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水稻(2N=24)的幼苗,由該幼苗發(fā)育成的植物的卵細胞、胚乳核、子房壁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分別為( )
A.12、36、24 B.24、72、48
C.12、24、12 D.24、36、34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幾種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請據圖回答:
(1)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 , 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三種圖示的顯著特點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內才能進行.
(2)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 它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的最顯著特點是 , 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則表現在 .
(3)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過程的物質基礎是因為其內含有 .
(4)圖展示了哺乳動物的平滑肌細胞,其遺傳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ǚ叟嘤捎酌,將它的莖尖用秋水仙素處理,長大后該植物正常開花結果.與該植株染色體數目不相同的是( )
A.根細胞
B.葉細胞
C.莖細胞
D.子房壁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種群數量是種群最基本的特征
B. 用樣方法可調查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
C. 性別比例對種群密度大小無影響
D. 種群只有數釐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溫度下的發(fā)酵實驗,取200 mL不同溫度的無菌水倒入培養(yǎng)瓶,然后加入15 g葡萄糖及5 g干酵母,混勻后放在相應溫度下水浴保溫,實驗進行20min,觀察現象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 處理方法 | 實驗現象 |
1 | 冰水(0 ℃) | 沒有氣泡產生 |
2 | 涼水(10 ℃) | 只能看到少量氣泡 |
3 | 溫水(30 ℃) | 產生氣泡,由慢到快,由少到多 |
4 | 熱水(55 ℃) | 始終沒有氣泡產生 |
(1)分析表格中實驗現象,其根本原因是溫度影響了____________________;從數據中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酵母菌發(fā)酵的最適溫度。
(2)實驗3的裝置中最初液滴未移動,在15 min后液滴緩慢向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整個過程細胞中產生該氣體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同學認為實驗組1和實驗組4現象雖然相同,但原理不同,老師建議他進行實驗驗證,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氣體積分數時,CO2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變化曲線,縱坐標表示CO2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氣體交換相對值。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O2體積分數小于10%時,該器官以_____________方式呼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表該器官的CO2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兩條曲線在P點相交后重合,此時細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O2%=3%時(CO2釋放量對應值為6),有機物消耗的主要途徑是__________。
(4)貯存該器官時應調節(jié)周圍O2%至曲線圖中點________對應的O2%值,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群體中的性別比例為1∶1,原因是( )
A. 雌配子數∶雄配子數=1∶1
B. 含X的卵細胞數∶含Y的精子數=1∶1
C. 含X的精子數∶含Y的精子數=1∶1
D. 含X的配子數∶含Y的配子數=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線粒體和葉綠體都是進行能量轉換的細胞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兩者都能產生ATP,但最初的能量來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細胞均有線粒體,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
C.兩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種酶,葉綠體中還含有色素
D.兩者都有內膜和外膜,葉綠體中一般還有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