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科研小組用面粉甲蟲研究人工選擇的功效。他們稱量甲蟲蛹的體重,選擇部分個體作為下一代的親本,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體重越大的個體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強

B. 實驗者在每個世代中選擇了體重最大的部分蛹作為親本

C. 該實驗中人工選擇的方向與自然選擇的方向是相反的

D. 該實驗中每一代甲蟲的基因庫與上一代都有所差異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解題要點是對題圖信息的解讀。

A.由圖可知,體重越大的個體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低,A錯誤;

B.據(jù)題圖曲線變化可知,實驗者在每個世代中選擇了體重最大的部分蛹作為親本,B正確;

C.停止選擇后,甲蟲蛹的體重在下降,說明該實驗中人工選擇的方向與自然選擇的方向是相反的,C正確;

D.通過選擇后,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化,該實驗中每一代甲蟲的基因庫與上一代都有所差異,D正確;

答案選A。

[點睛]:本題解題關鍵是結合題圖分析生物進化原因:自然選擇是自然界對生物的選擇作用,使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而人工選擇是根據(jù)人們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由圖中曲線變化規(guī)律可知,實驗者在每個世代中選擇了體重最大的部分蛹作為親本,而停止選擇后,甲蟲蛹的體重在下降,說明實驗中人工選擇的方向與自然選擇的方向是相反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通過自噬作用及時清除受損線粒體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吞噬泡可能來自脫去核糖體的內質網(wǎng)

B.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

C.自噬體內物質水解產(chǎn)物可以被細胞再利用或排出細胞

D.在細胞養(yǎng)分不足時,細胞通過自噬可實現(xiàn)自我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探究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該同學又用另兩組未知的不同濃度(CxCy)的生長素溶液進行實驗,測得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的彎曲角度分別為αx、αy,且大小關系為αx=αy,該同學為了進一步比較CxCy的大小,用去根尖的燕麥胚根進行了圖2所示的實驗。 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1所示的實驗中,隨著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的增大,α逐漸變大

B.若圖2中的胚根向左生長,則Cx大于Cy

C.若圖1中的生長素濃度達到一定數(shù)值,胚芽鞘會向左彎曲生長

D.CxCy 一定不是生長素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為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S”型曲線,乙圖為種群增長速率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時刻,對應的甲曲線中種群數(shù)量為K

B.防治害蟲時,應控制其數(shù)量,使之保持在K/2

C.漁民捕魚時,應將某種魚類種群數(shù)量控制在A點左右

D.利用性外激素引誘雄蟲,可直接影響昆蟲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體某細胞所經(jīng)歷的生長發(fā)育各個階段示意圖,圖中為不同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強,分化能力減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細胞內的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也相同

C.②③④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

D.進入c過程的細胞,酶活性降低,代謝減慢繼而出現(xiàn)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春夏季。該病毒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后,機體可以對靶細胞產(chǎn)生免疫反應,其中有

A.漿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被抗體消滅

B.漿細胞產(chǎn)生抗體,抗體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被消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與抗體結合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被干擾素消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如圖甲,圖甲細胞膜的磷脂分子結構模式如圖乙,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將圖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與水面接觸

B.圖乙分子可識別“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圖甲中②與細胞的選擇吸收有關

D.圖甲中的①②③共同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質粒A和質粒B各自有一個限制酶EcoR I和限制酶BamH I的識別位點,兩種酶切割DNA產(chǎn)生的黏性末端不同。限制酶EcoR I剪切位置旁邊的數(shù)字表示其與限制酶BamH I剪切部位之間的堿基對數(shù)(bp)。在含有質粒AB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限制酶EcoR IBamH I,令其反應充分;然后,向剪切產(chǎn)物中加入DNA連接酶進行反應,再將其產(chǎn)物導入大腸桿菌中。(實驗中不考慮:無ori的質粒;擁有兩個或以上ori的質粒;兩個或以上質粒同時進入大腸桿菌;三個或以上DNA片段發(fā)生連接)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只擁有質粒A的大腸桿菌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在含有氨芐青霉素及乳糖作為唯一碳元素來源的培養(yǎng)基中生存?說明理由____________。

2DNA連接酶進行反應后,存在________種大小不同的質粒,有________種質粒使大腸桿菌能夠在含有氨芐青霉素及乳糖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中生存。

3)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是標記基因一種,標記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

4)質粒導入大腸桿菌通常要用________處理,其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真核細胞中3種結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名稱為 ,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洋蔥根尖細胞具有 (在甲、乙、丙中選擇。

(2)蛋白質合成活躍的卵母細胞中結構c較大,而蛋白質合成不活躍的肌細胞中結構c很小,這表明結構c (填序號)的形成直接有關。

①內質網(wǎng) ②高爾基體 ③中心體 ④核糖體

(3)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在生物膜上進行,乙、丙分別通過 (用圖中字母填空)擴大了膜面積,從而為這些反應需要的 提供更多的附著場所。

(4)在細胞分裂間期,結構乙的數(shù)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種假設:Ⅰ細胞利用磷脂、蛋白質等重新合成;Ⅱ細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裝配形成;Ⅲ結構乙分裂增殖形成。學科%網(wǎng)

有人通過放射性標記實驗,對上述假設進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將一種鏈孢霉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在加有3H標記的膽堿(磷脂的前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然后轉入另一種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定期取樣,檢測細胞中結構乙的放射性。結果如下:

標記后細胞增殖的代數(shù)

1

2

3

4

測得的相對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與野生型相比,實驗中所用鏈孢霉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的代謝特點是 。

②實驗中所用的另一種培養(yǎng)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

③通過上述實驗,初步判斷3種假設中成立的是 (在Ⅰ、、Ⅲ中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