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Ⅰ.化學和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請你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合金的是________(選填序號)。
a 黃銅 b 不銹鋼 c 鐵礦石
(2)目前,東臺市區(qū)部分出租車和大部分公共汽車使用的燃料都是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鐵制品很容易生銹,其生銹的條件是________。
(4)人類離不開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利用沉淀、________(填操作方法)、吸附、消毒等方法可以生產(chǎn)自來水;生活中常用來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實驗室可以用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組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5)配制 50g 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0%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zhì)量分別為____、 _______g。
【答案】c CH4 + 2O2 CO2 + 2H2O 與水和氧氣接觸 過濾 煮沸 2H2O 2H2↑+ O2 ↑ 5g 45
【解析】
(1)黃銅、不銹鋼屬于合金,鐵礦石不屬于合金。故填c;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 + 2O2 CO2 + 2H2O;
(3)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鐵制品很容易生銹,其生銹的條件是與水和氧氣接觸;
(4)人類離不開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利用沉淀、過濾、吸附、消毒等方法可以生產(chǎn)自來水;天然水煮沸時,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轉化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來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 2H2↑+ O2 ↑;
(5)配制 50g 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0%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質(zhì)量=50g×10%=5g,水的質(zhì)量=50g-5g=45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馬強和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1)寫出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②_____
(2)馬強若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他應選擇圖中的A和___或_____(填裝置的序號)進行組裝。寫出反應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
(3)陳超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和收集氧氣應選擇的裝置為___和____(填裝置的序號)進行組裝。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_作用,寫出反應文字表達式是______
(4)實驗中在裝藥品前的一步操作是______,在給藥品加熱時,應先______
(5)實驗室里,常用氯化銨晶體跟氫氧化鈣粉末混合加熱制取氨氣,它是一種無色的,有刺激性氣味的,密度比空氣小,而溶于水且能跟水反應生成氨水的氣體,制取氨氣過程中還有氯化鈣和水生成,實驗室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填裝置的序號)其理由是_____。收集氨氣可用____(填裝置的序號)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為兩種黑色粉末,D為紅色單質(zhì).A,B,C,D,E,F六種物質(zhì)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請回答:
(1)B的化學式為_____
(2) 試寫出物質(zhì)F的一種用途_____
(3)反應 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分子質(zhì)量等于化學符號式子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zhì)量×原子個數(shù),例如: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6,水(H2O)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2+16×1=18現(xiàn)有C-1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2,一個硫原子的質(zhì)量為5.326×10-26kg,問:
(1)計算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列式計算,數(shù)值保留整數(shù),下同)。_____
(2)二硫化碳(CS2)為無色液體,常用于制造人造絲、殺蟲劑等。請根據(jù)題目的提示,計算二硫化碳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來制取氫氧化鈉等化學物質(zhì)。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
溶解度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39.0 | 39.8 |
NaOH | 42 | 51 | 109 | 119 | 129 | 145 | 174 | 299 | 314 | 329 | 347 |
(1)離子交換電解槽中陰極部分得到的產(chǎn)品是 NaOH 和_____。
(2)在電解槽的陽極部分,飽和食鹽水變成淡鹽水的原因是_____減少(填“溶質(zhì)”或“溶劑”)。除去淡鹽水中的溶解的少量 Cl2,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SO3+Cl2+H2O=Na2SO4+2X.其中 X 的化學式是_____。
(3)20℃時,50g 水中最多溶解 NaOH 的質(zhì)量是_____g。
(4)從含有少量 NaCl 雜質(zhì)的 NaOH 固體中獲取純凈 NaOH 固體的方法是:溶解→_____結晶→_____→洗滌→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以上反應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C.物質(zhì) X 的化學式為 H2OD.兩種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比為 2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堿石灰是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堿石灰”是CaO和固體NaOH的混合物,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汽和CO2。
(提出問題)實驗室中久置的堿石灰樣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進行猜想)久置堿石灰樣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分。樣品中可能含有Ca(OH)2、Na2CO3的原因是(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實驗過程)某實驗小組對久置堿石灰的成分進行實驗,以下是實驗報告的一部分,請你用所學知識分析并填空。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
(1)取一定量堿石灰樣品于小燒杯,加入足量水,攪拌 | 形成懸濁液 | ||
(2)將(1)所得混合物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 | 有氣泡產(chǎn)生 | ①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 | |
將所得溶液分為三等份 | (3)第一份濾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無明顯現(xiàn)象 | ②濾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 ③濾液中一定含_____ |
(4)第二份濾液中滴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有沉淀產(chǎn)生 | ||
(5)第三份濾液中滴入過量的CaCl2溶液,靜置后,在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酚酞試液不變色 |
(實驗結論)根據(jù)上述實驗分析得出結論:該堿石灰樣品的組成為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
①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
③用火柴去點白煙
④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⑤熄滅蠟燭
⑥迅速倒轉燒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1)以上操作步驟的正確排序是_______。
(2)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選填圖中字母)處最先炭化。
(3)繼續(xù)探究
(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①是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是燃燒生成的水蒸氣;
③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設計實驗)
I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__(填序號,下同),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其原因是_______。
Ⅱ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白煙不是_____。
Ⅲ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燃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燈芯),發(fā)現(xiàn)蠟燭被重新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__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以排除假設_______,因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 -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實現(xiàn)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
B.從微觀構成看:四種物質(zhì)均由分子構成
C.從物質(zhì)分類看:該反應涉及到3種氧化物
D.從表示方法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