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事實、事件、事故中與甲烷無關的是(

A.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B. 西氣東輸中氣體

C. 煤氣中毒 D. 煤礦中的瓦斯爆炸

【答案】C

【解析】A項,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CH4;B項,西氣東輸中氣體為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C項,煤氣中毒是煤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CO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人因缺氧而中毒,與甲烷無關;D項,煤礦中的瓦斯主要成分為CH4;與甲烷無關的是C,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鐵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熱,待反應一發(fā)生即停止加熱,反應仍可持續(xù)進行,直至反應完全生成新物質硫化亞鐵。這現(xiàn)象說明了(

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B.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C.鐵粉和硫粉在常溫下可以發(fā)生反應

D.硫化亞鐵的總能量高于鐵粉和硫粉的總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不同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

溫度/

25°C

99°C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

1×l0-14

1×l0-12

試回答以下問題設混合后溶液的體積為原兩溶液體積之和):

125℃時,將pH=11的苛性鈉溶液V1LpH=1的稀硫酸V2L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V1V2 =_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99℃時,將pH=2的硫酸和pH=10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溶液中的cH+=__mol·L-1

3假設H2A是強酸,但常溫下0.1mol·L-1H2A的溶液中c H+=0.11mol L-1,NaHA溶液呈___________、),0. lmol·L-1NaHA溶液的cH+________0. 0lmol L-1 “>”、“<”“=”);H2A溶液與Na2A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四種金屬,當A、B組成原電池時,電子流動方向A →B ;當A、D組成原電池時, A為正極;BE構成原電池時,電極反應式為:E2-+2e-=E,B-2e-=B2+AB、DE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 ABEDB. ABDEC. DEABD. DA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原理角度來看,下列過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干餾B.分餾C.裂化D.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和銅是重要的過度元素,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重要的作用;卮鹣铝袉栴}:

(1)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鐵粉、銅粉、FeCl3、FeCl2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應后。

試判斷下列情況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屬離子和金屬單質。

①若鐵粉有剩余,則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

②若容器內還含有大量的Fe3+,則容器中會有:_______________ ;

③若容器內還有較多的Cu2+和相當量的Cu,則容器內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3)某溶液中含有Fe3+、Br,如何驗證含有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定使用的試劑有:KSCN溶液、AgNO3溶液、新制的氯水、稀硝酸、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雙氧水。

(4)銅的冶煉方法之一:藍銅礦(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它與焦炭一起加熱時,可以生成銅、CO2、和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恒溫時,在體積為V的密閉容器內,可逆反應:N2+ 3H22NH3達平衡時,測得容器內氣體的壓強為p1。將容器的體積壓縮V/2至達到新的平衡時,氣體的壓強為p2。則p1p2的關系為( )

A. p2 < p1 B. p1 < p2 < 2p1 C. p1 > 2p2 D. 2p1 = 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只用水就能鑒別的一組物質是(

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己烷、乙醇、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礦石燃料的使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煤干餾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爐氣

B.石油分餾成多種混合物

C.石油裂化或裂解可以得到輕質油和乙烯等產(chǎn)品

D.煤的液化變成人造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