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數(shù)
-4.38
7.6%
36.93%
21.43%
70.56%
A.民族工業(yè)在曲折中呈現(xiàn)發(fā)展的勢頭
B.中國重工業(yè)發(fā)展十分艱難
C.輕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D.帝國主義是阻礙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23.“君去矣,甘將熱血紅青島;吾來也,不許狂奴撼山東�!鄙厦嬖娋淇赡艹霈F(xiàn)在
A.五四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 D.義和團運動
24.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評述錯誤的是
A.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B.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踐行
C.是清政府的一場自救運動 D.滿洲貴族是推動洋務運動的核心力量
25.“他給孔子穿上了西裝。”他是
A.董仲舒 B.朱熹
C.袁世凱 D.康有為
26.胡錦濤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強調“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列屬于“折騰”的是①大煉鋼鐵運動②文化大革命③反右斗爭擴大化④三大改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7.1954年4月29日法國《解放報》發(fā)表文章指出:“亞洲的重量全部顯示出來了�!贝宋脑u價的事件是
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第一次不結盟首腦會議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8.“元璋故里涌春瀾,十八農(nóng)夫劃地田。歃血為盟求腹飽,簽押作證避囚牽�!逼渲械摹皠澋靥铩笔侵�
A.土地改革 B.對農(nóng)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C.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D.人民公社化運動
29.恩格斯稱贊羅馬法:“我們所知道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形式”,“是商品生產(chǎn)者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恩格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羅馬法
A.以維護私有財產(chǎn)為核心
B.維護貴族利益為目的
C.為歐洲資產(chǎn)階級提供了維護私有財產(chǎn)的立法規(guī)范和依據(jù)
D.以法律形式肯定了私有制和商品交換
30.《大國的崛起》解說詞:哥倫布相信向西走也能到達東方。使哥倫布產(chǎn)生這種想法的直接原因是
A.指南針在航海上的使用
B.西歐商品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C.西歐社會對黃金的追求
D.資本主義發(fā)展需要世界市場
年份
產(chǎn)業(yè)
1801年
1851年
1901年
農(nóng)業(yè)
36%
21%
9%
工業(yè)
30%
43%
46%
服務業(yè)
34%
36%
45%
31.右表是英國1801年到1901年100年間的產(chǎn)業(yè)結構變化情況,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運動使英國農(nóng)業(yè)連年歉收
B.重商主義刺激了英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
C.農(nóng)業(yè)在與工業(yè)和服務業(yè)的競爭中失利
D.兩次工業(yè)革命導致了英國產(chǎn)業(yè)結構的變化
32.與啟蒙運動有關的科技成就是
A.日心學說 B.達爾文的進化論 C.牛頓的力學體系 D.量子理論
33.列寧在《四月提綱》中說:“不要議會制共和國,從工兵代表蘇維埃回到議會制共和國是一種倒退。”這表明列寧主張
A.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B.建立工兵代表蘇維埃
C.進行民主革命
D.全部政權收歸蘇維埃
34.1952年,西歐16國工業(yè)產(chǎn)量超過戰(zhàn)前35%,農(nóng)業(yè)超過戰(zhàn)前10%。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①雅爾塔體系建立,國際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 ②馬歇爾計劃的實行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④歐共體的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美國眾議院1月28日晚以244票贊成、188票反對通過了奧巴馬提出的總額為8190億美元的經(jīng)濟刺激計劃。該計劃中包含
“購買美國貨”條款,即所有經(jīng)濟刺激計劃項目必須使用美國制造的設備和商品。關于這一計劃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具有典型的貿易保護特色 B.不利于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C.其目的是拉動內需,創(chuàng)造就業(yè) D.這一計劃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精神
36.有人預言:“不久的將來,會有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離開你的書桌或扶手椅,就可以辦公、學習、探索這個世界和它的各種文化,進行各種娛樂。”為這種理想的實現(xiàn),提供直接支撐的是
A.報紙 B.電視 C.電影 D.互聯(lián)網(wǎng)
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于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至此,我國在南極已經(jīng)有了長城站(62°13′S,58º58'W),中山站(69º22'S,76º23'E),昆侖站(80º25'S,77º07'E)三個科學考察站,請回答37~39題
37.長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是
A.東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北方向
38.昆侖站建設在海拔4087米的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處,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
A.冰雪地面,反射陽光 B.海拔高,空氣稀薄
C.緯度高,風雪天氣頻繁 D.氣溫低,氣壓高
39.南極洲和北冰洋都處于高緯度地區(qū),但南極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南極洲熱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極洲地勢比北冰洋高
C.南極洲晴天比北冰洋少
D.南極洲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強
人類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深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國豐富的地域文化與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密切相關,請回答40~42題。
40.下列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與溫帶草原有關的是
A.那達慕 B.端午節(jié)
C.春節(jié) D.重陽節(jié)
41.以下有關黃土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描述正確的是
A.著名的地方戲曲和民歌形式是秦腔和信天游
B.傳統(tǒng)民居為泥草房和泥瓦房
C.飲食以面食和肉食為主,喜辣
D.崇奉海神,敬奉媽祖
42.我國江南水鄉(xiāng)的藝術特色是
A.潑辣 B.幽默 C.豪放 D.細膩
GPS接收機可顯示當?shù)氐娜S坐標、動態(tài)指示前進方向(其正北方為0°,正東方為90°,正南方為180°,正西方為270°)、生成行進路線、顯示當?shù)厝粘鋈章鋾r間(早期的GPS接收機只能顯示當?shù)厝粘�、日落的“世界時”)。據(jù)此回答43~45題。
43.若GPS接收機顯示屏上顯示315°,則表示前進方向是
A.東北 B.西北 C.東南 D.西南
44.某日一外國游客在汕頭時,其早期的GPS接收機屏幕上顯示的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21∶30、10∶30,則汕頭日出、日落的北京時間可能分別是
A.10∶30、21∶30 B.05∶30、18∶30
C.06∶30、17∶30 D.09∶30、14∶3O
45.這一外國游客來到汕頭的日期可能是:
A.元旦 B.婦女節(jié) C.勞動節(jié) D.國慶節(jié)



下圖甲是2萬年來海平面高度變化圖,乙是1萬年來氣溫變化曲線圖,請回答46~48題
46.2萬年來,地表冰川覆蓋面積最大的時期大約發(fā)生于
A.17000年前 B.11000年前
C.6000年前 D.公元1400~1850年間
4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因全球變暖,目前的氣溫是10000以來最高
B.當全球氣溫上升時,海面高度也隨之上升
C.圖中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全球氣溫處于相對低點,為冰河時期
D.由圖中氣溫變化趨勢推測,現(xiàn)代正處于全球氣溫下降、將進入冰期的時期
48.有證據(jù)證明臺灣島與祖國大陸曾經(jīng)相連,當時陸生動物可直接經(jīng)現(xiàn)在的臺灣海峽自由往來。若今天臺灣海峽的水深大多約為50~100米,依據(jù)上圖推測,臺灣與大陸被海水開始阻隔的時間大約為
A.2000年前 B.8000年前
C.12000年前 D.18000年前
為了因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日本產(chǎn)業(yè)積極對外投資,右圖為日本在海外不同地區(qū)的投資比例。請回答49~51題:
49.1951~1994年間,日本產(chǎn)業(yè)外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歐美地區(qū),其原因是歐美地區(qū)
A.勞力充足 B.市場廣大
C.技術進步 D.交通便利
50.1994年以后,日本產(chǎn)業(yè)外移到增加最多的地區(qū)是
A.亞洲 B.北美
C.歐洲 D.非洲
51.下列不屬于日本對外投資的原因是
A.國內原料缺乏 B.國內勞動力缺乏 C.國內市場狹小 D.國內能源缺乏
下表是中美兩國的兩個蘋果產(chǎn)區(qū)與北半球蘋果生長最適宜區(qū)的氣候條件和生產(chǎn)成本的相關資料。據(jù)表回答52―53題。
年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氣溫(℃)
夏季平均氣溫(℃)
生產(chǎn)成本
(元/千克)
中國某產(chǎn)區(qū)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國某產(chǎn)區(qū)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適宜區(qū)
8~12
560~750
>?14
19~23
1.20
52.表中的美國產(chǎn)區(qū)最可能位于
A.30ºN―40ºN西海岸 B.30ºN―40ºN東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區(qū)
53.表中的中國產(chǎn)區(qū)與美國產(chǎn)區(qū)相比,具有的優(yōu)勢是
①年平均氣溫、年降水量條件更適宜 ②氣溫年較差大,有利于蘋果糖分的積累
③夏季光照條件較好
④勞動力成本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4.下圖為“我國3類出口商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shù)變化圖”,圖中指數(shù)越大,表明商品的競爭力越強。從圖中可以看出:
A.我國三類出口商品對外貿易競爭力不斷增強
B.資源密集型產(chǎn)業(yè)在我國的地位不斷增強
C.我國技術密集型產(chǎn)業(yè)具有強競爭力且發(fā)展?jié)摿︔^大
D.我國勞動力密集型產(chǎn)業(yè)具有強競爭力且發(fā)展?jié)摿︔^大
55. 小球從8 m高處自由下落,被水平地板彈回后在2 m高處接住,則小球通過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等于
A.10m 和6m B.10 m和2m C.10m 和8m D.6m 和10m
56.洗衣機的脫水筒采用帶動衣物旋轉的方式脫水,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脫水過程中,衣物是緊貼筒壁的
B. 水會從桶中甩出是因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緣故
C. 加快脫水筒轉動角速度,脫水效果會更好
D. 靠近中心的衣物脫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脫水效果好
57. 豎直起飛的火箭當推力為F時,加速度為10 m / s2,當推力增大到2F時,火箭的加速
度將達到(g取10 m / s2)
A.20 m / s2 B.25 m / s2 C.30 m / s2 D.40 m / s2
58. 人們早在公元前6、7世紀就發(fā)現(xiàn)了磁石吸鐵、磁石指南等現(xiàn)象,
如圖所示是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形似勺子,勺柄是其南極,
則司南靜止時,勺柄所指的方向是
A.東方 B.北方 C.西方 D.南方
59. 如圖所示,有兩個相同質量可看成質點的鐵球和木球,放置在同一張水平桌面上.若選定地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比較這兩個球的重力勢能的大小,正確的是
A.鐵球的重力勢能大
B.木球的重力勢能大
C.兩球的重力勢能一樣大 D.大小關系無法確定
60. 我國成功發(fā)射了自行研制的 “神舟七號”宇宙飛船,首次進行了宇航員的太空行走,飛船順利返回地面,這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當飛船在環(huán)繞地球的軌道上飛行時,飛船中的航天員
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處于失重狀態(tài)
C.處于平衡狀態(tài)
D.處于超重狀態(tài)
61. 下列是幾種典型的電場線的分布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62.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說法正確的是
A.濃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氣體
B.SO2可用來漂白紙漿、毛、絲、食品等
C.石油的裂化是提高汽油等輕質油產(chǎn)量的重要措施
D.煤的干餾的主要目的是將煤轉化為清潔燃料,防止污染大氣
63.下列物質對應的分離方法(括號中)科學合理的是
A.提純粗鹽(蒸餾)
B.回收工場中的廢鐵屑(磁鐵吸引)
C.從廢機油中回收機油(分液) D.從草木灰中提取鉀鹽(萃取)
64.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決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相對原子質量依次遞增
C.元素原子半徑大小呈周期性變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呈周期性變化
65.下列各反應中,可以證明烯烴具有不飽和結構的是:
A.燃燒 B.加成反應 C.取代反應
D.氧化反應
66.小華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鹽、食醋、84消毒液(內含NaClO),小華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務是
A.檢驗買來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C.除去保溫瓶中的水垢
D.檢驗自來水中是否含有Cl―
67.已知鋇的活動性處于鉀和鈉之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溶液中鋇離子可氧化Zn B.鋇可以從NaCl溶液中置換出Na
C.鋇可以從冷水中置換出H2 D.鋇可以從CuCl2溶液中置換出Cu
68.下列情況下,反應速率相同的是
A.等體積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別與0.2 mol/L NaOH溶液反應
B.等質量鋅粒和鋅粉分別與等量1 mol/L HCl反應
C.等體積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與等量等表面積等品質石灰石反應
D.等體積等濃度HCl和HNO3分別與等質量的Na2CO3粉末反應
69. 實驗表明,維生素D可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擴散到細胞內部,這主要與細胞的哪項結構或功能有關?
A.膜表面的糖蛋白 B.膜內含有相應的載體多
C.膜的選擇透過性
D.膜的支架磷脂雙分子層
70.下列哪些不是基因工程中最基本的操作工具?
A.限制酶 B.DNA連接酶 C.DNA聚合酶 D.運載體
71.下表是兩個細胞分別擁有的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Ⅰ比細胞Ⅱ結構更復雜
B.細胞Ⅰ是原核細胞
C.具有細胞Ⅱ特征的生物在地球的出現(xiàn)比具有細胞Ⅰ特征的生物早
D.細胞Ⅱ沒有細胞膜
72.果樹結果太多,會影響果實的大小和質量,常用噴灑生長素類似物的方法進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A.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葉片生長,抑制傳粉受精
B.生長素類似物可抑制花、果實的發(fā)育和脫落
C.低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花、果實的發(fā)育而使其脫落
D.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可抑制花、果實的發(fā)育而使其脫落
73.假設右圖是一個哺乳動物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對該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位于精巢中
B.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C.為初級精母細胞
D.只含兩對等位基因
74.用高莖黃色圓粒(DdYyRr)的豌豆自交,其145個子代活到成熟,其中大約有多少是高莖植株并結綠色皺粒種子?
A.9 B.18 C.36
D.72
75.下圖是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假設物種B從中消失,以下哪項的推斷正確?
A.物種X失去唯一的獵物
B.物種A失去唯一的獵物
C.物種D受益,因為D與物種B關系疏遠
D.物種B消失對物種C和D無影響
試題詳情
山西省大同一中08-09學年高三第一學期第三次考試
地理試題
第Ⅰ卷 客觀卷(共5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人民網(wǎng):西昌2007年10月24日電,24日18時05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wèi)星成功送入太空�!版隙鹨惶枴笔俏覈灾餮兄频牡谝活w月球探測衛(wèi)星,它的發(fā)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回答1~2題。
1.“嫦娥一號”上裝配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時與地面上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相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光線的反射作用增強 B.光線的吸收作用增強
C.光線的散射作用增強 D.觀察距離更遠
2. 站在月球上的人看到的宇宙天空顏色是:
A.白色的 B.藍色的 C.黑色的 D.黃色的
讀圖(陰影表示黑夜),回答3~5題。
3.此時,地球上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圍
A.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 
B.南回歸線以南
C.70°S及其以南地區(qū) 
D.70°N及其以北地區(qū)
4.地球上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約是
A.1/8
B.3/8 C.5/8
D.7/8
5.關于A.B兩地說法正確的是
A.A地的地方時比B地早1小時
B.B地當日日出方向是東南方向
C.A地位于B地的西南方向
D.兩地同時日出
讀杭州(30°15′N,120°10′E)和甲地某日太陽高度變化圖,回答6~8題。
6.甲地經(jīng)緯度位置是
A.30°15′N,30°W
B.15°N,30°E
C.30°15′N,29°50′W
D.O°15′S,29°50′W
7. 杭州和甲地同處在白天的時間約為
A.1小時 B.2.5小時 C.3小時 D.5小時
8.當杭州日落時,甲地一垂直于地面的物體的影子朝向是
A.東北 B.西北 C.東南 D.西南
《齊民要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據(jù)此回答9~10題。
9.“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氣溫必定很低

B.受冷氣團影響,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輻射減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強
10.“放火作?,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A.“放火作煜”,可將地面直接烤暖 B.“放火作煜”,可將大氣直接熏暖
C.“煙氣”可增強大氣的逆輻射 D.“煙氣”可以增強地面的長波輻射
右下圖是我國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產(chǎn)模式圖。棚頂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御寒和提高棚內溫度的擋風墻,側面是唯一一個進出大棚的工作門。讀圖回答11~12題。
11.理論上,工作門打開時,門檻處的水平氣流方向是
A.向南 B.向北
C.向東 D.向西
12.春節(jié)期間,大棚內的蔬菜上市時,發(fā)現(xiàn)b處附近
的蔬菜長勢明顯不如a處,但口感卻優(yōu)于a處,原因是
①a處土壤條件好; ②b處水分條件好;
③a處熱量條件好; ④b處溫差大; ⑤b處溫度高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讀下圖(a.b.c代表圖中等值線相應的數(shù)值),且a<b<c,回答13~15題。
13.若圖中曲線為等高線,該地位于華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q線有河流經(jīng)過 B.mn線為山脊線
C.甲地降水多于丙地 D.丙坡植被長勢好于乙坡
14.若圖中曲線為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等壓線分布圖,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q線附近天氣晴朗
B.乙地盛行西南風
C.甲地風力比丙地風力小

D.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與mn線這樣的天氣系統(tǒng)有關
15.若圖中曲線為等溫線,圖示地區(qū)為35°附近,pq位于海洋,mn位于陸地,則此時
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B.該地此時盛行西風
C.該地區(qū)在北半球
D. 此時為北半球夏季
讀下表,回答16~18題。
地區(qū)
資源潛在總值占全國比重(%)
資源人均潛在值
(全國平均數(shù)為100)
資源結構(%)
農(nóng)牧林資源
礦產(chǎn)水能資源
全國
100.0
100.0
65.1
34.9
西南地區(qū)
23.3
119.2
49.4
50.6
四川
14.4
147.4
43.1
56.9
云南
4.2
127.3
49.2
50.8
16.西南地區(qū)自然資源潛在價值占全國的23.3%,人均超過全國的19.2%,其中
A.農(nóng)林資源與礦產(chǎn)資源約各占一半
B.農(nóng)林資源與礦產(chǎn)資源之比為3/4
C.礦產(chǎn)資源在資源結構中占首位
D.云南的礦產(chǎn)水能資源是四川的2倍
17.西南地區(qū)資源人均潛在價值
A.高于全國平均值
B.低于全國平均值
C.等于全國平均值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8.從農(nóng)林資源看
A.滇南谷地是我國主要的亞熱帶作物基地

B.廣西是世界著名的“動植物王國”
C.本區(qū)雖然耕地短缺,但水熱資源豐富 
D.本區(qū)的生物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居全國第一
19.下圖所示的生產(chǎn)模式最可能適用的地區(qū)及其優(yōu)點是
A.東北森林地區(qū);利于林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
B.西北沙漠地區(qū);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區(qū);利于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
D.青藏高原地區(qū);利于充分利用太陽能
下圖為我國兩大淡水湖,據(jù)圖回答20~22題。
20.甲湖面積比上個世紀縮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導致湖濱土地沙漠化
C.對湘江調節(jié)能力減弱

D.對長江調節(jié)能力減弱
21.根據(jù)乙湖泊周邊地區(qū)生活.生產(chǎn)的特點,應主要防治
A.富營養(yǎng)化 B.霉素增加 C.酸度增加
D.堿度增加
22.根據(jù)上題的內容,針對治理乙湖污染應采取的措施是
①該流域內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
②建污水處理廠,實施污染達標排放
③減少網(wǎng)箱養(yǎng)殖面積
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斷循環(huán)和流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讀我國某島嶼中甲.乙.丙.丁四個城市的空間位置分布圖,據(jù)此完成23~25題。
23.乙城市冬季氣溫較甲.丙.丁三個城市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處沿海地區(qū),受海洋的影響大

B.受沿岸暖流的影響
C.盆地地形,地勢高,氣溫低
D.該地緯度較低,北側又有山脈,阻擋了冬季風
24.下列有關該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島中部山區(qū)易發(fā)展熱帶農(nóng)業(yè)和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業(yè)
B.完全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是我國的熱帶寶島
C.農(nóng)田終年可以種植,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很小
D.所在省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主要依托人才.區(qū)位.資源.政策的優(yōu)勢
25.該島上位于海陸交界處的海岸帶,其經(jīng)濟開發(fā)的重點是
A.建設港口,就近建設工業(yè)加工區(qū) B.發(fā)展民族風情,生態(tài)旅游業(yè)
C.發(fā)展熱帶農(nóng)業(yè)
D.發(fā)展?jié)O業(yè)
第II卷 主觀卷(共50分)
試題詳情
2009年高考考試大綱(課標實驗版)――語文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jù)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qū)分度和適當?shù)碾y度。
Ⅱ.考試能力要求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xiàn)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并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新,是在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試內容
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確定語文科考試內容。
按照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和選考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一、必考內容
必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ㄒ唬┈F(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ǘ┕糯娢拈喿x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4.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4.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A
�。ㄈ┱Z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1.識記 A
�。�1)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2)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
2.表達應用 E
�。�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4)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5)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6)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
常見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7)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ㄋ模⿲懽�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表達運用 E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fā)展等級。
1.基礎等級
�。�1)符合題意
(2)符合文體要求
�。�3)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4)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5)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6)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注:每一個錯別字扣1字,重復的不計)
2.發(fā)展等級
�。�1)深刻
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
�。�2)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jù)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3)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xiàn)力。
�。�4)有創(chuàng)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二、選考內容
選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ㄒ唬┪膶W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xiàn)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xiàn)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
2.鑒賞評價 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
�。ǘ⿲嵱妙愇谋鹃喿x
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傳記、新聞、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
2.鑒賞評價 D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2)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2)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終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試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