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空間向量解決下列問題:如圖,在斜三棱柱中, 的中點, ⊥平面 ,

1)求證: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解析】試題分析:先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可證明,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及,可證明,從而可以以為原點,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1分別求出, ,可得從而可得;(2分別求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與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由空間向量夾角余弦公式可得結果.

試題解析:取的中點,連結,

⊥平面 , 平面,

,

、分別是、的中點, ,

, ,

所以,可以以為原點,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設,于是, , ,

,

1,

,即.

2由(1)知 , , ,是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由

,

,取,得 , ,

是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由,

,取,得,

, , 又因為二面角為銳二面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B//CD,且

(1)證明:平面PAB⊥平面PAD;

(2)若PA=PD=AB=DC, ,且四棱錐P-ABCD的體積為,求該四棱錐的側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的對角線AC1上任取一點P,以A為球心,AP為半徑作一個球.設AP=x,記該球面與正方體表面的交線的長度和為f(x),則函數(shù)f(x)的圖象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某學校高三年級共名男生中隨機抽取名測量身高,測量發(fā)現(xiàn)被測學生身高全部介于之間,將測量結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組,第一組;第二組,,第八組,如圖是按上述分組方法得到的頻率分布直方圖的一部分,若第一組與第八組人數(shù)相同,第六組、第七組、第八組人數(shù)依次構成等差數(shù)列.

)估計這所學校高三年級全體男生身高以上(含)的人數(shù).

)求第六組、第七組的頻率并補充完整頻率分布直方圖(鉛筆作圖并用中性筆描黑).

)若從身高屬于第六組和第八組的所有男生中隨機抽取兩名男生,記他們的身高分別為、,求滿足的事件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有兩個參加國際中學生交流活動的代表名額,為此該學校高中部推薦2男1女三名候選人,初中部也推薦了1男2女三名候選人。若從6名學生中人選2人做代表。

求:(1)選出的2名同學來自不同年相級部且性別同的概率;

(2)選出的2名同學都來自高中部或都來自初中部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shù)f(x)=ex﹣ex , 下列命題正確的有 . (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編號)
①f(x)是奇函數(shù);
②f(x)在R上是單調(diào)遞增函數(shù);
③方程f(x)=x2+2x有且僅有1個實數(shù)根;
④如果對任意x∈(0,+∞),都有f(x)>kx,那么k的最大值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從橢圓的一個焦點看兩短軸端點所成視角為,且橢圓經(jīng)過.

(1)求橢圓的方程;

(2)是否存在實數(shù),使直線與橢圓有兩個不同交點,且為坐標原點),若存在,求出的值.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橢圓 的上下兩個焦點分別為, ,過點軸垂直的直線交橢圓、兩點, 的面積為,橢圓的離心力為

(Ⅰ)求橢圓的標準方程;

(Ⅱ)已知為坐標原點,直線 軸交于點,與橢圓交于, 兩個不同的點,若存在實數(shù),使得,求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高一年級有學生名,高二年級有學生名.現(xiàn)用分層抽樣方法(按高一年級、高二年級分二層)從該校的學生中抽取名學生,調(diào)查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

(Ⅰ)高一年級學生中和高二年級學生中各抽取多少學生?

(Ⅱ)通過一系列的測試,得到這名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值.分別如表一和表二

表一:

高一年級

人數(shù)

表二:

高二年級

人數(shù)

①確定,并在答題紙上完成頻率分布直方圖;

②分別估計該校高一年級學生和高二年級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值的平均數(shù)(同一組中的數(shù)據(jù)用該組區(qū)間的中點值作代表);

③根據(jù)已完成的頻率分布直方圖,指出該校高一年級學生和高二年級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值分布特點的不同之處(不用計算,通過觀察直方圖直接回答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