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屬于鹽的水解,且書寫正確的是( )
A. NaHCO3溶液:HCO3—+H2O CO32—+H3O+
B. NaHS溶液:HS-+H2OH2S+OH-
C. Na2CO3溶液:CO32—+2H2OH2CO3+2OH-
D. KF溶液:F-+H2O = HF+OH-
【答案】B
【解析】
根據(jù)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范以及與電離方程式的特點進行分析。
A項: HCO3-水解方程式為HCO3—+H2O H2CO3+OH-。HCO3-電離方程式HCO3—+H2O CO32—+H3O+,即HCO3— H++CO32—。A項錯誤;
B項:HS-水解方程式為HS-+H2OH2S+OH-。B項正確;
C項:CO32-水解分兩步,且不能合并,應(yīng)寫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C項錯誤;
D項:通常,鹽類水解程度很小,使用,應(yīng)寫成F-+H2O HF+OH-。D項錯誤。
本題選B。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g氘化鋰(6LiD)中含中子數(shù)為NA
B. 22.4L(標準狀況)CHCl3含C—H鍵數(shù)目為NA
C. 2molSO2和1mol18O2充分反應(yīng),產(chǎn)物中含18O原子數(shù)為2NA
D. 0.5molCl2通入FeCl2溶液中,最后溶液中含F(xiàn)e3+數(shù)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研究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yīng):
2NO2(g)+NaCl(s)NaNO3(s)+NOCl(g) K1 ΔH1<0 (Ⅰ)
2NO(g)+Cl2(g)2NOCl(g) K2 ΔH2<0 (Ⅱ)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用K1、K2表示)。
(2)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yīng)(Ⅱ)的影響,在恒溫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10 min時反應(yīng)(Ⅱ)達到平衡。測得10 min內(nèi)v(NOCl)=7.5×10-3 mol·L-1·min-1,則平衡后n(Cl2)=________ mol,NO的轉(zhuǎn)化率α1=________。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反應(yīng)(Ⅱ)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平衡時NO的轉(zhuǎn)化率α2__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數(shù)K2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要使K2減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實驗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應(yīng)為2NO2 +2NaOH =NaNO3 +NaNO2 +H2O。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與0.2mol NO2恰好完全反應(yīng)得1L溶液A,溶液B為0.1 mol/L的CH3COONa溶液,則兩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已知HNO2的電離常數(shù)Ka=7.1×10-4 mol/L,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a=1.7×10-5 mol/L)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
a.向溶液A中加適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適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適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適量NaOH
(Ⅱ)在恒壓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 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yīng):CO2(g)+3H2(g)CH3OH(g)+H2O(g)ΔH<0,實驗測得反應(yīng)物在不同溫度下,反應(yīng)體系中C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的關(guān)系曲線如圖所示。
(1)該反應(yīng)的ΔS______0(填>或<),該反應(yīng)在_______(填“低溫”或“高溫”)條件下利于自發(fā)進行;
(2)比較T1與T2的大小關(guān)系:T1__T2(填“<”、“=”或“>”),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實驗室需要0.2mol·L-1 的NaOH溶液500mL和0.5mol·L-1的硫酸溶液450mL。根據(jù)這兩種溶液的配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的儀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填序號),配制上述溶液還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填儀器名稱)。
(2)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主要儀器,容量瓶上標有以下六項中的___(填寫序號)。
①溫度 ②濃度 ③容量 ④壓強 ⑤酸式或堿式 ⑥刻度線
(3)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
B.準確稱取計算好的氫氧化鈉固體于燒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約50mL),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充分溶解,冷卻到室溫
C.將容量瓶蓋緊,搖勻
D.將溶解的氫氧化鈉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處
(4)根據(jù)計算,配制0.2mol·L-1的 NaOH溶液500mL需NaOH固體的質(zhì)量為__g。
(5)配制過程中需先在燒杯中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時操作方法是___。
(6)將所配制的稀H2SO4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實際濃度小于0.5mol·L-1。請你分析下列哪些操作會引起所配濃度偏小_____(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
C.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后,未冷卻就立即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并進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轉(zhuǎn)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E.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F.燒杯未進行洗滌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欲用Na2CO3固體配制950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配制過程如下圖所示
請根據(jù)題意回答:
(1)配制該溶液應(yīng)選用__________mL容量瓶。
(2)用托盤天平稱取_________g固體Na2CO3固體。
(3)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____________滴加蒸餾水至液面的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蓋好瓶塞,搖勻。
(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中會引起結(jié)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A.在燒杯中攪拌溶解溶質(zhì)時,濺出少量溶液
B.未將洗滌燒杯內(nèi)壁的溶液轉(zhuǎn)移至容量瓶
C.定容時,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至刻度線
D.將所配溶液從容量瓶轉(zhuǎn)移到試劑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應(yīng)用與鹽的水解無關(guān)的是( 。
A. NH4Cl與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銹劑
B. 用NaHCO3與Al2(SO4)3兩種溶液可作泡沫滅火劑
C. 氯化鈉可用作防腐劑和調(diào)味劑
D. 實驗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試劑瓶應(yīng)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決定元素性質(zhì)隨原子序數(shù)遞增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本質(zhì)原因是
A.元素化合價B.原子半徑C.相對原子質(zhì)量D.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填空:
(1)AlCl3的水溶液pH______7(填>、=、<),其原因為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將其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最終得到物質(zhì)是______(填化學式)。
(2)常溫下,Cr(OH)3的溶度積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應(yīng)調(diào)至_____。
(3)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三種溶液:①NH4Cl ②氨水 ③NH4HSO4,c(NH4+)大小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用序號表示)
(4)常溫下兩種溶液:a.pH=4 NH4Cl b.pH=4鹽酸溶液,其中水電離出C(H+)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
(5)室溫,將pH=9的NaOH溶液與pH=4的鹽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則NaOH溶液與鹽酸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有機物a()、b()、c()的說法錯誤的是
A. a、b、c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B. a、c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 a、c與足量氫氣反應(yīng)消耗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4∶3
D. a、b、c的一氯代物分別有4種、1種、2種(不考慮立體異構(gòu))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