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如圖,已知四棱PABCD,PBAD,側(cè)面PAD為邊長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為菱形,側(cè)面PAD與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為120

    (Ⅰ)求點P到平面ABCD的距離;

  (Ⅱ)求面APB與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1.本小題主要考查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獨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的概率以及運用概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á瘢┙猓喝鐖D,作PO⊥平面ABCD,垂足為點O.

連結(jié)OBOA、OD,OBAD交于點E,連結(jié)PE.

ADPD,∴ADOB

PAPD,∴OAOD

于是OB平分AD,點EAD的中點,所以PEAD.

由此知∠PEB為面PAD與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PEB=120,∠PEO=60.

由已知可求得PE

POPE·sin60=×=,

即點P到平面ABCD的距離為.

(Ⅱ)解法一:

如圖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其中O為坐標(biāo)原點,x軸平行于DA.

P(0,0,),B(0,,0),PB中點G的坐標(biāo)為(0,,),連結(jié)AG.

又知A(1,,0),C(-2,,0).

由此得到:=(1,-,-),

=(0,,-),=(-2,0,0).

于是有·=0,·=0,

所以,.,的夾角等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于是 cos==-,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為π-arccos.

解法二:如圖,取PB的中點G,PC的中點F,連結(jié)EG、AG、GF,則AGPB,

FGBC,FGBC.

ADPB,∴BCPB,FGPB

∴∠AGF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D⊥面POB,∴ADEG.

又∵PEBE,∴EGPB,且∠PEG=60.

在Rt△PEG中,EGPE·cos60

在Rt△GAE中,AE=AD=1,

于是tanGAE==,

又∠AGF=π-∠GAE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為π-arctan.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矩形,PA⊥平面ABCD,AD=2,AB=1,E,F(xiàn)分別是線段AB.BC的中點.
(Ⅰ)證明:PF⊥FD;
(Ⅱ)若PB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為45°,求二面角A-PD-F的余弦值;
(Ⅲ)在棱PA上是否存在點G,使得EG∥平面PFD?若存在,請找出點G的位置并加以說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7•無錫二模)如圖,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為直角梯形,AB∥CD,AB⊥AD,AB=AD=A1B=2CD,側(cè)面A1ADD1為正方形.
(1)求直線A1A與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
(2)求二面角C-A1B-A正切值的大。
(3)在棱C1C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 D1P∥平面A1BC,若存在,試說明點P的位置;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7•靜安區(qū)一模)(理)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點O為該正方形的中心,側(cè)棱PA=PC,PB=PD.
(1)求證:四棱錐P-ABCD是正四棱錐;
(2)設(shè)點Q是側(cè)棱PD的中點,且PD的長為2a.求異面直線OQ與AB所成角的大。ㄓ梅慈呛瘮(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理)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點O為該正方形的中心,側(cè)棱PA=PC,PB=PD.
(1)求證:四棱錐P-ABCD是正四棱錐;
(2)設(shè)點Q是側(cè)棱PD的中點,且PD的長為2a.求異面直線OQ與AB所成角的大。ㄓ梅慈呛瘮(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北京市懷柔區(qū)高二(下)期末數(shù)學(xué)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矩形,PA⊥平面ABCD,AD=2,AB=1,E,F(xiàn)分別是線段AB.BC的中點.
(Ⅰ)證明:PF⊥FD;
(Ⅱ)若PB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為45°,求二面角A-PD-F的余弦值;
(Ⅲ)在棱PA上是否存在點G,使得EG∥平面PFD?若存在,請找出點G的位置并加以說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