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2-11,l1∥l2∥l3,已知AB=6cm,BC=3cm,A1B1=4cm,則B1C1的長為(    )

1-2-11

A.6cm             B.4cm            C.3cm               D.2cm

解析:∵l1∥l2∥l3,∴.

∴B1C1=A1B1=2m.

答案: 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A、B、C、D四小題中只能選做2題,每小題10分,共計20分,請在答題紙指定區(qū)域內作答,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A.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
如圖,從O外一點P作圓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A,B,
AB與OP交于點M,設CD為過點M且不過圓心O的一條弦,
求證:O,C,P,D四點共圓.
B.選修4-2:(矩陣與變換)
已知二階矩陣M有特征值λ=3及對應的一個特征向量e1=[
 
1
1
],并且矩陣M對應的變換將點(-1,2)變換成(9,15),求矩陣M.
C.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
在極坐標系中,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為p=2
2
sin(θ-
π
4
),以極點為原點,極軸為x軸的正半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直線l的參數(shù)方程為
x=1+
4
5
t
y=-1-
3
5
t
(t為參數(shù)),求直線l被曲線C所截得的弦長.
D.選修4-5(不等式選講)
已知實數(shù)x,y,z滿足x+y+z=2,求2x2+3y2+z2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選做題]在A、B、C、D四小題中只能選做2題,每小題10分,計20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紙的指定區(qū)域內.
A.(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
如圖,圓O的直徑AB=8,C為圓周上一點,BC=4,過C作圓的切線l,過A作直線l的垂線AD,D為垂足,AD與圓O交于點E,求線段AE的長.
B.(選修4-2:矩陣與變換)
已知二階矩陣A有特征值λ1=3及其對應的一個特征向量α1=
1
1
,特征值λ2=-1及其對應的一個特征向量α2=
1
-1
,求矩陣A的逆矩陣A-1
C.(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
以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O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兩種坐標系中取相同的單位長度),已知點A的直角坐標為(-2,6),點B的極坐標為(4,
π
2
)
,直線l過點A且傾斜角為
π
4
,圓C以點B為圓心,4為半徑,試求直線l的參數(shù)方程和圓C的極坐標方程.
D.(選修4-5:不等式選講)
設a,b,c,d都是正數(shù),且x=
a2+b2
,y=
c2+d2
.求證:xy≥
(ac+bd)(ad+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A、已知:如圖,在△ABC中,∠ABC=90°,O是AB上一點,以O為圓心,OB為半徑的圓與AB交于點E,與AC切于點D,連接DB、DE、OC.若AD=2,AE=1,求CD的長.
B.運用旋轉矩陣,求直線2x+y-1=0繞原點逆時針旋轉45°后所得的直線方程.
C.已知A是曲線ρ=3cosθ上任意一點,求點A到直線ρcosθ=1距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D.證明不等式:
1
1
+
1
1×2
+
1
1×2×3
+L+
1
1×2×3×L×n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8,0)、B(0,6)和△AOB的內切圓:(x-2)2+(y-2)2=4,P(x,y)是圓上一點(如圖所示),

(1)求P點到直線l:4x+3y+11=0距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S=|PA|2+|PB|2+|PO|2,求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設A是由n×n個實數(shù)組成的n行n列的數(shù)表,其中aij(i,j=1,2,3…,n)表示位于第i行第j列的實數(shù),且aij∈{1,-1}.記S(n,n)為所有這樣的數(shù)表構成的集合.
 a11 a12 a1n
 a21 a22 … a2n




 …

 an1 an2 … ann
對于A∈S(n,n),記ri(A)為A的第i行各數(shù)之積,Cj(A)為A的第j列各數(shù)之積.令l(A)=ri(A)+Cj(A).
(Ⅰ)對如下數(shù)表A∈S(4,4),求l(A)的值;
11-1-1
1-111
1-1-11
-1-111
(Ⅱ)證明:存在A∈S(n,n),使得l(A)=2n-4k,其中k=0,1,2,…,n;
(Ⅲ)給定n為奇數(shù),對于所有的A∈S(n,n),證明:l(A)≠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