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認識空氣保護空氣

2.1 生命活動離不開空氣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試題詳情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用途。

試題詳情

3.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試題詳情

4.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

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lián)系,并逐步深入。

試題詳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空氣的主要成分及其體積分數(shù),混合物與純凈物

難點:混合物與純凈物的概念及其運用

 

    有一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所不在,與我們密不可分,離開它,我們就無法生存。這是什么呢?―― 空氣。

 

試題詳情

四、教學過程

 ?空氣有哪些成份?

試題詳情

實驗探究:空氣有哪些成份?
實驗現(xiàn)象:紅磷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同時鐘罩內水面逐漸上升,最后反應結束時鐘罩內水面上升了大約1/5體積。
結論:通過以上的實驗事實,你得到什么結論?
    空氣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而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紅磷燃燒所消耗的氣體是空氣中的氧氣,空氣中剩余成分主要是氮氣。
    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氮氣與稀有氣體

氮氣和稀有氣體有用嗎?

氮氣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常溫下難跟其它物質發(fā)生反應,但在高溫、高能量條件下可與某些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用來制取對人類有用的新物質。

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氡等氣體的總稱,這些氣體都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稀有氣體一般不跟其它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人們利用稀有氣體的這一性質,常把它們用作保護氣:如把氬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充入燈泡里,使燈泡經久耐用。
    稀有氣體在燈管中通電時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充入氬氣,通電時會發(fā)出紫藍色光;充入氦氣,通電時會發(fā)出粉紅色光;充入氖氣,通電時會發(fā)出紅光,這種光能穿透濃霧, 故氖燈可用作航空、航海的指示燈。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就是利用稀有氣體的這種在通電時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的性質制成的。

 

?怎樣區(qū)分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fā)生反應,混合物里各種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例如空氣、海水。
    混合物的組成不固定,沒有一定的性質(如沒有固定的熔點、沸點),各成分保持其原有性質。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例如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都是純凈物。純凈物有一定的性質,如:具有固定的熔點、沸點。
    研究任何一種物質的性質,都必須取用純凈物,因為一種物質里如果含有雜質,就會影響這種物質固有的某些性質。但是,有沒有100%的完全純凈的物質呢?沒有。
    通常所謂的純凈物指的是含雜質很少的具有一定純度的物質。如用作半導體材料的硅,經提純,硅的質量分數(shù)可以達到99.999999999%,這種硅叫做高純硅。

 

 

 

 

 

 

 

 

 

試題詳情

2.2 探究空氣中物質構成的奧秘

試題詳情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試題詳情

2.了解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

試題詳情

3.初步了解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試題詳情

4.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試題詳情

5.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本課題帶領學生進入微觀世界。認識物質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的存在,初步探索了物質構成的奧秘。

本課題的引入還是從簡單的宏觀物理變化現(xiàn)象著手,引起對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與現(xiàn)代證明略做勾勒。引導學生用分子、原子的觀點分析、比較以前學習過的一些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進一步從化學變化中認識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和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結構的特征與其化學性質的關系。使學生對核外電子分層排布有一個初步認識。

 

重點:分子、原子和離子的概念及其特性,原子的內部結構,相對原子質量。

難點:解釋某些現(xiàn)象,相對原子質量,分子、原子和離子之間的異同點。

 

 

試題詳情

四、教學過程: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質構成的。我們已經知道,空氣中含有多種物質,但這些物質本身是由什么構成的呢?通過長期的實踐和科學研究,人們終于搞清并證實,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

 

 ?什么是分子?

試題詳情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1)―― 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對分子的認識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微粒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保持它的化學性質,如氧氣、酒精、香精分別由氧氣分子、酒精分子、香精分子構成,故保持氧氣、酒精、香精的化學性質的微粒就是氧氣分子、酒精分子、香精分子。但物質不僅僅是由分子這一種微粒構成,有些物質如鐵、食鹽等是由其它一些微粒構成的,所以分子不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微粒。
  2、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沒有變。
    例如水變成水蒸氣時,水分子本身沒有變,水的化學性質沒有變。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它的分子起了變化,變成了別的分子。例如氨(NH3)和氯化氫( HCl)發(fā)生反應,生成了氯化銨。所以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舊分子被破壞形成新的分子,也就形成了新的物質。在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也就沒有新物質的生成。

 

試題詳情

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

 

試題詳情

  3、物質的性質既有物理性質也有化學性質。
    物質的物理性質如熔點、沸點、密度、硬度等都是該物質大量分子的聚集體所表現(xiàn)的屬性,通常所討論的物理性質都是指宏觀現(xiàn)象,并不是每一個單個分子所能表現(xiàn)出來的;而同種物質的每一個分子都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所以不能說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微粒。

 ?分子的特性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
    濕的衣服經過晾曬會變干;這是由于構成水的微粒(分子)在風吹日曬下擴散到空氣中去了。糖塊在水中溶解,同時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微粒(分子)擴散到水的微粒(分子)中去了。
  2、分子間有間隔
    氣態(tài)物質的分子間的間隔很大,而液態(tài)和固態(tài)物質的分子間的間隔很小。故氣態(tài)物質易壓縮,而液體和固態(tài)物質難壓縮。

 

試題詳情

二、構成物質的微粒(2)―― 原子

此圖是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顯示硅原子圖像的照片,圖中的白點表示硅原子

 ?什么是原子

試題詳情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對原子的認識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另一種微粒。原子構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如金屬汞、稀有氣體等。
  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fā)生根本改變,而原子本身沒有根本改變,只是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構成新的物質。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如氧化汞受熱時氧化汞分子會分解為氧原子和汞原子,這些原子進行重新組合,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在化學反應中氧原子和汞原子不能進一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原子的特性

  ①原子的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肉眼是看不見原子的。
  ②原子和分子一樣,也是在不斷地運動。
  ③原子間有間隔。
  ④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
  ⑤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原子的質量有多大

    原子雖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質量。不同原子的質量各不相同,下表列出了幾種原子的質量。

原子的種類

一個原子的質量 / 千克

試題詳情

1.674×10-27

試題詳情

1.993×10-26

試題詳情

2.657×10-26

試題詳情

9.288×10-26

試題詳情

    原子的質量這樣小,書寫、記憶和使用都不方便,就象用噸作單位來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麥的質量一樣。因而就不直接用原子的實際質量(千克為單位),而采用以一種原子的質量作為比較的標準,得到其它原子質量跟它的比值。
    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約1.66×10-27千克)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

試題詳情

    例如,氫原子的質量約等于碳-12原子質量的1/12,所以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1。氧原子和鐵原子的質量約等于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16倍和56倍,所以氧和鐵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約等于16和56。

 

?原子能再分嗎?

試題詳情

    原子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那么它是不是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小微粒呢?它能不能再分呢?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并認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電子----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它本身還具有復雜的結構,還可以再分。
    科學證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構成的。 而原子核又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荷的中子構成的。
    幾種原子的構成:

試題詳情

    由上表可以得出:

試題詳情

    概念:帶電荷的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電子,而另一些原子則容易得到電子,當原子得到或失去核外電子從而帶上電荷以后,便轉變成離子(ion)。

 

 

 

 

 

 

 

 

 

 

 

 

 

 

 

 

 

 

 

 

 

 

 

 

 

 

試題詳情

三、構成物質的微粒(3)―― 離子

2.3 保護空氣的潔凈清新

試題詳情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試題詳情

2.了解空氣質量檢測及其預報。

試題詳情

3.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是怎樣受污染的”、“空氣質量的監(jiān)測”、“保護大氣環(huán)境”。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lián)系,并逐步深入。

重點:空氣的污染源、空氣的污染及其防治。

難點:樹立環(huán)保概念。

 ?空氣是怎樣受污染的

    人類的活動往往會造成空氣的污染(air pollution),成為空氣的各種污染源,如工業(yè)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會造成空氣污染物質主要有:

試題詳情

四、教學過程

試題詳情

 ?空氣污染危害大(解讀空氣污染指數(shù)和空氣質量等級)

    被污染了的空氣會嚴重地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作物的生長,造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以及對建筑物等的破壞。

 【知識視窗】

幾種常見空氣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

空氣污染物

主要來源

突出的危害

二氧化硫

含硫燃料的燃燒

引發(fā)呼吸道疾病、嚴重者死亡;造成酸雨,破壞地面設施

氮氧化物

汽車、飛機等尾氣

引發(fā)眼睛、呼吸系統(tǒng)炎癥;造成酸雨;破壞高空臭氧層等

一氧化碳

汽車尾氣、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

破壞人體血液輸氧功能,使人死亡等

可吸入顆粒物(粉塵、鉛、碳顆粒等)

汽車尾氣、建筑、生活等城市垃圾擴散

引發(fā)咳嗽、喉病、“塵肺”;導致云霧增多,使能見度降低

 ?監(jiān)測空氣環(huán)境的質量

試題詳情

大氣監(jiān)測車

試題詳情

水電站

    為了監(jiān)測各地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我國已建立了空氣質量日報的制度?諝赓|量日報的主要內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氣污染指數(shù)和空氣質量級別三項內容。

 ?保護好大氣環(huán)境

    既然空氣污染給人類和自然帶來這么大的危害,所以我們在發(fā)展生產的同時,必須要充分認識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注意消除污染源,以保障人類的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源。例如,工廠的廢氣,必須經過除塵、除污處理,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才能向空氣中排放;實行煤炭綜合利用,減少直接以煤為燃料,改用氣體燃料;大力發(fā)展水電、核電,改變能源結構;推廣使用無鉛汽油;植樹種草,增加綠化面積。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