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A、B恰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時,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以B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對AB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求F.
(2)當(dāng)F=16N,與上題中F比較,可知碰前A、B在F作用下發(fā)生相對滑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A、B的加速度,由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它們達到相同速度所用時間,作出v-t圖象,根據(jù)“面積”表示位移,分析即可.
解答 解:(1)A、B恰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A、B間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對B:μmg=ma1
對A、B整體:F=(m+M)a1
代入數(shù)據(jù)得:F=12N
(2)當(dāng)F=16N>12N時,碰前A、B在F作用下發(fā)生相對滑動
碰前:B的運動加速度與第一次相同,s0=$\frac{1}{2}$a1t12
B與擋板碰前速度為:v1=a1 t1
對A:F-μmg=Ma2
A與擋板碰前速度為:v2=a2 t1
碰后:B加速度仍為a1
對A:μmg=Ma3
兩者共速時 v2-a3t2=-v1+a1t2
A、B整個過程的v-t如圖所示
碰前B相對A發(fā)生的相對位移△s1為圖中△OSQ的面積,則有:
△s1=$\frac{1}{2}({v}_{2}-{v}_{1}){t}_{1}$
碰后B相對A發(fā)生的相對位移△s2為圖中△PST的面積,則有:
△s2=$\frac{1}{2}[{v}_{2}-(-{v}_{1})]{t}_{2}$
整個過程B相對A發(fā)生的相對位移為:△s=△s1+△s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0.84m
故B最終停在距A右端,有:△s+s0=0.84m+0.18m=1.02m處
答:(1)若B與擋板發(fā)生碰撞前,A、B恰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力F為12N.
(2)B最終停在A板上離板右端1.02m處.
點評 分析清楚各物體的運動過程是正確解題的基礎(chǔ),分析時,根據(jù)v-t圖象分析A和B的運動過程以及運動之間的關(guān)系是關(guān)鍵.B與擋板碰后,對A、B組成系統(tǒng),也可以應(yīng)用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結(jié)合求解第2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α粒子散射實驗是盧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的重要依據(jù) | |
B. | 光電效應(yīng)和康普頓效應(yīng)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還具有動量 | |
C. | 根據(jù)玻爾理論可知,氫原子輻射出一個光子后,氫原子的電勢能增大,核外電子的運動速度減小 | |
D. | ${\;}_{83}^{210}$Bi的半衰期是5天,12g ${\;}_{83}^{210}$Bi經(jīng)過15天后衰變了1.5g 并放出核能△E=13.5×1013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速度a與速度變化量△v成正比 | B. | 加速度a的方向與△v的方向相同 | ||
C. | 加速度a的方向與速度v的方向相同 | D. | 加速度a大小由速度變化△v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整車行駛質(zhì)量 | 1500kg |
額定功率 | 75kW |
加速過程 | 車輛從靜止加速到108km/h所需時間10s |
制動過程 | 車輛以36km/h行駛時的制動距離為5.0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