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O的半徑為5AB⊙O的直徑,點C⊙O上,點D在直線AB.

1)如圖(1),已知∠BCD=∠BAC,求證:CD⊙O的切線;

2)如圖(2),CD⊙O交于另一點E,BDDEEC=235求圓心O到直線CD的距離;

3)若圖(2)中的點D是直線AB上的動點,點D在運動過程中,會出現(xiàn)在C,D,E三點中,其中一點是另兩點連線的中點的情況,問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幾次?

【答案】1)證明見解析;(2;(3)三次.

【解析】

試題(1)連接OC,證明OC⊥CD即可.

2)連接OCOE,過點OOF⊥CE于點F,證明△BCD∽△EAD,得比例式,即,根據(jù)BDDEEC=235,可設BD=2k,DE=3kEC=5k,代入求出k即可得BD=2,DE=3,EC=5,從而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F.

3)分點D⊙O外,點ECD中點和點D⊙O內(nèi),點DCE中點兩種情況討論即可.

試題解析:解:(1)證明:如答圖1,連接OC,

∵OA=OC,∴∠OAC=∠OCA.

∵AB⊙O的直徑,∴∠ACB=90°.

∵∠BCD=∠BAC,∴∠BCD =∠OCA.

∴∠OCD=∠BCD +∠OCB=90°,即OC⊥CD.

∴CD⊙O的切線.

2)如答圖2,∵∠ADE=∠CDB,∠BCD=∠EAD,∴△BCD∽△EAD.

,即.

∵BDDEEC=235,可設BD=2kDE=3k,EC=5k.

∵⊙O的半徑為5,,解得k=1.

∴BD=2DE=3,EC=5.

連接OCOE,過點OOF⊥CE于點F

△OEC是等邊三角形, EF=CE=.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

OF=.

圓心O到直線CD的距離是.

3)這樣的情形共有出現(xiàn)三次:當點D⊙O外時,點ECD中點,有如答圖3,4的兩種情形;當點D⊙O內(nèi)時,點DCE中點,有如答圖5的一種情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AB=3,BC=5,CD上任取一點E,連接BE,將△BCE沿BE折疊,使點C恰好落在AD邊上的點F,CE的長為( )

A. 2 B. C. 1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中,,,為形內(nèi)一點,若,,則的度數(shù)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O的直徑,C⊙O上一點,CD⊥ABD,AD=9,BD=4,以C為圓心,CD為半徑的圓與⊙O相交于P,Q兩點,弦PQCDE,則PEEQ的值是( )

A. 24 B. 9 C. 36 D. 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OB=120°,CEBD,DEAC,若AD=4,則四邊形CODE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幢樓房AB背后有一臺階CD,臺階每層高0.2米,且AC17.2米,設太陽光線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α,當α60°時,測得樓房在地面上的影長AE10米,現(xiàn)有一老人坐在MN這層臺階上曬太陽.(取1.73)

(1)求樓房的高度約為多少米?

(2)過了一會兒,當α45°時,問老人能否還曬到太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甲、乙兩個不透明的布袋,甲袋中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標有數(shù)字1和2;乙袋中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標有數(shù)字1、0和2.小麗先從甲袋中隨機取出一個小球,記錄下小球上的數(shù)字為x;再從乙袋中隨機取出一個小球,記錄下小球上的數(shù)字為y,設點P的坐標為(x,y).

(1)請用表格或樹狀圖列出點P所有可能的坐標;

(2)求點P在一次函數(shù)y=x+1圖象上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人同時登同一座山,甲乙兩人距地面的高度(米)與登山時間 (分)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乙在提速前登山的速度是______米/分鐘,乙在 地提速時距地面的高度 __________米.

2)若乙提速后,乙比甲提前了9分鐘到達山頂,請求出乙提速后 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3)登山多長時間時,乙追上了甲,此時甲距 地的高度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中,.將向上翻折,使點落在上,記為點,折痕為,再將為對稱軸翻折至,連接

1)證明:

2)猜想四邊形的形狀并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