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硼酸(H3BO3)因吸收中字可起到防核輻射作用,下列關于硼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硼酸是一種氧化物
B.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C.硼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2g
D.硼酸中氫、硼、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11:48

分析 A.根據氧化物的概念來分析;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C.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來分析;
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 解: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硼酸中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
B.在化合物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原則,設B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
(+1)×3+x+(-2)×3=0
x=+3,故錯誤;
C.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寫,故錯誤;
D.硼酸中氫、硼、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3):11:(16×3)=3:11:48,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式的意義以及有關化學式的計算,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一次用餐中,小麗同學對“固體酒精”產生好奇,于是她決定買回一袋,對其進行研究.
【收集資料】通過閱讀標簽及查閱資料,她獲得如下信息:
(1)該固體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鈣、氫氧化鈉三種物質;
(2)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
(3)氯化鈣、氯化鋇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問題】
(1)酒精的化學式與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顯堿性?
(2)固體酒精中的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及變質的程度如何?
【實驗探究】
實驗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未觀察到藍色沉淀,
說明酒精溶液不顯(填“顯”或“不顯”)堿性.
實驗二:(1)她先取少量固體酒精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靜置,發(fā)現燒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試管中加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冒出,說明氫氧化鈉已變質.請寫出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2)她取上述燒杯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發(fā)現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液體呈紅色,她認為氫氧化鈉部分變質.老師發(fā)現后,提示她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不可靠.你認為只要將上述實驗中的澄清石灰水變?yōu)镃aCl2(填化學式)溶液,即可得到氫氧化鈉部分變質的結論.
【拓展應用】除去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雜質,方法是Na2CO3+Ba(OH)2═BaCO3↓+2NaOH(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甲烷和水反應可以制水煤氣(混合氣體),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根據以下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含氫元素的化合物有3種
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C.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沒有發(fā)生改變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為物質的分類關系,①與②是并列關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純凈物,則③不可能是( 。
A.二氧化碳B.食鹽水C.硫酸銅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紅幫媽媽做菜時,發(fā)現媽媽將拌了嫩肉粉的肉類加入食醋腌制時產生大量氣泡,引發(fā)了探究的興趣.
【查閱資料】嫩肉粉可破壞肉質纖維結構,使肉質松軟,其成分中含有碳酸氫鈉(NaHCO3).小紅聯想已學過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比較,組成元素只相差一種氫元素,決定與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的異同點進行初步探究.請你參與她們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猜想一】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
【探究實驗一】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碳酸氫鈉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
再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猜想一正確
【猜想二】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
【探究實驗二】將氣球中的碳酸氫鈉粉末、碳酸鈉粉末分別加入試管中,如圖1所示,氣球迅速脹大,說明碳酸氫鈉能與鹽酸發(fā)生化學反應.請寫出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交流與討論一】通過上述兩個實驗結果,小紅同學得出結論: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的化學性質相似.其他同學對小紅的結論提出質疑,認為兩者組成不完全相同,化學性質應有區(qū)別.于是,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按如圖2所示裝置用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做了對比實驗.
【探究實驗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熱穩(wěn)定性.
充分加熱后,現象:大試管內固體物明顯變化,小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試管中留下白色固體.甲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乙燒杯中石灰水出現白色渾濁.試回答:①在實驗結束時,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是先把導管移出燒杯,后熄滅酒精燈.
②由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碳酸氫鈉熱穩(wěn)定性差,碳酸鈉熱穩(wěn)定性強.
【探究實驗四】到底加熱后小試管中留下的這種白色固體是什么?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作出如下猜想①Na2CO3 ②NaOH ③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為了驗證她們的猜想,她們對反應后的白色固體成分進行以下實驗,填寫表空格.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實驗一:取少量反應后的白色固體溶于水,
滴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溶液變成紅色白色固體一定是NaOH
實驗二:取少量反應后的白色固體溶于水,
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白色固體含有Na2CO3
實驗三:取實驗二所得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
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白色固體是Na2CO3,而不是NaOH
【交流與討論二】①實驗一的結論與實驗二的結論相反,在討論時,小宇同學認為方案一的結論不正確,他的理由是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②設計實驗二的目的是檢驗是否含有碳酸鈉.
【探究實驗五】測定嫩肉粉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初步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實驗,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堿石灰為CaO和NaOH的混合物,忽略樣品其他成分與鹽酸的反應,裝置氣密性良好)
①準確稱量25.0g樣品放入B瓶中;②將B瓶分別與A和C相連,打開開關K,從a處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③將開關K關閉,再將已稱量過的干燥管D與瓶C連接;④將租來稀鹽酸緩緩注入B瓶中,待反應完全后,再次打開開關K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⑤稱量干燥管D,增重11.0g.
回答:(1)A瓶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由此可測出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是84%.
(3)實驗測得的結果比實際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堿石灰吸收了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答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用過氧化氫制氧氣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Cu+2AgNO3═Cu(NO32+2Ag;
(3)高溫下水蒸氣和氧化亞鐵反應生成氫氣和氧化鐵:2FeO+H2O$\frac{\underline{\;高溫\;}}{\;}$Fe2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發(fā)生7.0級地震,震后需要對公共場所及水源等進行消毒.下列關于常用消毒劑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B.一個酒精(C2H5OH)分子由9個原子構成
C.過氧乙酸(C2H4O3)是一種有機物
D.次氯酸鈉(NaClO)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鋼鐵生銹B.牛奶變酸  塑料降解
C.酒精揮發(fā)  蘋果榨汁D.光合作用  石蠟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請舉例你生活中常食用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魚,黃瓜(各1種).
(2)人體缺乏碘元素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①③(填序號).
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碘單質        ②碘食鹽中的碘元素是+5價
③碘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鮮蔬菜、瓜果中
(3)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機合成材料的是②④(填序號).
①不銹鋼炊具       ②合成橡膠手套         ③純棉飾品        ④電話塑料外殼
(4)濰坊許多公共金屬設施使用了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氟碳漆,這種漆可以使設施的抗腐蝕能力提高3到5倍,其防銹的原理是(根據生銹條件說明)隔絕氧氣和水蒸氣.
(5)服裝的面料主要成分是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方法,如何鑒別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取少許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進行灼燒,能燃燒成粉末的是天然纖維,燃燒時不能成粉末的是合成纖維.
(6)化石燃料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為減少它的排放,科學家致力于研究將過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劑\;}}{△}$CH4+2H2O.
(7)“綠色化學”的特點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應,生成下列有機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只生成一種產物就能實現“零排放”,這種產物是B(填字母序號,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