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4834  444842  444848  444852  444858  444860  444864  444870  444872  444878  444884  444888  444890  444894  444900  444902  444908  444912  444914  444918  444920  444924  444926  444928  444929  444930  444932  444933  444934  444936  444938  444942  444944  444948  444950  444954  444960  444962  444968  444972  444974  444978  444984  444990  444992  444998  445002  445004  445010  445014  445020  445028  447090 

5、魯獻蓉.  對新的課程改革背景課堂提問技能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 2002.10: 24.

試題詳情

4.羅靜等譯.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和技巧.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試題詳情

3.陶志瓊等譯. 透視課堂  looking in  classrooms.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試題詳情

2.徐良永.談生物課堂提問的技巧.生物學通報.1997年第7期.

試題詳情

1.王文輝.設問的藝術.生物學通報.1995年第4期.

試題詳情

3.總結

總而言之,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陣地是課堂,這是無庸置疑的。教師教學的特色和教學理念也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之中,每個生物學教師都以自己的教學行為詮釋著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

因此,在進行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生物實驗教材的教學時,教師要在深入認識和理解課堂教學的本質是“交往”,認識課堂提問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手段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實際和自己的教學特色,提出能促進有效教學的問題,同時采用多種提問方式,在鼓勵和支持的氣氛中提出問題,做到提問后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盡可能地引導更多的學生思考、參與討論,發(fā)展提高學生的交流技能,促進學生知識網絡的構建,最后對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確的同學予以中肯的表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有效運用課堂提問,不僅真正實現了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關鍵,它可以使課堂教學真正得到改革,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達到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試題詳情

2.2.4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評價

新課標注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過程的評價。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貝蒙認為:通過評定人們的行為,能改變自我知覺,從而影響態(tài)度的改變。他認為強調肯定的評價能更有效地改變人們的行為。因此,在生物教學的課堂提問中,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的回答一個評價,但評價學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表揚為主,批評也要體現愛心,不能出現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字眼。

(2)、鼓勵求異,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不要輕易下“不正確”“錯誤的”等結論。

(3)、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問和評價,使學生感到“自己在學” 而不是教師“要我學”,從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

試題詳情

2.2.3優(yōu)化提問的方式

在新課標實驗教材中,設置了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有些可以直問,有些則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進一步的設置,這就涉及到提問的方式了。目前新課標倡導的提問方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直接”式發(fā)問:對某一簡單問題直接發(fā)問,它屬于敘述性提問,是教師進行敘述性談話中的提問。其表現形式為“是什么?”,“有什么?”等等。

(2)、“引趣” 式發(fā)問:常用于新課開始,目的在于引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學習“DNA分子復制”前,可先設問:“你母親是雙眼皮,你也是雙眼皮,為什么你與你母親如此相似呢?”

(3)、“比較”式發(fā)問: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等進行比較,分別找出它們的異同點,幫助學生清晰掌握各自的本質。例如:“無籽西瓜”與“無籽番茄”、“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光反應”與“暗反應”等有何異同?

(4)、“連環(huán)”式發(fā)問:例如:在小結“X隱性遺傳”時,可設計一系列問題提問:①什么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②哪些遺傳病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③為什么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④為何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根源來自于外婆家?⑤為什么是交叉遺傳?

(5)、“質疑”式發(fā)問:鼓勵學生對教材或資料中的內容進行質疑,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在高三生物復習教學中,可以向學生發(fā)問:“轉基因技術會帶來哪些不良后果?”“朊病毒的發(fā)現,對哪些傳統(tǒng)生命理論提出了挑戰(zhàn)!

(6)、“誘發(fā)”式發(fā)問:教師先提出問題,接著便告訴學生答案,但問題與答案之間無顯而易見的聯系,從而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學習“基因工程”中,教師先提問:“將來會不會出現在如西瓜的西紅柿?”等。

試題詳情

2.2.2提高問題的效度

有些教師單純?yōu)橥瓿勺约旱慕虒W任務,備課時將教材內容分解為若干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識記型的,需要學生回答的是事實型知識,上課時就是讓學生看書或聽講后回答這些問題,有些學生甚至照著教材讀以回答老師的提問,這樣的課聽起來很熱鬧,似乎有學生參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其實冷靜地思考一下:學生是否愿意回答這些問題、學生的回答與教材敘述一致就表明學生理解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如何判斷學生的理解程度?這樣的問題充斥課堂,必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所謂的主體參與主動學習就會落空,這些問題就是效度很低的問題。例如前面列舉的某生物老師課上“細胞器有哪些?”、“葉綠體是什么顏色?”等提問。那些純粹為維持課堂秩序,,與學生學習課程內容沒有關系的問題對促進學生發(fā)展更是毫無益處,教學中應該徹底摒棄。教師應該靠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藝吸引學生,而不是上課時挖苦式的反問或為提醒學生注意課堂紀律而提問。

所謂問題設置的效度,是指問題的內容能否促進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標準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理解型問題要求學生通過歸納總結、對比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發(fā)表對生物學原理和觀點的認識,這樣的問題不是單純地背或照書讀能回答的;例如前面列舉的某生物老師課上“分泌蛋白是如何分泌到細胞外的,經過哪些結構?”的提問,需要學生觀察后歸納總結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就具有一定的效度,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明確地寫在書上,學生又是看書后回答的話,這個問題的效度也會大大降低。要提高問題設置的效度,生物教師就要優(yōu)化問題的內容,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提問內容要有啟發(fā)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回繞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提問,而不是隨口就問“是”或“不是”,“對”或“不對”的問題。因此提問時應巧設疑難,造成懸念,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誘導思維,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鬃釉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边@不僅要求學生“知其然”,而且更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有經驗的教師常常這樣提出問題:“這個問題你是怎樣想的?”“你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

(2)、提問內容要有全面性。素質教育提倡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課堂提問也應該堅持全面發(fā)展的原則。在課堂上有些教師提問時往往面向熟悉的學生、好學生、尖子生,有的甚至一節(jié)課被提問3-4次,而很少叫到中等生、差生。心理學家認為:不公平使人的心理產生緊張和不安的狀態(tài),會影響人的行為動機,導致工作積極性下降與工作效率降低。生物課堂教學同樣需要運用公平理論激勵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決不允許厚此薄彼,重此輕彼。

(3)、提問內容要有難易區(qū)分度。贊可夫認為,對學生來說,教學內容應具有適中的復雜程序和難度。提問過于簡單,達不到啟發(fā)的目的;提問內容太難,使學生無從下手,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提問時最好的程度是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學生求知欲得到滿足,提高學生的信心。

(4)、提問內容要有趣味性。高中生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學習主體本身,或者學習活動本身。也就是說學習是由內在心理因素所引起。例如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等。而且內在動機作用比較持久,并且有主動性,教師課堂提問設計如果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不但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得到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歡樂、滿足。

試題詳情

2.2.1重新認識新課程改革形勢下課堂提問的功能

對于學科教學來說,利用課堂提問對學生掌握事實性知識的測試是必要的,但如果強調過分,就可能使學生認為,老師的興趣只在于找出誰知道一個具體問題的答案,學生就只會記住一些事實型的答案。使得課堂教學中思維啟迪就會變得空洞無物。這跟新課標的要求是不大相符的。要解決這些問題,生物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學習現代教學論,分析好現用教材,重新認識新課改形勢的課堂提問的功能。

新課標提倡的提問不僅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記憶理解程度,更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思考學習內容,并將這些內容與以前所學知識聯系起來,然后探究這些知識的實際應用,進而構建自己的生物知識結構。換句話說,提問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主要手段,學生通過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思考其意義和含義,通過這種方式把學習的內容變?yōu)樽约旱闹R。提問的出發(fā)點是建構一定的知識網絡,不是促使學生死記硬背各種信息。因此說,新課標下的課堂提問不僅僅是檢測方式,還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

現代教學論指出課堂教學的本質是“交往”。課堂上師生交往,相互傳遞著有關當前學習活動和彼此的觀點、期望、態(tài)度和情感的大量信息。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個人或集體討論后回答都是分享信息的交往活動,通過課堂提問和回答實現師生間、生生間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從而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同分享、共同進步這才是教學相長的真諦。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