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燒杯中盛有11.4 g Na2CO3和 NaCl 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質分數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
(1)當滴加稀鹽酸至圖中 B 點時,燒杯中溶液的 pH 7(填>、=、<)。此刻,溶液中的溶質是 。
(2)當滴加稀鹽酸至圖中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常溫),通過計算求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 0.1%)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實驗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氣體的裝置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 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②
B. 實驗室收集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③,氣體從導管b進入
C. 實驗室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④,氣體從導管a進入
D. 實驗室收集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圖⑤臨時存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丙烷(C3H8)燃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B.大量使用丙烷作燃料會加劇溫室效應
C.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O2D.該反應中甲和丙的分子個數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水。
(1)我國部分地區(qū)的飲用水來自河水,河水在凈化處理時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鑒別凈化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最簡單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進行檢驗,若觀察到__________的現象,則水樣為軟水。生活中硬水軟化的方法為:_____。
(2)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P點的含義是_____。
②t2℃時,把50g 甲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攪拌,得到的溶液的質量為_____。
③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驟是:加水溶解、加熱濃縮、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④試管中放有氧化鈣,燒杯中為X 的飽和溶液,向試管中滴入2mL水后,若燒杯中有固體 X析出,則 X為_____(選填“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堿工業(yè)中會發(fā)生下列化學反應:2X + 2H2O2NaOH + H2↑ + Cl2 ↑,則X 的化學式是 ,構成該物質的微粒符號是 。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黃金后得到一種物質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1,則HAuCl4中金元素(Au)的化合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科技部2月15日公布的消息,法匹拉韋(化學式為C5H4FN3O2)是繼磷酸氯喹和瑞德西韋之后第三個獲準用于治療新冠肺炎的西藥,該藥對新冠肺炎的治療顯示出較明顯的療效和較低的不良反應。下列有關法匹拉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法匹拉韋中含有氧分子
B.法匹拉韋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7g
C.1個法匹拉韋分子由15個原子構成
D.法匹拉韋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是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溶液是初中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
(1)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寫出一條會導致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的操作___________。
(2)如圖是A、B的溶解度曲線。A和B的溶解度相等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____;t2°C時,將30gA的飽和溶液稀釋為質量分數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質量為_____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做中和反應的實驗時,滴加一些鹽酸后沒有看到現象,才想起來忘了加酚酞試液。于是趕忙補加幾滴酚酞試液,發(fā)現溶液是無色的。他認為酸堿發(fā)生了中和反應,溶液已是中性的了。小亮同學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______。
那么該小組同學實驗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還是酸性的呢?
(1)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小亮的實驗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溶液變成___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3)小華的實驗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鈉溶液中,看到_____,表明溶液呈酸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反思與拓展]除了上述方法,你還可用哪幾類方法證明該溶液呈酸性(簡要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
方案一:_______。
方案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