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中學在安全工作月中,進行了“防自然災害﹣地震知識知多少”專題調查活動,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結果分為“非常了解”、“比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四個等級,花粉等級后的數(shù)據(jù)整理如下表:

等級

非常了解

比較了解

基本了解

不太了解

頻數(shù)

40

120

n

4

頻率

0.2

m

0.18

0.02


(1)表中m的值為 , n的值為
(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請你計算“非常了解”的頻率在如圖中對應的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并補全扇形統(tǒng)計圖;
(3)若校一共有2400名學生,請根據(jù)調查結果估計全校學生中“比較了解”的人數(shù)為多少?

【答案】
(1)0.6;36
(2)解:非常了解所對應的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是:360°×0.2=72°,補全圖如下:


(3)解:2400×60%=1440(名).

答:學生中“比較了解”的人數(shù)約為1440名


【解析】解:(1)抽查的總數(shù)是:40÷0.2=200, m= =0.6,
n=200×0.18=36;
所以答案是:0.6,36.
【考點精析】通過靈活運用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和扇形統(tǒng)計圖,掌握全面調查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全面、準確,但一般花費多、耗時長,而且某些調查不宜用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具有花費少、省時的特點,但抽取的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關系到對總體估計的準確程度;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但是不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shù)目以及事物的變化情況即可以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盛盛同學到某高校游玩時,看到運動場的宣傳欄中的部分信息(如下表):

院系籃球賽成績公告

比賽場次

勝場

負場

積分

22

12

10

34

22

14

8

36

22

0

22

22

盛盛同學結合學習的知識設計了如下問題,請你幫忙完成下列問題:

(1)從表中可以看出,負一場積______,勝一場積_______

(2)某隊在比完22場的前提下,勝場總積分能等于其負場總積分的2倍嗎?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測量計算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如圖,建筑物BC的屋頂有一根旗桿AB,從地面上D點處觀測旗桿頂點A的仰角為50°,觀測旗桿底部B點的仰角為45°,(可用的參考數(shù)據(jù):sin50°≈0.8,tan50°≈1.2)

(1)若已知CD=20米,求建筑物BC的高度;
(2)若已知旗桿的高度AB=5米,求建筑物BC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是任意一個直角三角形ABC,它的兩條直角邊的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如圖乙、丙那樣分別取四個與直角三角形ABC全等的三角形,放在邊長為a+b的正方形內.

①圖乙和圖丙中(1)(2)(3)是否為正方形?為什么?

②圖中(1)(2)(3)的面積分別是多少?

③圖中(1)(2)的面積之和是多少?

④圖中(1)(2)的面積之和與正方形(3)的面積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由此你能得到關于直角三角形三邊長的關系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菱形ABCD中,∠DAB=60°,DF⊥AB于點E,且DF=DC,連結PC,則∠DCF的度數(shù)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直線l:y=mx+10mx軸負半軸、y軸正半軸分別交于A、B兩點.

(1)當OA=OB時,試確定直線l的函數(shù)表達式;

(2)在(1)的條件下,如圖2,設Q為直線AB上一點,作直線OQ,過A、B兩點分別作AMOQM,BNOQN,若AM=8,BN=6,求MN的長;

(3)當m取不同的值時,點By軸正半軸上運動,分別以OB、AB為邊,點B為直角頂點在第一、二象限內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連EFy軸于P點,如圖3.問:當點B y軸正半軸上運動時,試猜想PB的長是否為定值?若是,請求出其值;若不是,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函數(shù)中,當x>0時,y的值隨x的值增大而減小的函數(shù)是(
A.y=3x
B.y=x﹣1
C.y=
D.y=2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動點A從原點出發(fā)向數(shù)軸負方向運動,同時,動點B也從原點出發(fā)向數(shù)軸正方向運動,3s后,兩點相距15個單位長度.已知動點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單位:單位長度/s).

1)求出兩個動點運動的速度,并在數(shù)軸上標出A、B兩點從原點出發(fā)運動3s時的位置;

2)若AB兩點從(1)中的位置同時向數(shù)軸負方向運動,幾秒時,原點恰好處在兩個動點的正中間?

3)在(2)中原點恰好處在兩個動點的正中間時,AB兩點同時向數(shù)軸負方向運動,另一動點C和點B同時從點B位置出發(fā)向A運動,當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點B運動,遇到點B后又立即返回向點A運動,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時,C立即停止運動.若點C一直以20單位長度/s的速度勻速運動,那么點C從開始運動到停止運動,行駛的路程是多少個單位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將矩形ABCD沿MN折疊,使點B與點D重合.
(1)求證:DM=DN;
(2)當AB和AD滿足什么數(shù)量關系時,△DMN是等邊三角形?并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