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ABC中,∠BAC=90°,AB=AC,AE是過點A的一條直線,且BD⊥AE于D,CE⊥AE于E.
(1)當直線AE處于如圖①的位置時,有BD=DE+CE,請說明理由;
(2)當直線AE處于如圖②的位置時,則BD、DE、CE的關系如何?請說明理由;
(3)歸納(1)、(2),請用簡潔的語言表達BD、DE、CE之間的關系.
(1)見解析   (2)見解析   (3)BD=DE-CE
此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利用了轉化及等量代換的思想,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是解本題的關鍵.
(1)由BD垂直于AE,得到三角形ABD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得到一對角互余,再由∠BAC=90°,得到一對角互余,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對角相等,再由一對直角相等,AB=AC,利用AAS可得出三角形ABD與三角形ACE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得到AD=CE,BD=AE,由AE=AD+DE,等量代換即可得證;
(2)當直線AE處于如圖②的位置時,則BD、DE、CE的關系為BD=DE-CE,理由為:同(1)得出三角形ABD與三角形ACE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得到AD=CE,BD=AE,由AE=DE-AD等量代換即可得證;
(3)由(1)(2)總結得到當D、E位于直線BC異側時,BD=DE+CE;當D、E位于直線BC同側時,BD=DE-CE.
解:(1)證明:∵BD⊥AE,CE⊥AE,
∴∠BDA=∠AEC=90°,∴∠ABD+∠BAD=90°,
∵∠BAC=90°,∴∠BAD+∠EAC=90°∴∠ABD=∠EAC,
在△ABD和△CAE中


∴△ABD≌△CAE(AAS)
∴AD=CE,BD=AE,
∵AE=AD+DE,
∴BD=DE+CE;
(2)BD、DE、CE的關系為BD=DE-CE,理由為:
證明:在△ABD和△CAE中

∴△ABD≌△CAE(AAS)
∴AD=CE,BD=AE,
∵AE=DE-AD,
∴BD=DE-CE;
(3)當D、E位于直線BC異側時,BD=DE+CE;當D、E位于直線BC同側時,BD=DE-CE.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ABC中,∠A:∠B:∠C=1:2:3,則∠A=    度,∠C=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ABC中,AE平分∠BAC。
(1)如圖①AD⊥BC于D,若∠C =70°,∠B =30°,則∠DAE=          ;
(2)如圖②所示,在△ABC中AD⊥BC,AE平分∠BAC,F(xiàn)是AE上的任意一點,過F作FG⊥BC于G,且∠B=40°,∠C=80°,求∠EFG的度數(shù);
(3)在(2)的條件下,若F點在AE的延長線上(如圖③),其他條件不變,則∠EFG的角度大小發(fā)生改變嗎?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8, 15), 則點A到x軸的距離為______, 到y(tǒng)軸距離為_____, 到原點的距離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勾股定理是幾何中的一個重要定理,在我國古算書《周髀算經》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則弦五”的記載.如圖1是由邊長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構成的,可以用其面積關系驗證勾股定理.圖2是由圖1放入矩形內得到的,,,,點都是矩形的邊上,則矩形的面積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直角三角形ABC中,∠C=90°,若AC="3" cm,BC="4" cm,AB="5" cm,則點C到AB的最短距離等于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一個六邊形的六個內角都是120度,連續(xù)四邊的長為1,3,4,2,則該六邊形的周長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線BD交AC于點D,AD=3,BC=10,則△BDC的面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已知邊長為5的等邊三角形ABC紙片,點E在AC邊上,點F在AB邊上,沿著EF折疊,使點A落在BC邊上的點D的位置,且ED⊥BC,則CE的長是( 。
A.10-15B.10-5
C.5-5 D.2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