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考數(shù)學壓軸題全析全解
1、(2006重慶)如圖1所示,一張三角形紙片ABC,∠ACB=90°,AC=8,BC=6.沿斜邊AB的中線CD把這張紙片剪成和
兩個三角形(如圖2所示).將紙片
沿直線
(AB)方向平移(點
始終在同一直線上),當點
于點B重合時,停止平移.在平移過程中,
與
交于點E,
與
分別交于點F、P.
(1) 當平移到如圖3所示的位置時,猜想圖中的
與
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證明你的猜想;
(2)
設(shè)平移距離為
,
與
重疊部分面積為
,請寫出
與
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以及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對于(2)中的結(jié)論是否存在這樣的的值,使重疊部分的面積等于原
面積的
.
若存在,求x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
.因為
,所以
.
又因為,CD是斜邊上的中線,
所以,,即
所以,,所以
所以,.同理:
.
又因為,所以
.所以
(2)因為在中,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即
又因為,所以
.所以
在中,
到
的距離就是
的
邊上的高,為
.
設(shè)的
邊上的高為
,由探究,得
,所以
.
所以.
又因為,所以
.
又因為,
.
所以 ,
而
所以
(3) 存在. 當時,即
整理,得解得,
.
即當或
時,重疊部分的面積等于原
面積的
2、(2006浙江金華)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AB與
軸,
軸分別交于A(3,0),B(0,
)兩點, ,點C為線段AB上的一動點,過點C作CD⊥
軸于點D.
(1)求直線AB的解析式;
(2)若S梯形OBCD=,求點C的坐標;
(3)在第一象限內(nèi)是否存在點P,使得以P,O,B為頂點的
三角形與△OBA相似.若存在,請求出所有符合條件
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直線AB解析式為:y=x+
.
(2)方法一:設(shè)點C坐標為(x,x+
),那么OD=x,CD=
x+
.
∴=
=
.
由題意: =
,解得
(舍去)
∴�。茫ǎ�,)
方法二:∵ ,
=
,∴
.
由OA=OB,得∠BAO=30°,AD=
CD.
∴ =
CD×AD=
=
.可得CD=
.
∴ AD=1,OD=2.∴C(2,
).
(3)當∠OBP=Rt∠時,如圖
①若△BOP∽△OBA,則∠BOP=∠BAO=30°,BP=OB=3,
∴(3,
).
②若△BPO∽△OBA,則∠BPO=∠BAO=30°,OP=OB=1.
∴(1,
).
當∠OPB=Rt∠時
③ 過點P作OP⊥BC于點P(如圖),此時△PBO∽△OBA,∠BOP=∠BAO=30°
過點P作PM⊥OA于點M.
方法一: 在Rt△PBO中,BP=OB=
,OP=
BP=
.
∵ 在Rt△PMO中,∠OPM=30°,
∴ OM=OP=
;PM=
OM=
.∴
(
,
).
方法二:設(shè)P(x ,
x+
),得OM=x ,PM=
x+
由∠BOP=∠BAO,得∠POM=∠ABO.
∵tan∠POM===
,tan∠ABOC=
=
.
∴x+
=
x,解得x=
.此時,
(
,
).
④若△POB∽△OBA(如圖),則∠OBP=∠BAO=30°,∠POM=30°.
∴ PM=OM=
.
∴ (
,
)(由對稱性也可得到點
的坐標).
當∠OPB=Rt∠時,點P在x軸上,不符合要求.
綜合得,符合條件的點有四個,分別是:
(3,
),
(1,
),
(
,
),
(
,
).
3、(2006山東濟南)如圖1,已知中,
,
.過點
作
,且
,連接
交
于點
.
(1)求的長;
(2)以點為圓心,
為半徑作⊙A,試判斷
與⊙A是否相切,并說明理由;
(3)如圖2,過點作
,垂足為
.以點
為圓心,
為半徑作⊙A;以點
為圓心,
為半徑作⊙C.若
和
的大小是可變化的,并且在變化過程中保持⊙A和⊙C相切,且使
點在⊙A的內(nèi)部,
點在⊙A的外部,求
和
的變化范圍.
[解]
(1)在
中,
,
.
,
.
.
,
.
(2)與⊙A相切.
在
中,
,
,
,
.
與⊙A相切.
(3)因為,所以
的變化范圍為
.
當⊙A與⊙C外切時,,所以
的變化范圍為
;
當⊙A與⊙C內(nèi)切時,,所以
的變化范圍為
.
4、(2006山東煙臺)如圖,已知拋物線L1: y=x2-4的圖像與x有交于A、C兩點,
(1)若拋物線l2與l1關(guān)于x軸對稱,求l2的解析式;
(2)若點B是拋物線l1上的一動點(B不與A、C重合),以AC為對角線,A、B、C三點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的第四個頂點定為D,求證:點D在l2上;
(3)探索:當點B分別位于l1在x軸上、下兩部分的圖像上時,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判斷它是何種特殊平行四邊形,并求出它的面積;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設(shè)l2的解析式為y=a(x-h)2+k
∵l2與x軸的交點A(-2,0),C(2,0),頂點坐標是(0,-4),l1與l2關(guān)于x軸對稱,
∴l(xiāng)2過A(-2,0),C(2,0),頂點坐標是(0,4)
∴y=ax2+4
∴0=
∴l(xiāng)2的解析式為y=-x2+4
(2)設(shè)B(x1 ,y1)
∵點B在l1上
∴B(x1 ,x12-4)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A、C關(guān)于O對稱
∴B、D關(guān)于O對稱
∴D(-x1 ,-x12+4).
將D(-x1 ,-x12+4)的坐標代入l2:y=-x2+4
∴左邊=右邊
∴點D在l2上.
(3)設(shè)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S,則
S=2*S△ABC =AC*|y1|=4|y1|
a.當點B在x軸上方時,y1>0
∴S=4y1 ,它是關(guān)于y1的正比例函數(shù)且S隨y1的增大而增大,
∴S既無最大值也無最小值
b.當點B在x軸下方時,-4≤y1<0
∴S=-4y1 ,它是關(guān)于y1的正比例函數(shù)且S隨y1的增大而減小,
∴當y1 =-4時,S由最大值16,但他沒有最小值
此時B(0,-4)在y軸上,它的對稱點D也在y軸上.
∴AC⊥BD
∴平行四邊形ABCD是菱形
此時S最大=16.
5、(2006浙江嘉興)某旅游勝地欲開發(fā)一座景觀山.從山的側(cè)面進行堪測,迎面山坡線ABC由同一平面內(nèi)的兩段拋物線組成,其中AB所在的拋物線以A為頂點、開口向下,BC所在的拋物線以C為頂點、開口向上.以過山腳(點C)的水平線為x軸、過山頂(點A)的鉛垂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單位:百米).已知AB所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BC所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且已知
.
(1)設(shè)是山坡線AB上任意一點,用y表示x,并求點B的坐標;
(2)從山頂開始、沿迎面山坡往山下鋪設(shè)觀景臺階.這種臺階每級的高度為20厘米,長度因坡度的大小而定,但不得小于20厘米,每級臺階的兩端點在坡面上(見圖).
①分別求出前三級臺階的長度(精確到厘米);
②這種臺階不能一直鋪到山腳,為什么?
(3)在山坡上的700米高度(點D)處恰好有一小塊平地,可以用來建造索道站.索道的起點選擇在山腳水平線上的點E處,(米).假設(shè)索道DE可近似地看成一
段以E為頂點、開口向上的拋物線,解析式為.試求索道的最大懸空高度.
![]() |
[解] (1)∵是山坡線AB上任意一點,
∴,
,
∴,
∵,∴
=4,∴
(2)在山坡線AB上,,
①令,得
;令
,得
∴第一級臺階的長度為(百米)
(厘米)
同理,令、
,可得
、
∴第二級臺階的長度為(百米)
(厘米)
第三級臺階的長度為(百米)
(厘米)
②取點,又取
,則
∵
∴這種臺階不能從山頂一直鋪到點B,從而就不能一直鋪到山腳
(注:事實上這種臺階從山頂開始最多只能鋪到700米高度,共500級.從100米高度到700米高度都不能鋪設(shè)這種臺階.解題時取點具有開放性)
②另解:連接任意一段臺階的兩端點P、Q,如圖
∵這種臺階的長度不小于它的高度
∴
當其中有一級臺階的長大于它的高時,
在題設(shè)圖中,作于H
則,又第一級臺階的長大于它的高
∴這種臺階不能從山頂一直鋪到點B,從而就不能一直鋪到山腳
(3)
、
、
、
由圖可知,只有當索道在BC上方時,索道的懸空高度才有可能取最大值
索道在BC上方時,懸空高度
當時,
∴索道的最大懸空高度為米.
6、(2006山東濰坊)已知二次函數(shù)圖象的頂點在原點,對稱軸為
軸.一次函數(shù)
的圖象與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交于
兩點(
在
的左側(cè)),且
點坐標為
.平行于
軸的直線
過
點.
(1)求一次函數(shù)與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判斷以線段為直徑的圓與直線
的位置關(guān)系,并給出證明;
(3)把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向右平移
個單位,再向下平移
個單位
,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
軸交于
兩點,一次函數(shù)圖象交
軸于
點.當
為何值時,過
三點的圓的面積最��?最小面積是多少?
[解](1)把代入
得
,
江蘇省泰州實驗中學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
高一數(shù)學模擬試題
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調(diào)考試題
語 文
命題:林曉濱(溫嶺中學) 董成立(臺州中學)
審卷:陳阿三(紹興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上。
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調(diào)考試題
語 文
命題:林曉濱(溫嶺中學) 董成立(臺州中學)
審卷:陳阿三(紹興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上。
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臺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調(diào)考試題
命題:吳章法(臺州一中) 張雄偉(路橋中學) 王士凱(臺州中學)
王素珍(仙居中學) 張輝華(路橋中學) 李偉琴(杜橋中學)
審題:趙海勇(溫嶺中學) 郭君瑞(臺州市教研室) 邵玲瓏(臺州中學)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用鋼筆或圓珠筆書寫答案,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必須填在答案紙上.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Br-80
第Ⅰ卷 (選擇題 共21題,126分)
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臺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調(diào)考試題
命題:康同杰(臺州一中) 王衛(wèi)興(回浦中學) 景生明(臺州一中)
桂 �。ɑ仄种袑W) 呂宜方(臺州中學) 胡正曉(三門中學)
審題:施小森(臺州中學) 張華麗(溫嶺中學) 張偉鋒(楚門中學)
注意事項:
1. 本卷共10頁,兩大題,41小題,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 用藍、黑色水筆或圓珠筆書寫答案,考試結(jié)束只需將答案紙交回.
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臺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調(diào)考試題
命題:余紹安(天臺中學) 徐躍文(溫嶺中學)
審題:王建華(黃巖中學)
注意事項:
1. 本卷共4頁,三大題,22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 用藍、黑色水筆或圓珠筆書寫答案,考試結(jié)束只需將答案紙交回.
參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棱柱的體積公式
如果事件A,B相互獨立,那么 其中S表示棱柱的底面積,h表示棱柱的高
發(fā)生k次的概率是,
其中S表示棱錐的底面積,h表示棱錐的高
其中p表示在一次試驗中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 棱臺的體積公式
球的體積公式 其中S1, S2分別表示棱臺的上底、下底面積,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徑 h表示棱臺的高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