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 |
B. | 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是因為該束光的波長太短 | |
C. | 將放射性元素摻雜到其它穩(wěn)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溫度,增加壓強.它的半衰期也不會發(fā)生改變 | |
D. | β衰變實際上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電子流 | |
E. | 一個氘核(${\;}_{1}^{2}$H)與一個氚核(${\;}_{1}^{3}$H)聚變生成一個氦核(${\;}_{2}^{4}$H)的同時,放出一個中子 |
分析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β衰變的電子不是來自核外電子,來自原子核;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極限頻率,才會發(fā)生光電效應;根據(jù)軌道半徑的變化得出動能的變化,結合能量的變化判斷電勢能的變化.
解答 解:A、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A正確.
B、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極限頻率,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而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是因為該束光的波長太長,故B錯誤.
C、將放射性元素摻雜到其它穩(wěn)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溫度,增加壓強,但它的半衰期仍不會發(fā)生改變,因為半衰期與外界因素無關,故C正確.
D、β衰變中產(chǎn)生的β射線實際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轉變?yōu)橐粋質子和一個電子,電子釋放出來,故D錯誤.
E、根據(jù)電荷數(shù)守恒、質量數(shù)守恒知,氘核的質量數(shù)為2,氚核的質量數(shù)為3,氦核的質量數(shù)為4,可知未知粒子的質量數(shù)為1,氘核和氚核的電荷數(shù)均為1,氦核的電荷數(shù)為2,則未知粒子的電荷數(shù)為0,可知未知粒子為中子,故E正確;
故選:ACE.
點評 本題考查了β衰變的實質、半衰期、光電效應的條件、能級的躍遷等基礎知識點,關鍵要熟悉教材,牢記這些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概念.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塊所受的合外力做功為$\frac{1}{2}$mv2 | |
B. | 物塊所受的合外力做功為mgh+$\frac{1}{2}$mv2 | |
C. | 摩擦力對物塊做功為μmgh | |
D. | 人對物塊做的功為mgh+$\frac{μmgh}{ta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楔形木塊向左運動 | B. | 楔形木塊向右運動 | ||
C. | a木塊處于超重狀態(tài) | D. | b木塊處于失重狀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前一半時間內(nèi)位移大于后一半時間內(nèi)位移 | |
B. | 前一半位移用的時間大于后一半位移用的時間 | |
C. | 前一半位移內(nèi)的加速度小于后一半時間內(nèi)加速度 | |
D. | 前一半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小于后一半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B兩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為1:1 | |
B. | A、B兩球運動的周期之比為1:$\sqrt{2}$ | |
C. | A、B兩球的動能之比為2:1 | |
D. | A、B兩球的機械能之比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