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伏安法測定某一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實驗原理如圖甲所示,其中虛線框內(nèi)為用靈敏電流計G改裝的電流表 A,V為標準電壓表,E為待測電池組,S為開關(guān),R為滑動變阻器,R,是 標稱值為4.0Ω的定值電阻.

(1)已知靈敏電流計G的滿偏電流Ig=100μA、內(nèi)阻rg=2.0kΩ,若要改裝后的電流表滿偏電流為200mA,應并聯(lián)一只1.0Ω的定值電阻R1;(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根據(jù)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連接成完整電路;
(3)某次試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該小組借鑒“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試驗中計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計算出電池組的內(nèi)阻r=1.66Ω(保留兩位小數(shù));為減小偶然誤差,逐差法在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體現(xiàn)出的主要優(yōu)點是在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體現(xiàn)出的主要優(yōu)點是充分利用取得的數(shù)據(jù);
測量次數(shù)12345678
電壓表V讀數(shù)U/V5.265.165.044.944.834.714.594.46
改裝表A讀數(shù)I/mA20406080100120140160
(4)該小組在前面實驗的基礎(chǔ)上,為探究圖甲電路中各元器件的實際阻值對測量結(jié)果的影響,用一已知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標準電池組通過上述方法多次測量后發(fā)現(xiàn):電動勢的測量值與已知值幾乎相同,但內(nèi)阻的測量值總是偏大.若測量過程無誤,則內(nèi)阻測量值總是偏大的原因是CD.(填選項前的字母)
A.電壓表內(nèi)阻的影響
B.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R1的實際阻值比計算值偏小
D.RO的實際阻值比標稱值偏大.

分析 ①根據(jù)電流表的改裝原理,計算并聯(lián)的電阻.
②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注意電表的接線柱以及滑動變阻器的解法
③借鑒“研究勻變速直線運行”實驗中計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每兩組數(shù)據(jù)聯(lián)立求出E,r;而后取其平均值即可;逐差法在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體現(xiàn)出的主要優(yōu)點是充分利用取得的數(shù)據(jù).
④結(jié)合電路圖,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I(R0+r)分析內(nèi)阻測量值總量偏大的原因

解答 解:①根據(jù)電流表的改裝原理,R1=$\frac{{I}_{g}{R}_{g}}{I-{I}_{g}}$=$\frac{100×1{0}^{-6}×2×1{0}^{3}}{0.2-100×1{0}^{-6}}$Ω≈1.0Ω
②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注意電表的接線柱以及滑動變阻器的解法,連接圖為:
③借鑒“研究勻變速直線運行”實驗中計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采用1與5;2與6;3與7;4與8;兩兩組合,由E=U+I(R0+r)得,△U=△I(R0+r),聯(lián)立求出E,r,而后取其平均值可得.
由E=U+I(R0+r)得,△U=△I(R0+r),故r=$\frac{△U}{△I}$-R0
采用1與5時,r1=$\frac{{U}_{1}-{U}_{5}}{4△I}$-R0;
采用2與6時,r1=$\frac{{U}_{2}-{U}_{6}}{4△I}$-R0;
采用3與7時,r1=$\frac{{U}_{3}-{U}_{7}}{4△I}$-R0;
采用4與8時,r1=$\frac{{U}_{4}-{U}_{8}}{4△I}$-R0;
則r=$\frac{{r}_{1}+{r}_{2}+{r}_{3}+{r}_{4}}{4}$=$\frac{({U}_{1}+{U}_{2}+{U}_{3}+{U}_{4})-({U}_{5}+{U}_{6}+{U}_{7}+{U}_{8})}{16△I}$-R0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r=1.66Ω;
逐差法在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體現(xiàn)出的主要優(yōu)點是充分利用取得的數(shù)據(jù).
④A、如果考慮電壓表的內(nèi)阻,則虛線部分相當于電源,$\frac{△U}{△I}$測得的電阻相當于電源E的內(nèi)阻與R0串聯(lián)后再與電壓內(nèi)阻并聯(lián)的阻值,即測得的電阻值偏小,故A錯誤;
B、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不會影響r的測量結(jié)果,故B錯誤;
C、電表改裝時,R1的實際阻值比計算值偏小,可導致通過表頭的電流偏小,電流表讀數(shù)偏小,故內(nèi)阻測量值總量偏大,故C正確;
D、結(jié)合電路圖,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I(R0+r)知,R0的實際阻值比標稱值偏大,可導致內(nèi)阻測量值總量偏大,故D正確.
故選:CD.
故答案為:①1.0;②如圖;③1.66;充分利用取得的數(shù)據(jù);④CD.

點評 本題考查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電表改裝為重點內(nèi)容要切實弄明白,連接實物圖為基本功,數(shù)據(jù)處理和誤差分析的能力要平時加強訓練,結(jié)合具體的實驗情景具體分析,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對輕質(zhì)彈簧的彈性勢能進行探究,一輕質(zhì)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接觸而不粘連;彈簧處于原長時,小球恰好在桌面邊緣,如圖(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離開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可認為,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Ep與小球拋出時的動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求得Ek,至少需要測量下列物理量中的ABC。ㄌ钫_答案序號).
A.小球的質(zhì)量m        
B.小球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彈簧的壓縮量△x      
E.彈簧原長l
(2)用上面所選取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frac{mg{s}^{2}}{4h}$.
(3)圖(b)中的直線是實驗測量得到的s-△x圖線.從理論上可推出,如果h不變.m增加,s-△x圖線的斜率會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如果m不變,h增加,s-△x圖線的斜率會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由圖(b)中給出的直線關(guān)系和Ek的表達式可知,EP與△x的二次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2m的半圓柱體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光滑圓柱體B放在豎直壁與A之間,A、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A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2mg
B.地面對A的作用力的方向沿O1O2
C.A離豎直壁越近,B與豎直壁間的彈力越小
D.A離豎直壁越近,A受到地面摩擦力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從高為80m的塔頂以15m/s的速度水平拋出一個小鐵球,(不考慮空氣阻力,g=10m/s2)求:
(1)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和整個過程的位移.
(2)落地時球的速度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R1=3Ω,R2=2Ω,R3=4Ω,R4=2Ω.則當K斷開時AB之間的總電阻RAB等于多大?K閉合時AB之間的總電阻R′AB又等于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某學校實驗小組用圖①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

(1)如圖②所示是某小組在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得到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0s,其中s1=4.31cm、s2=4.81cm、s3=5.33cm、s4=5.82cm、s5=6.30cm、s6=6.80cm,則打下A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是0.56 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46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另一小組在該實驗中得到了如圖所示的a-F的圖線.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是AB.
A.實驗沒有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過小
C.實驗中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過大  
D.實驗中小車質(zhì)量太大
E.實驗中砂桶和砂的質(zhì)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中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N外接電阻R=12Ω時,I=4A;R短路時,I=20A.試求當R=14Ω時,I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guān)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v0<0,a>0時,物體做加速運動B.當v0<0,a<0,物體做加速運動
C.加速度a<0,說明物體做減速運動D.加速度a>0,說明物體做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長和直徑:

①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其長度L=31.15mm;
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其直徑D=4.20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