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下圖所示是力學(xué)中的四個實驗裝置,其中哪些實驗的物理思想方法相同( 。
A.
觀察桌面受力發(fā)生形變
B.
斜面滾球?qū)嶒?/td>
C.
卡文迪放實驗示意 圖
D.
手的壓力使玻璃瓶發(fā)生形變

分析 明確各個實驗的實驗原理,找到其共同地方,了解物理中各種思想方法的應(yīng)用如放大法、等效法、控制變量法等.

解答 解:A、桌面的受力微小形變借助于光的反射來放大,運用了放大的思想方法;
B、斜面滾球?qū)嶒炇沁\用理想實驗法.
C、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來放大,放大的思想方法;
D、玻璃瓶的受力微小形變借助于液體體積變化,放大的思想方法,
實驗ACD這三個力學(xué)實驗均體現(xiàn)出放大的思想方法,故只有B中實驗方法與其他不同.
故選:ACD

點評 透過現(xiàn)象去分析本質(zhì),要尋找出問題的相似性,正確理解各種物理方法在實驗中的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為了探究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一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M為帶滑輪的小車的質(zhì)量,m為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滑輪質(zhì)量不計)

(1)實驗時,一定要進行的操作是BCD
A.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
B.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同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改變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打出幾條紙帶
E.為減小誤差,實驗中一定要保證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
(2)該同學(xué)在實驗中得到如圖2所示的一條紙帶(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兩個點沒有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為1.3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橫坐標,加速度為縱坐標,畫出的圖3a-F圖象是一條直線,圖線與橫坐標的夾角為θ,求得圖線的斜率為k,則小車的質(zhì)量為$\frac{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一個電容器,其外表上標有“10μF 50V”,這表明( 。
A.這個電容器加上50V電壓時,電容才是10μF
B.這個電容器的最大電容量是10μF,帶電量較少時,電容小于10μF
C.這個電容器上加的電壓不能低于50V
D.這個電容器的電容總等于10μF,50V是其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即額定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某質(zhì)點沿直線運動,其位移x和所用時間t滿足方程t2+5t=x,由此可知這個質(zhì)點運動的初速度為5m/s,加速度為2m/s2,3s末的瞬時速度為1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筆直公路上有一個路標A,某時刻甲車以10m/s的速度通過A路標做勻速直線運動,10s后乙車從A路標由靜止開始以4m/s2的加速度同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問:
(1)乙車出發(fā)多長時間后,能追上甲車;
(2)在乙車出發(fā)后乙車運動了多長時間甲、乙兩車相距最遠?相距最遠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x-t圖象中的兩條圖線1、2分別表示兩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關(guān)于它們的物理意義,下列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圖線1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
B.圖象中0至t1時間內(nèi)1的平均速度小于2的平均速度
C.圖象中的t1時刻v1>v2
D.x-t圖象中的交點表示1、2物體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
①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fù)寫紙)、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dǎo)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AC.(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②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D.
A.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
B.先使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
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
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甲乙兩車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兩圖象在t=t1時相交于P點,P在橫軸上的投影為Q,△OPQ的面積為S.在t=0時刻,乙車在甲車前面,相距為d.已知此后兩車相遇兩次,且第1次相遇的時刻為t′,則下面4組t′和d的組合中可能的是( 。
A.t′=t1,d=SB.t′=$\frac{1}{2}$t1,d=$\frac{1}{2}$SC.t′=$\frac{1}{2}$t1,d=$\frac{3}{4}$SD.t′=$\frac{1}{4}$t1,d=$\frac{3}{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繩一端拴一質(zhì)量為m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繩的最大承受能力為11mg,在O點正下方O′點有一小釘,先把繩拉至水平再釋放小球,為使繩不被拉斷且小球能以O(shè)′為軸完成豎直面完整的圓周運動,則釘?shù)奈恢玫絆點的距離為( 。
A.最小為$\frac{2}{5}$LB.最小為$\frac{3}{5}$LC.最大為$\frac{4}{5}$LD.最大為$\frac{9}{10}$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