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手機電池的質(zhì)量,為使滑塊平穩(wěn)運動,小明把兩塊質(zhì)量相等的手機電池用輕細棉線固定在滑塊的兩側.接通氣源,調(diào)節(jié)導軌水平,把細線的一端連接在滑塊上,另一端固定在鉤碼上.
(1)如圖乙,小明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遮光條的寬度L=6.000mm.
(2)將固定好手機電池的滑塊從圖甲所示的位置由靜止釋放,在鉤碼的牽引下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遮光條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1=6.00×10-3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2=2.00×10-3 s,遮光條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0.80 s,則手機電池的加速度a=2.5m/s2
(3)已知鉤碼的質(zhì)量m1=250g,滑塊與遮光條的總質(zhì)量為m2 =600g,則一塊手機電池的質(zhì)量為m=75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分析 (1)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與可動刻度示數(shù)之和是螺旋測微器的示數(shù).
(2)應用速度公式求出瞬時速度,然后由加速度定義式求出加速度.
(3)對鉤碼、遮光條、手機電池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手機電池的質(zhì)量.

解答 解:(1)由圖示螺旋測微器可知,其示數(shù)為:6mm+0.0×0.01mm=6.000mm;
(2)經(jīng)過光電門1的速度:v1=$\frac{L}{△{t}_{1}}$=$\frac{6.000×1{0}^{-3}}{6.00×1{0}^{-3}}$=1m/s,
經(jīng)過光電門2的速度:v2=$\frac{L}{△{t}_{2}}$=$\frac{6.000×1{0}^{-3}}{2.00×1{0}^{-3}}$=3m/s,
加速度:a=$\frac{{v}_{2}-{v}_{1}}{△t}$=$\frac{3-1}{0.80}$=2.5m/s2;
(3)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1g=(m1+m2+2m)a,
即:0.25×10=(0.25+0.6+2m)×2.5,解得:m=0.075kg=75g;
故答案為:(1)6.000;(2)2.5;(3)75.

點評 本題考查了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考查了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與可動刻度示數(shù)之和是螺旋測微器的示數(shù),螺旋測微器不需要估讀;知道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一門反坦克炮直接瞄準所要射擊的一輛坦克,射擊后,經(jīng)過t1=0.6s,在炮臺上看到炮彈爆炸,經(jīng)過t2=2.1s,才聽到爆炸的聲音.問坦克離炮臺的距離多遠?炮彈飛行的水平速度多大?(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空氣阻力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汽車剎車前速度為10m/s,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求:
(1)汽車剎車開始后2s內(nèi)滑行的距離;
(2)靜止前最后2.5s內(nèi)汽車滑行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用鐵架臺將兩塊固定有定滑輪的木板架起,木板的右端固定了兩個打點計時器,將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小車A、B放置在木板右端,用細線繞過滑輪組后與兩小車相連.兩條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后分別與小車連接在一起.將兩個打點計時器接在同一個電源上,確保可將它們同時打開或關閉.實驗時,甲同學將兩小車按住,乙同學先在動滑輪下方掛上一個鉤碼,再接通電源使打點計時器開始工作.打點穩(wěn)定后,甲將兩輛小車同時釋放.在小車撞到定滑輪前,乙斷開電源,兩打點計時器同時停止工作.取下兩條紙帶,通過分析處理紙帶記錄的信息,可以求出兩小車的加速度,進而完成實驗.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圖2為小車A后面的紙帶,紙帶上的0、1、2、3、4、5、6為每隔4個打印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標注,單位為cm.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小車A的加速度a1=0.48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同樣測出車B的加速度a2,若a1:a2近似等于1:2,就可說明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
(2)丙同學提出,不需測出兩小車加速度的數(shù)值,只量出兩條紙帶上從第一個打印點到最后一個打印點間的距離x1、x2,也能完成實驗探究.他的驗證方法是比較x1:x2是否近似等于1:2,理由是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紙帶上最初和最末兩個打印點對應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由x=$\frac{1}{2}$at2可知,x與a成正比,即距離之比等于加速度之比.
(3)下列操作中,對減少實驗誤差有益的是AC
A.換用質(zhì)量大一些的鉤碼
B.換用質(zhì)量大一些的小車
C.調(diào)整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與木板平行
D.平衡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時,將細線與小車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磁流體發(fā)電是一項新興技術,它可把氣體的內(nèi)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如圖所示是它的示意圖,平行金屬板A、C之間有一很強的磁場,將一束等離子體(即高溫下電離的氣體,含有大量正、負帶電離子)噴入磁場,兩板間便產(chǎn)生電壓.現(xiàn)將A、C兩極板與電阻R相連,兩極板間距離為d,正對面積為S,等離子體的電阻率為ρ,磁感應強度為B,等離子體以速度v沿垂直磁場方向射入A、C兩板之間,則穩(wěn)定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極板A是電源的正極B.電源的電動勢為Bdv
C.極板A、C間電壓大小為$\frac{BdvSR}{RS+ρd}$D.回路中電流為$\frac{Bdv}{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像打點計時器一樣,光電計時器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見計時儀器,每個光電門都是由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組成.當有物體從光電門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現(xiàn)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設計一個“探究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合外力、質(zhì)量關系”的實驗,圖中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間距為l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小車上固定著用于擋光的窄片K,讓小車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窄片K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和t2
(1)用游標卡尺測量窄片K的寬度(如圖2)d=5.15×10-3m(已知l>>d),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2.50×10-2s、t2=1.25×10-2s;
(2)用米尺測量兩光電門的間距為l,則小車的加速度表達式a=$\frac{({t}_{2}^{2}-{t}_{1}^{2})gk7ag3g^{2}}{2l{t}_{1}^{2}{t}_{2}^{2}}$(各量均用(1)(2)里的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該實驗中,為了把砂和砂桶拉車的力當做小車受的合外力,就必須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正確的做法是不掛砂和砂桶,調(diào)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讓其下滑,直至兩個光電計時器的讀數(shù)相等為止;
(4)某位同學通過測量,把砂和砂桶的重量當做小車的合外力F,作出a-F圖線.如圖3中的實線所示.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O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大;曲線上部彎曲的原因是沒有滿足小車質(zhì)量遠大于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某同學要利用身邊的粗細兩種彈簧制作彈簧秤,為此首先各取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關系的實驗,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出如圖所示的圖象,從圖象上看:
(1)該同學得出的圖象上端彎成曲線,原因是超過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2)較細的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A=66.7N/m,較粗的乙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B=200N/m;
(3)若用甲、乙兩根彈簧分別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秤,則這兩個彈簧秤的量程分別不能超過4N和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力的關系.

①安裝實驗裝置時,應調(diào)整定滑輪的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在實驗過程中保持與長木板(填“桌面”或“長木板”)平行.
②實驗時先不掛砂桶,反復調(diào)整墊木的位置,輕推小車,直到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③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用裝有細砂的砂桶通過定滑輪拉動小車,打出紙帶.如圖2所示是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從較清晰的點跡起,在紙帶上標出了連續(xù)的5個計數(shù)點A、B、C、D、E,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都有4個點跡沒標出,測出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已知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兩端,則此次實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1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圖中的四個電表均為理想電表,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端移動時,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V1的讀數(shù)減小,電流表A1的讀數(shù)減小
B.電源的輸出功率一定變小
C.電壓表V1的讀數(shù)的變化量與電流表A1的讀數(shù)的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D.若滑片P的位置不動,R2突然發(fā)生短路,則A2的讀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