電阻).

(l)小燕設計的電路中接有一個旋鈕式變阻箱,你認為這樣做有必要(有必要/沒必要);若有,在測量前,應調(diào)成1Ω; 
(2)小燕打算把電流表的表頭改裝成能直接讀出電阻值的“電阻表”表頭.她把0Ω刻度標在原電流標0A刻度線上,你認為她這樣做錯誤(正確/錯誤),應該標在右端處.
(3)按照你的要求調(diào)整電路后,在A、B間接入待測電阻R1閉合開關后,電表的指針指向2A.則R1=0.5Ω;接入待測電阻R2,指針指向1A,R2=2Ω;
(4)從第(3)題中可以看出,改裝后的“電阻表”表頭刻度不均勻(均勻/不均勻);
(5)電流表的表頭中心有一個“A”字,電壓表的表頭中心有一個“V”字,你認為“電阻表”的表頭中心應該標一個字母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宇做“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實驗(小燈泡標有“2.5V”的字樣),連接的電路如圖1:
(1)檢查電路,發(fā)現(xiàn)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在圖中補畫出正確的連線;若沒有發(fā)現(xiàn)錯誤,閉合開關,會出現(xiàn)電燈不亮,電流表指針幾乎不動,電壓表指針有較大偏轉現(xiàn)象.
(2)正確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燈L不發(fā)光,但是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無示數(shù),則原因可能是燈泡斷路.
(3)在實驗過程中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幾組電壓和電流的數(shù)據(jù):
實驗次序123456
燈泡兩端的電壓U(V)0.51.01.52.02.53.0
通過燈泡的電流I(A)0.180.220.260.300.34
燈泡發(fā)光情況微亮-逐漸變亮
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請將讀數(shù)填入表格中的空格處.此時小燈泡的電阻為7.8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分析比較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燈絲中的電流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燈絲的電阻變大(大/。,圖3能表示通過燈泡的電流隨電壓的變化情況的圖象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物理學習小組在“測量定值電阻阻值”的實驗中:

(1)甲圖中滑動變阻器上的一根導線松動了,該導線應該接在滑動變阻器的上接線柱.
(2)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移到B端(選填“A”或“B”).
(3)小組同學在連線時,不小心將線連錯了,開關閉合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發(fā)現(xiàn)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電壓表示數(shù)卻變小,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
(4)糾正錯誤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V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則該定值電阻阻值為10Ω.他們認為這個結果就是定值電阻的準確阻值,你認為合理嗎?不合理,理由是沒有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利用以下器材測出未知電阻Rx的阻值.電源(電壓未知),導線,開關一個,兩只電壓表,已知阻值電阻Ro.請設計出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小明從西門出發(fā)到才村碼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1)小明騎車的路程與時間的圖象時圖中的哪一段?
(2)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
(3)小明騎車的速度是多少m/s?
(4)小明從西門出到才村碼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若將超聲波垂直向海底發(fā)射出信號,經(jīng)過4s后收到反射回來的波信號,則海底深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1所示是某同學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

(1)根據(jù)記錄作出的水的沸騰圖象,下列對圖2分析正確的是C
A、實驗中加熱3min后停止了加熱    B、沸騰溫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熱不足
C、AB段水平線表明沸騰過程吸熱而不升溫      D、OA段表明水的沸騰時間是3min.
(2)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得到下列的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min)6789101112131415
溫度(℃)95969798989895989898
①從記錄的數(shù)據(jù)看出,在某一次觀察記錄中明顯錯誤的是第12分鐘時的數(shù)據(jù).
②從記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此時水沸騰的溫度為98℃,如果繼續(xù)給沸騰的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③在水沸騰過程中水吸熱(填“吸”或“放”),但水的溫度不變(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④實驗前,器材的安裝應由下而上安裝(選填“上”或“下”),水沸騰時氣泡的情況如圖1中的a(選填“a”或“b”)
⑤為了縮短試驗時間,可以采用那些措施,請寫出一點即可:提高水的初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所測木塊的長度為1.85cm;北京霧霾天氣受PM2.5影響很大,這里的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填單位)的固體顆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