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降低成本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角度考慮,制取硝酸銅最好的方法是( )
A.銅和濃硝酸反應
B.銅和稀硝酸反應
C.氧化銅和硝酸反應
D.氯化銅和硝酸銀反應
【答案】C
【解析】解:A、銅和濃硝酸反應的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該反應中產(chǎn)生有毒氣體二氧化氮,所以對環(huán)境有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故A錯誤.
B、銅和稀硝酸反應方程式為:Cu+ HNO3=Cu(NO3)2+ NO↑+ H2O,該反應中產(chǎn)生有毒氣體一氧化氮,所以對環(huán)境有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故B錯誤.
C、氧化銅和硝酸反應的方程式為:CuO+2HNO3=Cu(NO3)2+H2O,沒有污染物,且硝酸的利用率100%,符合“綠色化學”和“降低成本”理念,故C正確.
D、氯化銅和硝酸銀反應方程式為:CuCl2+2AgNO3=2AgCl↓+Cu(NO3)2 , 該反應雖有硝酸銅生成,但硝酸銀價格較貴,不符合“降低成本”理念,故D錯誤.
故選C.
從經(jīng)濟角度分析,制取等量的硝酸銅時,所用的原料最少且最便宜的成本最低;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出發(fā),在制取硝酸銅時最好不要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2 mol氫氣 B. 0.5 mol鈉離子 C. 1 mol氦原子 D. 3 mol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吉大附中摸底】Ⅰ.甲學生對Cl2與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向A中通入氯氣至過量,觀察A中,發(fā)現(xiàn)溶液先呈紅色,然后變?yōu)辄S色。
(1)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為了探究A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辄S色的原因,甲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存在 ;
(3)資料顯示:SCN -的電子式為。甲同學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進行了如下研究。
①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證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②甲同學通過實驗證明了SCN﹣中氮元素轉(zhuǎn)化為NO3﹣,已知SCN﹣中碳元素沒有被氧化,若SCN﹣與Cl2反應生成1mol CO2,則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 mol;
Ⅱ.8.12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現(xiàn)場有700噸左右氰化鈉,氰化鈉劇毒。有少量因爆炸沖擊發(fā)生泄漏。這些泄露的氰化鈉可通過噴灑氧化劑雙氧水的方式來處理,以減輕污染。
請寫出NaCN的電子式________,偏堿性條件下,氰化鈉溶液的CN-被雙氧水氧化為HCO3﹣,同時放出NH3,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shè)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可以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A.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B.密閉容器中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改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2v正(NH3)=v逆(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即食即熱型快餐”適合外出時使用,其內(nèi)層是用鋁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裝食品,外層則是分別包裝的兩包化學物質(zhì),使用時拉動預留在外的拉線使這兩種化學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放出的熱量便可對食物進行加熱,這兩包化學物質(zhì)最適合的選擇是
A.濃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氫氧化鈉和水 D.氯化鈉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A. 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 將苯滴入溴水中,振蕩后水層接近無色
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甲烷與氯氣混合光照,混合氣體顏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中,不需要使用溫度計的是( )
A.以乙醇為原料制備乙烯B.從醫(yī)用酒精中提取乙醇
C.以苯為原料制備硝基苯D.以苯為原料制備溴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表提供的數(shù)據(jù),判斷在等濃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化學式 | 電離常數(shù) |
HClO | K=3×10-8 |
H2CO3 | K1=4.3×10-7 |
K2=5.6×10-11 |
A.c()>c(ClO-)>c(OH-)
B.c(ClO-)>c()>c(H+)
C.c(HClO)+c(ClO-)=c()+c(H2CO3)
D.c(Na+)+c(H+)=c()+c(ClO-)+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