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圖中是某電場區(qū)域的電場線分布,A、B、C是電場中的三點,在這三點中,電場最強的是C點,電場最弱的是A點.

分析 電場線的疏密表示電場的強弱,電場線越密,電場強度越大,電場越強;電場線越疏,電場強度越小,電場越弱.

解答 解:如圖所示,
C處電場線最密,電場強度最大,電場最強.A處電場線最疏,電場強度最小,電場最弱.
故答案為:C;A.

點評 本題考查對電場線物理意義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電場線表示電場的強弱和方向,電場線的疏密表示場強的相對大小,其切線方向表示電場的方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待測電阻Rr的阻值約為200Ω,電壓表V的內阻約為2kΩ,電流表A的內阻約為10Ω,測量電路中電流表的連接方式如圖(a)所示,結果由公式Rx=$\frac{U}{I}$計算得出,式中U與I分別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若將圖(a)和圖(b)中電路測得的電阻值分別記為Rx1和R${\;}_{{x}_{2}}$,則Rx1(選填“R${\;}_{{x}_{1}}$”或“R${\;}_{{x}_{2}}$”)更接近待測電阻的真實值,且測量值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傾角為α的光滑導軌上端接入一定值電阻,I和Ⅱ是邊長都為L的兩正方形磁場區(qū)域,其區(qū)域內的磁場方向都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上,區(qū)域Ⅰ中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1,恒定不變,區(qū)域Ⅱ中磁場隨時間按B2=kt變化,一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桿穿過區(qū)域Ⅰ垂直地跨放在兩導軌上,并恰能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金屬桿的電流大小為$\frac{mgsinα}{{B}_{1}L}$
B.通過金屬桿的電流方向是從a到b
C.定值電阻的阻值為$\frac{k{B}_{1}{L}^{3}}{mgsinα}$-r
D.定值電阻的阻值為$\frac{k{B}_{1}{L}^{3}}{mg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樣大B.同一地點,輕、重物體的g值一樣大
C.重的物體g值大D.g值在赤道處大于北極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絕緣金屬小球A、B,分別帶有電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讓兩絕緣金屬小球接觸,在接觸過程中,電子轉移的轉移情況是( 。
A.由B轉移到AB.由A轉移到BC.不轉移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3s末速度為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為1:3B.第1s內和第2s內的位移之比為1:3
C.2s末的速度為$\frac{2v}{3}$D.3s內的平均速度為$\frac{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小明課外研究性小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從地面發(fā)射后,始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運動,火箭點火后可認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4s到達離地面40m高處時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火箭離地面的最大高度和從發(fā)射到殘骸落回地面過程的總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在x軸和y軸構成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過原點再做一個z軸,就構成空間直角坐標系.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0.2T,方向沿x軸的正方向,且ab=de=0.4m,be=cf=ad=0.3m,bc=ef=0.3m,通過面積S1(abed),S2(befc),S3(acfd)的磁通量φ1、φ2、φ3各是( 。
A.0.024Wb,0.024Wb,0.024WbB.0.024Wb,0Wb,0.024Wb
C.0.024Wb,0Wb,0WbD.0Wb,0Wb,0.024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OA、OB、OC共同懸掛一重物使其靜止,其中A端固定,OA繩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θ.最初OB繩是水平的,現保持θ角不變,將OB繩的B端逐漸向上移動,在B端到達O點正上方的過程中,若分別用FA和FB表示OA和OB繩上的拉力大小,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FA先變大后變小,FB先變小后變大B.FA先變小后變大,FB先變小后變大
C.FA一直變小,FB先變大后變小D.FA一直變小,FB先變小后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