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應 3A(g)?2B(g)+D(g)在四種不同條件下進行,B、D的起始濃度為0.反應物A 的濃度 c 隨時間 t 的變化情況如表:
實驗
序號
01020304050
15002.01.61.31.00.80.8
2500c21.20.80.80.80.8
3500c31.71.31.01.01.0
46002.01.10.90.90.90.9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填空:
(1)在實驗 1,反應在10min~20min 內(nèi)D的平均速率為0.01 mol/(L•min)
(2)在實驗 2,A 的初始濃度 c2=2.0 mol/L,反應經(jīng)20min 就達到平衡,可推測實驗2中還隱含的條件是加入正催化劑
(3)設實驗 3、1平衡時的反應速率為 v3、v1,則 v3>v1(填<、>或=),且c3=2.5 mol/L
(4)推測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理由是從實驗1到實驗4,溫度升高,A的平衡濃度升高,說明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分析 (1)反應在10min~20min 內(nèi)A的濃度變化量=(1.6-1.3)mol/L=0.3mol/L,v(A)=$\frac{0.3mol/L}{10min}$=0.03mol/L,同一可逆反應同一時間段內(nèi)各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據(jù)此計算D的反應速率;
(2)1、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但10min時A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同,說明實驗2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所以1、2中A的初始濃度相同;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
(3)相同溫度、相同體積時,物質(zhì)的量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實驗1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物質(zhì)濃度變化量=(2.0-0.8)mol/L=1.2mol/L,c(B)=$\frac{2}{3}×1.2mol/L$=0.8mol/L,
c(D)=$\frac{1}{3}×1.2mol/L$=0.4mol/L,平衡常數(shù)K=$\frac{(0.8)^{2}×0.4}{(0.8)^{3}}$=0.5;
溫度不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實驗3中A物質(zhì)濃度變化量=(c3-1.0)mol/L,c(B)=$\frac{2}{3}×({c}_{3}-1.0)$mol/L,
c(D)=$\frac{1}{3}×({c}_{3}-1.0)$mol/L,化學平衡常數(shù)K=$\frac{[\frac{2}{3}×({c}_{3}-1.0)]^{2}.[\frac{1}{3}×({c}_{3}-1.0)]}{1.{0}^{3}}$=0.5;
(4)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解答 解:(1)反應在10min~20min 內(nèi)A的濃度變化量=(1.6-1.3)mol/L=0.3mol/L,v(A)=$\frac{0.3mol/L}{10min}$=0.03mol/(L.min),同一可逆反應同一時間段內(nèi)各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D)=$\frac{1}{3}$v(A)=$\frac{1}{3}$×0.03mol/(L.min)=0.01mol/(L.min),
故答案為:0.01;
(2)1、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但10min時A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同,說明實驗2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所以1、2中A的初始濃度相同,則c2=2.0mol/L;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20min時A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所以20min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故答案為:2.0;20;加入了正催化劑;
(3)相同溫度、相同體積時,物質(zhì)的量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所以v3>v1;
實驗1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物質(zhì)濃度變化量=(2.0-0.8)mol/L=1.2mol/L,c(B)=$\frac{2}{3}×1.2mol/L$=0.8mol/L,
c(D)=$\frac{1}{3}×1.2mol/L$=0.4mol/L,平衡常數(shù)K=$\frac{(0.8)^{2}×0.4}{(0.8)^{3}}$=0.5;
溫度不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實驗3中A物質(zhì)濃度變化量=(c3-1.0)mol/L,c(B)=$\frac{2}{3}×({c}_{3}-1.0)$mol/L,
c(D)=$\frac{1}{3}×({c}_{3}-1.0)$mol/L,化學平衡常數(shù)K=$\frac{[\frac{2}{3}×({c}_{3}-1.0)]^{2}.[\frac{1}{3}×({c}_{3}-1.0)]}{1.{0}^{3}}$=0.5,
c3=2.5,
故答案為:>;2.5;  
(4)從實驗1到實驗4,溫度升高,A的平衡濃度升高,說明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放熱;從實驗1到實驗4,溫度升高,A的平衡濃度升高,說明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及化學平衡有關計算,側(cè)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及總結(jié)歸納能力,正確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及推斷改變條件是解本題關鍵,難點是(3)中c3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有機物I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①A與E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且互為同分異構體.
②新制Cu(OH)2懸濁液加入到有機物C中,加熱,無明顯現(xiàn)象.
③D的最簡式與乙炔相同,且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4.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結(jié)構簡式為 C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羰基.
(2)反應①~⑨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①⑦⑨.
(3)D生成高聚物的方程式.G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濃硫酸}$+H2O
(4)苯環(huán)上含有兩個取代基且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不與FeCl3發(fā)生顯色反應的H的同分異構體有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些有機化合物之間具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

其中A是一種五元環(huán)狀化合物,其分子中只有一種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F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三種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且峰面積之比為2:2:3.
已知:①RCOOOCR$\stackrel{H_{2}O}{→}$2RCOOH(其中R是烴基)  ②RCOOH$\stackrel{LiAlH_{4}}{→}$(其中R是烴基)
(1)G是合成順丁橡膠的主要原料,G的名稱是1,3-丁二烯.B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羧基.
(2)上述6步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②⑤ (填反應序號).
(3)A的結(jié)構簡式是
(4)⑥的化學方程式是HOOCCH2CH2COOH+2CH3CH2OH$→_{△}^{濃硫酸}$CH3CH2OOCCH2CH2COOCH2CH3+2H2O.
(5)E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發(fā)生縮聚反應,其中主鏈上含“-CH2-”的高聚物的結(jié)構簡式是
(6)檸檬酸有溫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種飲料、葡萄酒、糖果、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檸檬酸分子式為C6H8O7,結(jié)構符合下列特征,則其結(jié)構簡式為HOOCCH2CH2COH(COOH)2、HOOCCH2C(COOH)2CH2OH、(HOOC)3CCH2CH2OH.
①與E的官能團的種類完全相同  ②分子中無手性碳原子 ③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盡可能多的鏈狀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無色溶液中:K+、Na+、Cu2+、OH-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
④由水電離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①②B.③⑥C.②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不滿足組內(nèi)任意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均能發(fā)生反應的是( 。
  X Y Z
 ①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② KOH溶液 SiO2 濃鹽酸
 ③ O2 N2 H2
 ④ FeCl3溶液 Cu 濃硝酸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曲線圖(縱坐標為沉淀的量,橫坐標為加入物的量)不正確的是( 。
A.向1L濃度均為0.1mol/L的Ba(OH)2、NaAlO2混合液加入0.1 mol/L稀H2SO4溶液
B.向含有0.1 mol/L AlCl3和0.3mol/L NH4Cl的混合液1L中加入0.1mol/L NaOH溶液
C.向氫氧化鈉溶液滴加明礬[KAl(SO42]溶液,[已知AlO2-和Al3+在溶液中生成Al(OH)3]
D.向AlCl3溶液滴加過量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1)把一塊純凈的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可觀察到鋅片逐漸溶解,并有氣體產(chǎn)生,再平行地插入一塊銅片(如圖甲所示),可觀察到銅片上沒有(填“有”或“沒有”)氣泡產(chǎn)生,
(2)再用導線把鋅片和銅片連接起來(如圖乙所示),可觀察到銅片上有(填“有”或“沒有”)氣泡產(chǎn)生.

(3)用導線連接靈敏電流表的兩端后,再與溶液中的鋅片和銅片相連(如圖丙所示),觀察到靈敏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了偏轉(zhuǎn),說明了導線中有電流通過.從上述現(xiàn)象中可以歸納出構成原電池的一個條件是形成閉合回路.圖丙所示原電池中,負極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電子流向為Zn→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稀鹽酸:Fe2++2H++NO3-═Fe3++NO2↑+H2O
B.向NaHSO4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
C.向(NH42Mg(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O:Mg2++Na2O+H2O═Mg(OH)2↓+2Na+
D.向0.1mol•L-1、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A-+OH-═A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B處于同周期,C、D、E同處另一周期,C、A可按原子個數(shù)比2:l和1:1分別形成兩種離子化合物甲和乙,B是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D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最強的含氧酸之一.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ⅦA族,甲的電子式是E的元素符號是Cl.
(2)單質(zhì)D與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
(3)單質(zhì)E是一種有毒氣體,在實驗室中多余的E通常用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水溶液吸收,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