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CO、H2是煤的氣化產(chǎn)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用途廣泛。
(1)CO還原法處理大氣污染物SO2
①2CO(g) + SO2(g) S(s)+2CO2(g) H = -270 kJ·mol-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
②在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若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則已達平衡狀態(tài)
b 達平衡后若再充人一定量CO2,平衡常數(shù)保持不變
c 分離出部分S,正、逆反應速率均保持不變,平衡不移動
d 從反應開始到平衡,容器內(nèi)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③向2 L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通人2 mol CO、1 mol SO2,分別進行a、b、c三組實驗。在不同催化劑件下發(fā)生反應:2CO(g) + SO2(g) S(s)+2CO2(g) H = -270 kJ·mol-1,反應體系總壓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則三組實驗溫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用a、b、c表示),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45s達到平衡,則該過程反應速率v(SO2)__________(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0s | 40s | 45s | 60s | |
a | 175 | 142 | 140 | 140 |
b | 160 | 120 | 120 | 120 |
c | 160 | 130 | 125 | 120 |
(2)利用CO、H2可制備天然氣,主要反應為:
CO(g) + 3H2(g) CH4(g) + H2O(g) H1=-206.2 kJ·mol-1;
CO(g) + H2O(g) CO2(g) + H2(g) H2 = -41.0 kJ·mol-1;
H2O(l) ═H2O(g) H3 =+44 kJ·mol-1 。
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CO2(g) + 4H2(g) CH4(g) + 2H2O(l) 的H4 = ________ kJ·mol-1。某溫度下,分別在起始容積相同的恒壓容器A、恒容容器B中加人1molCO2和4molH2的混合氣體,兩容器反應達到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較多的是__( 填“A”或“B")。
②在恒壓管道反應器中按n(H2):n(CO) = 3:1通入原料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制備合成天然氣,400 ℃ p總為100 kPa時反應體系平衡組成如下表所示:
組分 | CH4 | H2O | H2 | CO2 | CO |
體積分數(shù)/% | 45.0 | 42.5 | 10.0 | 1.50 | 1.00 |
則該條件下CO的總轉(zhuǎn)化率α=____。
③制備合成天然氣采用在原料氣中通入水蒸氣來緩解催化劑積碳。
積碳反應為:反應I :CH4(g) C(s) + 2H2(g) H = +75 kJ·mol-1;
反應Ⅱ:2CO(g) C(s) + CO2(g) H = -172 kJ·mol-1,
平衡體系中水蒸氣濃度對積碳量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A 曲線1在700 ~ 800℃積碳量減小的原因可能是反應Ⅱ逆向移動
B 曲線1在550 ~700℃積碳量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反應I、Ⅱ的速率增大
C 曲線2、3在550 ~800℃積碳量較低的原因是水蒸氣稀釋作用使積碳反應速率減小
D 水蒸氣能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降低體系溫度至550℃以下,有利于減少積碳
【答案】 a c a>b=c 0.0067 mol/(L·s) -253.2 A 97.9% AD
【解析】
(1) ①平衡常數(shù)直接根據(jù)表達式得出答案;②氣相為主的反應中,固相物質(zhì)的濃度項不列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結(jié)合常用判斷化學平衡的方法判斷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據(jù)此逐項分析;③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結(jié)合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比較出溫度大。挥嬎惴磻俾,要計算出過程中SO2的消耗量即可。
(2) ①①CO(g) + 3H2(g) CH4(g) + H2O(g) H1=-206.2 kJ·mol-1;
②CO(g) + H2O(g) CO2(g) + H2(g) H2 = -41.0 kJ·mol-1;
③H2O(l) ═H2O(g) H3 =+44 kJ·mol-1 。
將方程式①-②-2x③得CO2(g) + 4H2(g) CH4(g) + 2H2O(l),△H進行相應的改變;A為恒溫恒壓、B為恒溫恒容條件,如果是恒溫恒容,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量減小、壓強減小,開始時AB壓強相等,B中壓強逐漸減小A中壓強不變,所以反應過程中壓強A>B,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②設n(H2)=3mol、n(CO)=1mol,恒容恒溫條件下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之比,設平衡時混合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x mol,根據(jù)C原子守恒得,得x=2.11,則CO的轉(zhuǎn)化率=,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③A.反應II的逆反應是消碳反應;B.反應I、II的正反應都是積碳反應;C.高溫條件下水蒸氣和C反應生成CO和氫氣;D.溫度至550℃以下,幾乎沒有積碳。
(1) ①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故答案為:;
②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進行可以反應,
a. 混合氣體密度為ρ=m/v,恒容容器容積V不變,反應前后氣體的質(zhì)量發(fā)生改變,則當反應到達平衡時,氣體總質(zhì)量m不變,因此若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可以說明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可知a正確;
b. 充人一定量CO2,反應移向移動,吸熱,容器絕熱,溫度降低,平衡常數(shù)保持變化,b錯誤;
c.固體不影響平衡反應進行,故都不變,c正確;
d. 反應達到平衡前后,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發(fā)生改變,則體系壓強改變,d錯誤;
ac正確,故答案為:a c;
③體系c和體系b反應起始時和平衡時的壓強都相等,則二者平衡常數(shù)相同,體系c和體系b的溫度相等,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初始時刻壓強a>b,則實驗溫度a>b,因此三組實驗溫度的關(guān)系是a>b=c,故答案為:a>b=c;
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平衡時,壓強由175kPa改變至140kPa,設反應過程轉(zhuǎn)化了xmol SO2,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知,壓強與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所以有,解得x=0.6mol,則反應速率,故答案為:0.0067 mol/(L·s);
(2) ①①CO(g) + 3H2(g) CH4(g + H2O(g) H1=-206.2 kJ·mol-1;
②CO(g) + H2O(g) CO2(g) + H2(g) H2 = -41.0 kJ·mol-1;
③H2O(l) ═H2O(g) H3 =+44 kJ·mol-1 。
將方程式①-②-2x③得CO2(g) + 4H2(g) CH4(g) + 2H2O(l),△H=-253.2 kJ·mol-1,;A為恒溫恒壓、B為恒溫恒容條件,如果是恒溫恒容,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量減小、壓強減小,開始時AB壓強相等,B中壓強逐漸減小A中壓強不變,所以反應過程中壓強A>B,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故答案為:-253.2;A;
②設n(H2)=3mol、n(CO)=1mol,恒容恒溫條件下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之比,設平衡時混合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x mol,根據(jù)C原子守恒得,得x=2.11,則CO的轉(zhuǎn)化率=,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③A.反應II的逆反應是消碳反應,曲線1在700-800℃積碳量減小的原因可能是反應Ⅱ逆向移動,且反應II的消碳量大于反應I的積碳量,故A正確;
B.反應I、II的正反應都是積碳反應,曲線1在550-700℃時兩個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都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導致積碳量增加,故B錯誤;
C.高溫條件下水蒸氣和C反應生成CO和氫氣,從而使積碳量減少,故C錯誤;
D.溫度至550℃以下,幾乎沒有積碳,所以水蒸氣能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降低體系溫度至550℃以下,有利于減少積碳,故D正確;
故選A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M都是中學教材常見元素,下列對兩個離子反應通式的推斷中,其中正確的是
(甲)+Xn-——X單質(zhì)未配平); (乙mOH-===M(OH)m
①若n=1,則中X元素為+5價,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則X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與它的氫化物反應
③若m=1,則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時的現(xiàn)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則在空氣中蒸干、灼燒溶液一定能得到
⑤若m=3,則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一定生成M(OH)m
A.①③B.④⑤C.①②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和布萊恩克比爾卡因“G 蛋白偶聯(lián)受體研究”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將碘的同位素附著到各種激素上,借助放射學找到一些受體,進一步研究出“G 蛋白偶聯(lián)受體”發(fā)揮的作用和機理,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I 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與質(zhì)子數(shù)的差為 78
B.蛋白質(zhì)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C.動物蛋白質(zhì)和植物蛋白質(zhì)混合攝入,更能增強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作用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其中的“絲”和“淚”化學成分都是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Zn2++H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b不可能是同種材料的電極
B. 該裝置可能是電解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稀鹽酸
C. 該裝置可能是原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稀鹽酸
D. 該裝置可看作是銅-鋅原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是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都是人類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zhì),下表為某品牌燕麥片標簽中的一部分。
該燕麥片的營養(yǎng)成分中,能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_________,每克營養(yǎng)物質(zhì)氧化時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一般營養(yǎng)、健康類雜志中提到的“碳水化合物”是指_________,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
(2)維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變紅色,加熱該溶液至沸騰,紅色消失,因此,烹調(diào)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時,應該注意_________;在堿性條件下,維生素C易被空氣氧化,燒煮時最好加一點_________;
(3)我們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纖維織成的,常見的纖維有棉花、羊毛、滌綸等.用灼燒法可初步鑒別三種纖維,給三種纖維編號后,分別灼燒產(chǎn)生的氣味如下:
則羊毛的編號為_________,棉花的編號為_________,滌綸的編號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燃燒法測定某種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組成。取Wg該種氨基酸放在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氣。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時,首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氧氣,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裝置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有_______ (填寫字母),操作時應先點燃_____處的酒精燈。
(3)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取氮氣的體積時,應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6)實驗中測得氮氣的體積為VmL(標準狀況),為確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還需要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zhì)量
B.生成水的質(zhì)量
C.通人氧氣的體積
D.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阿克他利M()是一種抗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藥物,其合成路線如圖:
完成下列填空:
(1)反應①的反應類型為_____。
(2)反應②所用的試劑為_____。
(3)的相鄰同系物可以通過兩步反應制得苯乙醛。請寫出第二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苯乙醛的同類別同分異構(gòu)體有_____種。
(4)寫出由對硝基苯乙酸()得到對硝基苯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_____。
(5)A的分子式為C7H8,寫出由A合成的合成路線_____。
(合成路線常用的表示方式為:AB……目標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O不僅是家用煤氣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yè)上用簡單有機物合成高分子涂料黏膠劑I的過程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結(jié)構(gòu)式_____。
(2)G分子中官能團名稱是_____。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指出②的反應類型_____。
(4)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其單質(zhì)及化合物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M經(jīng)過太陽光光照可轉(zhuǎn)化成N,轉(zhuǎn)化過程如下:
△H=+88.6kJ/mol
則M與N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____。
(2)已知CH3OH⑴的燃燒熱為726.5kJ·mol-1,CH3OH(l) + l/2O2(g)=CO2(g)+2H2(g)
△H=-akJ·mol-1,則a_______726.5 (填“>”、“<”或 “=”)
(3)將Cl2和H2O(g)通過灼熱的木炭層,生成HCl和CO2。當有1mol Cl2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 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zhì)。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下煅燒,所得物質(zhì)可作耐高溫材料, 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H=-1176kJ·mol-1,則27g鋁粉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___。
(5)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H=+489.0 kJ mol-1
CO(g)+l/2O2(g)=CO2(g) △H=-283. 0kJ mol-1
C (石墨)+O2(g)=CO2(g) △H=-393.5kJ mol-1
則4Fe (s)+3O2(g) =2Fe2O3 (s) △H=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