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以為縱坐標.為橫坐標.作出圖線.結合上述實驗.完成下列任務: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斜面是中學物理中常用的物理模型,伽利略就曾以斜面作為物理情景的平臺,用理想實驗的推論方式,得出了兩個重要的結論。它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在我們也可以通過斜面進行多個物理規(guī)律的探究實驗,下面是一個關于“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以下是一實驗小組所獲取的部分實驗數據,根據表格中數據,在圖中取合適的坐標系,標出橫軸與縱軸對應的物理量及單位(寫在方框中),并作出線性關系圖象.表格:小車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質量m=50g).

次數
小車質量M/g
加速度a/m?s-2
1
200
1.91

2
250
1.71

3
300
1.50

4
350
1.36

5
400
1.12

6
450
1.00

7
500
0.90

根據圖象判斷,實驗產生誤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實驗裝置探究重錘下落過程中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化問題。

① 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A.按實驗要求安裝好實驗裝置。
B.使重錘靠近打點計時器,接著先釋放重錘,再接通電源, 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C.圖為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點。分別測出若干連續(xù)打點A、B、C……與 O點之間的距離h1、h2、h3……。
以上A、B、C三個選項中哪個選項是錯誤的_________。
②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錘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結合實驗中所測的h1、h2、h3,可得重錘下落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紙帶從O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重錘增加的動能為       ,減小的重力勢能為         ,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重錘動能增加量     重力勢能減少量(填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取打下O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為零,計算出該重錘下落不同高度h時所對應的動能Ek 和重力勢能Ep,建立坐標系,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Ek和Ep,根據以上數據在圖中繪出圖線Ⅰ和圖線Ⅱ。已求得圖線Ⅰ斜率的絕對值k1="2.94" J/m,請計算圖線Ⅱ的斜率k2=   J/m(保留3位有效數字)。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與重錘所受重力的比值為        (用k1和k2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用多用表的歐姆檔測量阻值約為幾十kΩ的電阻Rx,以下給出的是可能的操作步驟:

a.將兩表筆短接,調節(jié)歐姆檔調零旋鈕使指針對準刻度盤上歐姆檔的零刻度,斷開兩表筆。

b.將兩表筆分別連接到被測電阻的兩端,讀出Rx的阻值后,斷開兩表筆。

c.旋轉選擇開關,對準歐姆檔“×lk”的位置。

d.旋轉選擇開關,對準歐姆檔“×100”的位置。

e.旋轉選擇開關,對準“OFF”檔,并拔出兩表筆。

①請把認為正確的步驟按合理順序填寫在橫線上             (填字母)。

②根據如圖所示指針位置,此被測電阻的阻值為           Ω。

(2)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合外力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小車所受到的拉力F為0.20N,小車的質量為200g。

①實驗前,木板左端被墊起一些,使小車在不受拉力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    .

A.為了平衡摩擦力

B.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細繩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以用質量較小的砝碼就可拉動小車,以滿足砝碼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的要求

②如圖所示,同學甲選取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做分析。小車剛開始運動時對應在紙帶上的點記為起始點0,在點跡清楚段依次選取七個計數點A、B、C、D、E、F、G。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測量起始點0至各計數點的距離,計算計數點對應小車的瞬時速度、計數點與O點之間的速度平方差、起始點0到計數點過程中細繩對小車做的功。其中計數點D的三項數據沒有計算,請完成計算并把結果填入表格中。

③以W為縱坐標、以△v2為橫坐標在方格紙中作出W—△v2圖象。B、C、E、F四點已經在圖中描出,請在圖中描出D點,并根據描點畫出圖象。

④根據圖象分析得到的結論                               。

⑤同學乙提出利用上述實驗裝置來驗證動能定理。如圖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小車在恒力F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紙帶,測量數據已用字母表示:r在圖中。小車質量為m,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利用這些數據可以驗證動能定理。

請你判斷這種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說明理由。如果可行,寫出必要的分析與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實驗步驟如下:
A.按裝置圖安裝好實驗裝置; B.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d;
C.用米尺測量懸線的長度;  D.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小角度擺動。當小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為1,此后小球每經過最低點一次,依次計數2、3……。當數到 n時,停止計時,測得時間為t;
E.多次改變懸線長度,對應每個懸線長度,都重復實驗步驟C、D;
F.計算出每個懸線長度對應的t2;G.以t2為縱坐標、為橫坐標,作出t2圖線。
結合上述實驗,完成下列任務:

②根據實驗步驟(D),可知此單擺的周期為                
③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利用計算機作出t2圖線如圖8所示,從理論上分析圖線沒有過坐標原點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不應在小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應該在小球運動到最高點開始計時;
B.開始計時后,不應記錄小球經過最低點的次數,而應記錄小球做全振動的次數;
C.不應作t2圖線,而應作t–圖線;
D.不應作t2圖線,而應作t2–(+d)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實驗步驟如下:

A.按裝置圖安裝好實驗裝置; B.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d;

C.用米尺測量懸線的長度; D.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小角度擺動。當小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為1,此后小球每經過最低點一次,依次計數2、3……。當數到 n時,停止計時,測得時間為t;

E.多次改變懸線長度,對應每個懸線長度,都重復實驗步驟C、D;

F.計算出每個懸線長度對應的t2;G.以t2為縱坐標、為橫坐標,作出t2圖線。

結合上述實驗,完成下列任務:

根據實驗步驟(D),可知此單擺的周期為

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利用計算機作出t2圖線如圖8所示,從理論上分析圖線沒有過坐標原點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不應在小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應該在小球運動到最高點開始計時;

B.開始計時后,不應記錄小球經過最低點的次數,而應記錄小球做全振動的次數;

C.不應作t2圖線,而應作t–圖線;

D.不應作t2圖線,而應作t2–(+d)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