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凸透鏡,并利用液體透鏡探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如圖甲,在透鏡中繼續(xù)注入少許水,發(fā)現(xiàn)焦點左移,抽出少許水后,焦點右移;這一現(xiàn)象說明:水透鏡的凸出程度越大,焦距越。
(2)圖甲中,讀出水凸透鏡的焦距為12.0cmcm;將該水透鏡放在圖乙所示位置,光屏上恰能成一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①若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5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右移動的距離應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cm.
②若在蠟燭和透鏡問放一遠視眼鏡,要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將光屏向左 移動.
(3)保持蠟燭和水透鏡的位置不變,利用圖甲裝置測量水透鏡的焦距,并在乙圖中進行透鏡成像實驗.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次數(shù)焦距f/cm像距v/cm$\frac{1}{f}$/m-1$\frac{1}{v}$/m-1
115.060.06.71.7
212.030.08.33.3
320.010.05.0
48.013.312.57.5
55.06.720.015.0
①第3次實驗時水透鏡的焦距是10.0cm,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結論: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不變,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②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像距v和焦距f的定量關系為v=$\frac{f}{1-5f}$.
(4)小明又拿來酒精,準備探究液體透鏡的焦距大小與液體種類是否有關.請你寫出實驗的簡要做法和判斷方法.
簡要做法: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在橡皮膜中注入與水等體積的酒精,利用圖甲中的方法,測出焦距,與水透鏡的焦距比較.
如何判斷:若焦距不相等,則焦距與液體種類有關;否則無關.

分析 (1)根據(jù)焦點的變化判斷焦距的變化;
(2)根據(jù)焦點讀出焦距;根據(jù)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成像的特點;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3)根據(jù)焦距的倒數(shù)計算出焦距的大小;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分析變化的量,得出在物距不變情況下,像的大小的影響因素;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規(guī)律得出結論.
(4)在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和材料的關系,應該采用了三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凸透鏡,就是為了保證凸透鏡的凸度和大小不變,這種探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解答 解:(1)在透鏡中繼續(xù)注入少許水,發(fā)現(xiàn)焦點左移,則焦距減小,抽出少許水后,焦點右移,則焦距變大,故水透鏡的凸出程度越大,焦距越;
(2)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52.0cm-40.0cm=12.0cm;由圖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①將蠟燭向右移動5cm,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光屏應向右移動,且移動距離大于5cm;
②若在蠟燭和透鏡問放一遠視眼鏡,遠視眼鏡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光屏左移;
(3)①由第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frac{1}{f}$=10m-1,則f=0.1m=10cm;
由數(shù)據(jù)知,物距不變,凸透鏡的焦距改變,像距改變,說明像的大小改變,可知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不變,像的大小與焦距有關;
②.由圖象可知,$\frac{1}{v}$與$\frac{1}{f}$成正比例關系,設$\frac{1}{v}$=k$\frac{1}{f}$+b,
分別將3、5組數(shù)據(jù)代入得:
5=k×10+b     ①
15=k×20+b    ②
聯(lián)立①②解得:k=1,b=-5;則可得$\frac{1}{v}=\frac{1}{f}$-5,v=$\frac{f}{1-5f}$.
(4)用太陽光聚焦法分別測量三只外觀相同,分別由水、酒精制成的凸透鏡的焦距,進行比較.兩種種材料制成的凸透鏡的焦距不相同,說明凸透鏡的焦距與制作凸透鏡的材料有關.
故答案為:(1)小;(2)12.0cm;放大; ①大于; ②右;(3)①10.0; 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②$\frac{f}{1-5f}$;(4)簡要做法: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在橡皮膜中注入與水等體積的酒精,利用圖甲中的方法,測出焦距,與水透鏡的焦距比較;如何判斷:若焦距不相等,則焦距與液體種類有關;否則無關.

點評 本題首先確定凸透鏡的焦距,然后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進行判斷,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明同學為了研究一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紙板)設計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先把聲源放入一只鞋盒中,然后從聽到最響的聲音位置開始,慢慢遠離聲源,測得聽不到聲音時的位置與聲源的距離.比較各種情況下這段距離的大小就可以比較不同材料的隔聲性能.進行實驗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為:
材料聽不到聲音時的時間距離/m
泡沫塑料板0.3
玻璃0.6
木板0.4
硬紙板0.5
(1)小明是通過比較聽不到聲音時的實際距離來確定哪種材料隔聲效果好.
(2)下列器材中適合作為本實驗聲源的是B.(填字母代號)                    
A.音叉   B.機械鬧鐘   C.鞋盒
(3)此實驗中應該保持哪些因素不變,(寫出一個即可):同一個鬧鐘.
(4)進行實驗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泡沫塑料板.
(5)通過本實驗你認為好的隔音材料應具備的特點是:粗糙(粗糙/光滑)且多孔(少孔/多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醫(y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其原理是醫(yī)生用一種叫做氯乙烷的氣態(tài)有機物,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它在加壓下液化(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又在皮膚上迅速汽化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同時吸收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溫度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jīng)纖維傳導速度變慢,類似局部麻醉,人的傷痛很快消失,同時防止傷口處形成淤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華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上 (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20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
(3)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放大的實像,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投影儀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應保持透鏡的位置不動,調(diào)節(jié)蠟燭的位置,同時將光屏遠離(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小華同學取下凸透鏡想放大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示數(shù),那么刻度尺到凸透鏡的距離應該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O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應首先調(diào)節(jié)蠟燭的焰心、凸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線左側,再移動光屏,可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縮。ㄟx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3)在實驗(2)的基礎上,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4)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線處,小麗從透鏡的左側通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正立放大(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虛像.利用這種成像規(guī)律可制成放大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沈明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他先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移動透鏡另一側的光屏,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1所示;當蠟燭、該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清晰燭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
B.圖2中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機的成像特點與圖2中所成像的特點相同
D.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移動光屏,光屏上所成燭焰清晰的像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音樂會上各種樂器為我們奏出了美妙的音樂.回來之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樂器改變發(fā)出聲音音調(diào)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發(fā)生了改變?

(1)請你就圖中老師提出的問題作一個猜測:弦樂器的音調(diào)高低與弦的粗細、松緊和長短有關
(2)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觀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發(fā)現(xiàn)各琴弦的粗細不同,當他撥動粗細不同的琴弦后,發(fā)現(xiàn)聲音的音調(diào)也不同.然后,他又轉動吉他上的旋鈕以擰緊或放松琴弦,結果,他發(fā)現(xiàn)同一根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變弦振動部分的長短,結果,他發(fā)現(xiàn)吉他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又改變了.
分析與論證:弦樂器的音調(diào)高低與弦的粗細、松緊和長度有關.
小菲的做法是:找音樂老師借了一支笛子,經(jīng)過反復實驗后,她發(fā)現(xiàn)笛子是靠管內(nèi)空氣柱的振動發(fā)聲的,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變管內(nèi)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
(3)請你也動手進行實驗探究,然后回答:
①在弦的粗細、松緊相同時,弦越短,音調(diào)越高;在弦的粗細、長短相同時,弦越緊,音調(diào)越高;在弦的松緊、長短相同時,弦越細,音調(diào)越高.
②在吹響笛子時,其管內(nèi)空氣柱的長度越長,它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就越低 (選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干簧管    干簧管是一種利用磁場信號來控制的線路開關器件,也叫磁控開關,常用的千簧管有單觸點和雙觸點兩種.
    如圖為單觸點干簧管的結構示意圖.其外殼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管中裝有兩個磁性材料制成的彈性簧片電板,還灌有一種惰性氣體.平時,玻璃管中的兩個磁簧片觸點部位是分開的(如圖甲).當有磁性物質(zhì)靠近玻璃管時,在合適的磁場的作用下,管內(nèi)的兩個簧片的觸點部位被磁化成為異名磁極就會互相吸引接觸,簧片就會吸合在一起,使結點所接的電路連通(如圖乙).外磁力消失后,兩個簧片由于本身的彈性而分開,線路就斷開.

    干簧管中的磁性材料是指鐵、鈷、鎳等能被磁鐵吸引的材料,它分為軟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兩種.軟磁性材料是指既容易被磁化而獲得磁性又很容易失去磁性的物質(zhì).硬磁性材料是指不容易被磁化而獲得磁性,但一旦獲得磁性又很不容易失去的物質(zhì).磁體周圍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的極性與放置在該處的小磁針的極性相似,如我們拿一根鐵棒的一端靠近或接觸磁鐵的N極時,這一端就會被磁化成S極,它的另一端則會被磁化成N極.
    雙觸點干簧管類似于單刀雙擲開關,它的工作原理是:沒有磁場時,簧片1與簧片2接通(如圖丙),當有外界磁力時,簧片1與簧片2的連接斷開,簧片1與簧片3觸點部位接通(如圖丁),其中簧片1是公共端,簧片2是常閉接點,簧片3是常開接點.簧片中有一片是用只導電不導磁的材料做成.

    干簧管外繞上能產(chǎn)生磁場的線圈就成了干簧繼電器,當線圈通電后,管中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的自由端分別被磁化成N極和S極而相互吸引,因而接通被控電路.線圈斷電后,干簧片在本身的彈力作用下分開,將線路切斷.
(1)單觸點干簧管中的磁簧片是用軟(選填“軟”或“硬”)磁性材料制成的.
(2)單觸點干簧管在閉合(選填“斷開”或“閉合”)時,磁簧片具有彈性勢能.
(3)雙觸點干簧管的1、2、3三個簧片的對應制作材料可能是B.
        A.鐵、鐵、銅         B.鐵、銅、鐵        C.銅、鐵、銅      D.鐵、鈷、鐵
(4)當條形磁鐵按圖1所示的方式從A移動到B,圖2能反映電路中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A.

(5)如圖3為一運用干簧繼電器的電路,當開關S閉合后,它的工作特點是A.

A.紅燈、綠燈交替發(fā)光                               B.紅燈長亮,綠燈亮、滅交替
C.綠燈長亮,紅燈亮、滅交替                     D.紅燈長亮,綠燈不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排縱隊時,如過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來解釋;有時,在教室的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而看不清粉筆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fā)生了漫反射.如圖,AO是一條與平面鏡成60e的入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