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興區(qū)二模)已知: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B=
3
,AD=3,BC=4,以點D為旋轉中心,將腰DC逆時針旋轉α至DE.
(1)當α=90°時,連結AE,則△EAD的面積等于
3
2
3
2
(直接寫出結果);
(2)當0°<α<180°時,連結BE,請問BE能否取得最大值?若能,請求出BE的最大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3)當0°<α<180°時,連結CE,請問α為多少度時,△CDE的面積是
3
分析:(1)作DH⊥BC于H,EG⊥AD交AD的延長線于G,則易得DH=AB=
3
,BH=AD=3,可計算出HC=1,再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得到EG=HC=1,然后根據(jù)三角形面積公式計算;
(2)根據(jù)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得到當B、D、E三點共線時,BE最大,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分別計算出DC、BD即可;
(3)討論:當α為銳角時,過E點作EF⊥DC于F,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可計算出EF,然后根據(jù)正弦的定義得到sin∠EDF=
EF
DE
=
3
2
,則∠EDF=60°,則α=60°;
當α為鈍角時,過E點作EF⊥DC交CD的延長線于F點,同樣可得到∠EDF=60°,則可得到α為120°.
解答:解:(1)作DH⊥BC于H,EG⊥AD交AD的延長線于G,如圖1,
∵AD∥BC,AB⊥BC,
∴四邊形ABHD為矩形,
∴DH=AB=
3
,BH=AD=3,
∴HC=BC-BH=4-3=1,
∵以點D為旋轉中心,將腰DC逆時針旋轉90°至DE,即把Rt△DHC逆時針旋轉90°得到Rt△DGE,
∴EG=HC=1,
∴S△EAD=
1
2
AD•EG=
1
2
×3×1=
3
2


(2)BE能取得最大值,當B、D、E三點共線時,BE最大.
如圖2,在Rt△DHC中,DH=
3
,HC=1,
∴DC=
DH2+HC2
=2,
∴DE=2,
在Rt△DBH中,BH=3,DH=
3

∴BD=
BH2+DH2
=2
3

∴BE=BD+DE=2
3
+2;

(3)當α為銳角時,過E點作EF⊥DC于F,如圖3,
∵DC=DE=2,
∴S△CDE=
1
2
×2•EF=
3
,
∴EF=
3
,
∴sin∠EDF=
EF
DE
=
3
2
,
∴∠EDF=60°,
∴α=60°,
當α為鈍角時,過E點作EF⊥DC交CD的延長線于F點,如圖4,
同樣可得到∠EDF=60°,
∴α=180°-60°=120°,
∴α為60度或120度時,△CDE的面積是
3

故答案為
3
2
點評:本題考查了四邊形的綜合題:直角梯形的問題常常轉化為矩形和直角三角形解決;會利用旋轉的性質得到相等的角與邊;熟練運用勾股定理和銳角三角函數(shù)進行幾何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大興區(qū)二模)已知:如圖,直線y=-
3
x+
3
3
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OP⊥AB于點P,∠POA=α,則cosα的值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大興區(qū)二模)如圖,從邊長為(a+4)cm的正方形紙片中剪去一個邊長為(a+1)cm的正方形(a>0),剩余部分沿虛線又剪拼成一個矩形(不重疊無縫隙),則矩形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大興區(qū)二模)如圖,在數(shù)軸上有O、A、B、C、D五點,根據(jù)圖中各點所表示的數(shù),判斷表示
18
的點會落在數(shù)軸上OA、AB、BC、CD四條線段中
BC
BC
線段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大興區(qū)二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配方后的方程可以是
(x-1)2=4
(x-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大興區(qū)二模)如圖,⊙O的半徑為5,弦AB的長為8,M是弦AB上的動點,則線段OM長的最小值為
3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