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羌塘草原上的黑狼以牦牛、野驢、羚羊等動物為食,下圖表示該草原中藏羚羊在數年內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線(R=出生率/死亡率),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d期間藏羚羊種群數量變化最可能為先增加后減少,c點時種群密度最小
B.若草原上黑狼大量繁殖使多種動物數量減少導致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種豐富度降低
C.0~d期間藏羚羊種群數量出現了周期性波動,a、b兩點對應的自然增長率相等
D.直接決定種群數量變化的內部因素除題圖中因素外還有遷入率和遷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油料作物種子是食用油和飼料蛋白的重要來源。如圖所示是某油料作物種子在成熟過程中的種子質量和幾種有機物相對含量的變化趨勢,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質壁分離復原法可判斷此油料作物下種子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B.由圖可知,此油料作物種子在成熟過程中積累的脂肪是由糖類轉化而來的
C.圖中可溶性糖逐漸減少主要是由于種子呼吸作用消耗
D.此油料作物種子成熟中各種有機物的變化過程,在根本上是激素調節(jié)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冠狀病毒家族中的新成員,它的遺傳物質是單股正鏈RNA,最外層的包膜含有S蛋白;該病毒正是通過蛋白與人的ACE2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侵染宿主細胞:準確的核酸檢測在新冠病毒肺炎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科研人員緊急研發(fā)了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依據以上信息,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病毒S蛋白與人ACE2蛋白相互作用突破人體第二道防線
B.人體內只有呼吸道上皮細胞含有ACE2蛋白的相關基因
C.該病毒侵染細胞的過程可能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D.病毒核酸檢測的原理不同于DNA指紋技術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線性DNA分子含有5000個堿基對(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產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酶切割產物(bp) | b酶再次切割產物(bp) |
2100;1400;1000;500 | 1900;200;800;600;1000;500 |
A. a酶與b酶切斷的化學鍵相同
B. a酶與b酶切出的黏性末端能相互連接
C. a酶與b酶切割該DNA分子位點分別有3個和5個
D. 限制酶將一個DNA分子片段切成兩個片段需消耗兩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過程①需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溶液處理,且溶液的滲透壓略大于細胞液滲透壓
B. 過程②可用聚乙二醇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主要依據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原理
C. 過程③表示細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據生長發(fā)育進程更換不同的液體培養(yǎng)基
D. 最終得到的植株相對于甲、乙,發(fā)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研究者用含1.0%CMC無菌水作為飲用水,連續(xù)飼喂實驗小鼠12周,測定小鼠體重,結果如圖1、圖2所示。
(1)圖1所示實驗中的對照處理是________。圖1結果顯示,食用CMC能夠________。綜合圖1、圖2結果,通過比較________,說明CMC的這種作用依賴于小鼠消化道內的各種微生物。
(2)有人提出:小鼠攝入的CMC改變了其腸道內各種微生物的比例。為檢驗上述推測,
研究者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搜集_________(填圖中分組編號)小鼠糞便制成懸浮液涂布于全營養(yǎng)固體培養(yǎng)基上。
② 接種后置于________(填“無氧”或“有氧”)條件下培養(yǎng),通過觀察_______以初步鑒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類群。
③統(tǒng)計比較___________,以確定推測是否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如圖是近年在某縣試驗成功并大范圍推廣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依據學過的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位于第二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鴨和螺之間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鴨所固定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近年來,由于進入TM湖的污水增多,該濕地水體的重金屬污染加劇。研究人員發(fā)現可通過定期收割、處理湖中沉水植物的地上部分,修復鎘等重金屬對水體的污染。
(4)此濕地由淺水區(qū)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堿蓬、檉柳等,這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
(5)沉水植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其根部能從底泥和水中吸收鎘等重金屬離子,凈化水體,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
(6)富集鎘的沉水植物必須及時收割并作無害化處理,一是因為鎘等重金屬能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逐級積累和濃縮,在高營養(yǎng)級生物體內富集。二是因為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鎘等重金屬又回到水體而造成對水體的二次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哺乳動物的生殖過程圖,正確的是( )
A.動物個體2為克隆動物,c為已分化的細胞
B.動物個體2的遺傳性狀與提供b細胞的母羊完全不同
C.產生動物個體2的生殖方式為有性生殖
D.e細胞為已完成減數分裂的卵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鎘鹽在水中多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對水生植物的影響尤為嚴重。某科研小組研究不同濃度的鎘對水生植物紫萍生理的影響,結果見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由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由圖甲得出的結論是_____。
(2)可溶性蛋白含量是衡量植物總體代謝的重要指標,圖乙中,在0~5mg/kg鎘濃度條件下,植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趨勢,進而植物的代謝增強,原因可能是少量的鎘被紫萍吸收后,貯存在_____(填細胞器)中,不會對主要生理過程產生危害;鎘濃度超過5mg/kg后,鎘通過破壞可溶性蛋白的_____使其溶解度下降,因此對光合作用中_____階段的影響更大。
(3)某地池塘長期受鎘污染時,在紫萍→草魚→人這一食物鏈中,哪種消費者體內鎘污染相對較重?請說明判斷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玉米籽粒發(fā)芽過程中一些有機物含量的變化,研究小組利用下列供選材料用具進行了實驗。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碘液,緩沖液,淀粉,淀粉酶等;研缽,水浴鍋,天平,試管,滴管,量筒,容量瓶,顯微鏡,玻片,酒精燈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檢測玉米籽粒發(fā)芽過程中蛋白質(肽類)含量變化,在不同發(fā)芽階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別加入__________試劑,比較顏色變化。
(2)為了檢驗玉米籽粒發(fā)芽過程中淀粉含量變化,將不同發(fā)芽階段的玉米籽�?v切,滴加碘液,進行觀察。結果顯示,胚乳呈藍色塊狀,且隨著發(fā)芽時間的延長,藍色塊狀物變小。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驗證上述藍色塊狀物變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結果,設計了如下實驗:在1~4號試管中分別加入相應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圖所示),40 ℃溫育30 min后,分別加入斐林試劑并60 ℃水浴加熱,觀察試管內顏色變化。請繼續(xù)以下
①設置試管1作為對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試管2中應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預測試管3中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若試管4未出現預期結果(其他試管中結果符合預期),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