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如圖所示,A,B兩物體用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則物體A受到的作用力是重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拉力,它們的反作用力分別是物體A對地球的引力、物體A對上面繩子的拉力和物體A對下面繩子的拉力;分別作用于地球、上面繩子和下面繩子上.

分析 對物體A受力分析,按照重力、彈力、摩擦力的順序進行;再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到其反作用力的情況.

解答 解:物體A受到的作用力是重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拉力,它們的反作用力分別是物體A對地球的引力、物體A對上面繩子的拉力和物體A對下面繩子的拉力;分別作用于地球、上面繩子和下面繩子上.
故答案為:重力、向上的拉力、向下的拉力,物體A對地球的引力、物體A對上面繩子的拉力、物體A對下面繩子的拉力,地球、上面繩子、下面繩子.

點評 本題考查受力分析,要結合力的性質、平衡條件和牛頓第三定律進行分析,基礎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a、b、c三點在固定點電荷Q1、Q2連線的延長線上,Q1帶正電.一帶正電粒子從a點由靜止釋放,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經b點時速度最大,到c點時速度為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Q2帶負電B.b點的電場強度最大
C.Q2的電荷量大于Q1的電荷量D.a、c兩點電勢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一輛沿筆直的公路勻加速行駛的汽車,經過路旁兩根相距50m的電線桿共用5s時間,它經過第二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15m/s,則經過第一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根據如圖所示的時間坐標軸,下列有關時刻與時間的敘述,錯誤的是( 。
A.t2表示時刻,稱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也可以稱為2秒時
B.0~t2表示時間,稱為最初2秒內或第2秒內
C.t2~t3表示時間,稱為第3秒內
D.tn-1~tn表示時間,稱為第n秒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日常生活及各項體育運動中,有彈力出現的情況比較普遍,如圖所示,當運動員踩壓跳板使跳板彎曲到最低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跳板發(fā)生形變,運動員的腳沒有發(fā)生形變
B.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C.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產生的直接原因是運動員受到了重力
D.此時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就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情況中,畫橫線的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是( 。
A.研究“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如何對接
B.研究一列從成都開往北京的火車的位置變化情況
C.研究競走運動員在參賽過程中是否犯規(guī)
D.研究在校運會上跳高運動員的過桿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在空中將一物體豎直向上拋出,已知物體在拋出4s后通過的路程為62.5m,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則以下看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拋出的初速度大小一定是35m/s
B.物體在這4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5.625m/s
C.物體在這4s內速度的變化的大小一定為40m/s
D.物體在拋出后第1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情況下的物體可以看做質點的是( 。
A.精確測定地球的自轉周期
B.研究飛行中直升飛機上的螺旋槳的轉動情況
C.研究圍繞地球飛行的“神州九號”運行軌跡
D.研究在冰面上旋轉的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在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待測的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V,內電阻小于1.0Ω )
B.電流表A1(量程0-3mA,內阻Rg1=10Ω)
C.電流表A2(量程0-0.6A,內阻Rg2=0.1Ω)
D.滑動變阻器R1(0-20Ω,10A)
E.滑動變阻器R2(0-200Ω,l A)
F.定值電阻R0(990Ω)
G.開關和導線若干

(1)某同學發(fā)現上述器材中雖然沒有電壓表,但給出了兩個電流表,于是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a)、(b)兩個參考實驗電路,其中合理的是b圖所示的電路;在該電路中,為了操作方便且能準確地進行測量,滑動變阻器應選D(填寫器材前的字母代號).
(2)圖乙為該同學根據(1)中選出的合理的實驗電路,利用測出的數據繪出的I1-I2圖線(I1為電流表A1的示數,I2為電流表A2的示數,且I2的數值遠大于I1的數值),則由圖線可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1.50V,內阻r=1.00Ω.(結果保留小數點后2位)
(3)所測得電池的電動勢E小于電動勢的真實值E.(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