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甲所示,水平足夠長且光滑的平行金屬導軌MN、PQ間距L=0.3m.導軌電阻忽略不計,其間連接有阻值R=0.8Ω的定值電阻.開始時,導軌上垂直放置著一質(zhì)量m=0.01kg、電阻r=0.4Ω 的金屬桿ab,整個裝置處于磁感應強度大小B=0.5T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導軌平面向下.現(xiàn)用一平行金屬導軌的外力F水平向右拉金屬桿,使之由靜止開始運動.運動過程中,金屬桿與導軌始終接觸良好.電壓采集器可將其兩端的電壓U即時采集并輸入電腦,獲得的電壓U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求:

(1)在t=4s時通過金屬桿的感應電流和0~4s內(nèi)金屬桿的位移大;
(2)t=4s時拉力F的瞬時功率.

分析 (1)由圖象求出t=4s末電路R兩端的電壓值,由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電流.根據(jù)圖象乙寫出U與t的關系式,結(jié)合歐姆定律、法拉第定律求出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從而求得金屬棒的加速度,再由運動學公式求出其位移.
(2)由安培力公式求出安培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t=4s末的拉力,然后由功率公式P=Fv求出拉力的瞬時功率.

解答 解:(1)由題圖乙可知,當t=4s時,U=0.6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即通過金屬桿的電流)為:
I=$\frac{U}{R}$=$\frac{0.6}{0.8}$A=0.75A
用右手定則判斷出,此時電流的方向由b指向a,由題圖乙知:U=kt=0.15t(V)
金屬桿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為:E=BLv
由電路分析有:=$\frac{R}{R+r}$E
聯(lián)立得:v=1.5t(m/s)
則知v與t成正比,即金屬桿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1.5m/s2
金屬桿在0~4s內(nèi)的位移為:x=$\frac{1}{2}$at2=$\frac{1}{2}×$1.5×42m=12m
(2)t=4s時桿的速度為:v4=at=1.5×4m/s=6m/s
金屬桿所受安培力為:F=BIL
由牛頓第二定律,對金屬桿有:F-F=ma
聯(lián)立解得t=4s時拉力F的瞬時功率為:P=Fv4
聯(lián)立解得:P=0.765W.
答:(1)在t=4s時通過金屬桿的感應電流是0.75A.0~4s內(nèi)金屬桿的位移大小是12m;
(2)t=4s時拉力F的瞬時功率是0.765W.

點評 本題是一道電磁感應與電路、運動學相結(jié)合的綜合題,要分析清楚棒的運動過程,由圖象找出某時刻所對應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某同學為了“探究做功與速度的關系”.
(1)在實驗室找到了如甲中的器材,其中本實驗不需要的器材有重錘、鉤碼

(2)用一條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該同學發(fā)現(xiàn)有圖乙中的兩種穿法,感到有點猶豫.你認為B(選填“A”或“B”)邊的穿法正確.
(3)該同學欲通過如圖所示裝置打出的紙帶(圖丙)來判斷是否已經(jīng)平衡摩擦力.根據(jù)紙帶的點跡可以判斷:為進一步平衡摩擦力,長木板與水平桌面的夾角應該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
(4)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某次所打的紙帶如圖丁所示.打在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GJ部分進行測量(根據(jù)下面所示的紙帶回答),小車獲得的速度是0.65m/s.(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帶電量均為+q的一對點電荷,被分別固定在空間相距2h的A、B兩點.在正電荷的電場區(qū)域內(nèi),有一個電子(電量為e,質(zhì)量為m,重力可不計)正在做勻速圓周運動.設此時電子到正電荷的距離為x,則該電子受到的電場力為$\frac{2kqe\sqrt{{x}^{2}-{h}^{2}}}{{x}^{3}}$,電子的動能Ek與距離x的函數(shù)關系為Ek=$\frac{2kqe({x}^{2}-{h}^{2})}{{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探究動能定理”實驗.請補充完整下列實驗步驟的相關內(nèi)容:

(1)用天平測量小車和遮光片的總質(zhì)量M、砝碼盤的質(zhì)量m0;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d,游標卡尺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為0.525cm;按圖甲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用米尺測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
(2)在砝碼盤中放入適量砝碼;適當調(diào)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直到輕推小車,遮光片先后經(jīng)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的時間相等;
(3)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m(填寫相應物理量及其符號);
(4)讓小車從靠近滑輪處由靜止釋放,用數(shù)字毫秒計分別測出遮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所用的時間△tA和△tB;
(5)步驟(4)中,小車從光電門A下滑至光電門B過程合外力做的總功W=(m+m0)gs,小車動能變化量△Ek=$\frac{1}{2}$M($\frackcl7nlj{△{t}_{B}}$)2-$\frac{1}{2}$M($\fracril0rvj{△{t}_{A}}$)2(用上述步驟中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比較W和△Ek的值,找出兩者之間的關系;
(6)重新掛上細線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質(zhì)量,重復(2)~(5)步驟.
(7)本實驗中,以下操作或要求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的是B.
A.盡量減小兩光電門間的距離s
B.調(diào)整滑輪,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C.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某個小組的三位同學按照正確的操作得到的紙帶如圖所示,其中O是起始點,A、B、C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下的3個點,該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O到A、B、C各點的距離,用重錘在OB段的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f=50Hz,設重錘質(zhì)量為1.00kg.
(1)甲同學發(fā)現(xiàn),圖中的B是除起始點外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n個點.因此他用vB=ngT(T是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計算B點對應時刻重錘的速度,這樣得到的結(jié)果是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2)乙同學認為,可以利用O點到B點的距離hB計算B點對應時刻物體的速度vB=$\sqrt{2ghB}$,這樣得到的結(jié)果是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3)丙同學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為跟B點對應的重錘的瞬時速度,若hA=9.51cm,hB=12.42cm,hC=15.70cm,則丙同學算得該段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大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4)若你是知道老師,你認為三位同學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中合理的是丙(選填“甲”“乙”“丙”,此空為不定項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
(1)利用甲圖裝置,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運動,如圖丙的4條紙帶中最符合實驗要求的是B.

(2)某同學對該實驗進行了更改,如乙圖,把橡皮筋的固定點改為A點,操作如下:
a、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一塊平板上,讓紙帶的一端夾在小車后端,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將平板安裝有打點計時器的一端適當墊高,調(diào)整高度,直至輕推小車后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將橡皮筋固定在小車前端.拉長橡皮筋使小車位于靠近打點計時器處,記下小車位置.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
c、用2 條、3 條、4 條、5 條、6 條橡皮筋分別代替1 條橡皮筋重做實驗.
d、在上述實驗中打出的6條紙帶中,分別找出小車開始近似做勻速運動的點,并分別測出勻速運動時的速度v1、v2、v3、v4、v5、v6
相關數(shù)據(jù)見下表
實驗次數(shù)條數(shù)速度m/s速度平方m2/s2
111.281.64
221.753.06
332.104.41
442.265.11
552.687.18
662.968.76
①請把操作步驟a補充完整.
②用W0表示一條橡皮筋做的功,請在如圖丁的坐標紙上畫W-v2圖象.
③根據(jù)你畫的W-v2圖象,你認為該同學第4次實驗操作出現(xiàn)了問題,問題在于該次實驗時小車釋放的位置距離較近(填“遠”或“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光滑絕緣水平面上,一輕繩拉著一個帶電小球繞豎直方向的軸O在勻強磁場中做逆時針方向的勻速圓周運動,磁場方向豎直向下,且范圍足夠大,其俯視圖如圖所示,若小球運動到某點時,繩子突然斷開,則關于繩子斷開后,對小球可能的運動情況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小球做順時針方向的勻速圓周運動,半徑不變
B.小球仍做逆時針方向的勻速圓周運動,半徑不變
C.小球仍做逆時針方向的勻速圓周運動,但半徑減小
D.小球做順時針方向的勻速圓周運動,半徑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如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0.40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frac{{h}_{2}}{{h}_{1}}$W0?(用h1、h2、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3所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AC(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W∝v         B.W∝v2 C.W∝$\frac{1}{v}$          D.W∝v3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ABC(填寫選項字母代號)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zhì)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C.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物體以初速度為v0做勻減速運動,第1s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x1=3m,第2s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x2=2m,又經(jīng)過位移x3物體的速度減小為0,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初速度v0的大小為2.5 m/s
B.加速度a的大小為1  m/s2
C.位移x3的大小為$\frac{9}{8}$ m
D.位移x3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7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