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氰化鈉(NaCN)是一種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學合成、電鍍、冶金和有機合成醫(yī)藥、農(nóng)藥及金屬處理等方面。氰化鈉同時也是一種劇毒物質(zhì),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一旦泄露需要及時處理。
(1)已知25℃時,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HCO3、NaCN、Na2CO3溶液pH依次增大,則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氰化鈉泄漏,可以通過噴灑雙氧水或硫代硫酸鈉溶液來處理,以減輕污染。
①常溫下,氰化鈉能與過氧化氫溶液反應,生成一種酸式鹽和一種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大大降低其毒性。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
②已知:氰化鈉與硫代硫酸鈉的反應是NaCN+Na2S2O3=NaSCN+Na2SO3,當1.96gNaCN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物質(zhì)的量是__________;實驗室中硫氰化鈉可以代替硫氰化鉀檢驗______________。
(3)現(xiàn)要檢測某經(jīng)過處理過的廢水中氰化鈉的含量。已知:廢水中氰化鈉最高排放標準是0.50mg/L;Ag++2CN—=[Ag(CN)2]—(無色溶液),Ag++I—=AgI↓,CN—優(yōu)先與Ag+反應。
實驗如下:取30.00mL處理后的氰化鈉廢水于錐形瓶中,并滴加幾滴KI溶液作指示劑;用1.00×10—4mol·L—1的標準AgNO3溶液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AgNO3溶液的體積為1.50mL。(假設廢水中沒有其它成分參與反應。)
①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廢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通過計算結果說明得出上述結論的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N—+CO2+H2O=HCO3—+HCN CN—+H2O2+H2O=HCO3—+NH3↑ 0.16mol 檢驗Fe3+ 當?shù)稳胍坏蜛gNO3溶液時有黃色沉淀生成,并30s不溶解 能 通過計算得知該廢水中氰化鈉的含量為0.49mg/L,符合排放標準
【解析】(1)已知25℃時,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HCO3、NaCN、Na2CO3溶液pH依次增大,根據(jù)強酸制弱酸的原則,應該得到HCN,但是不能制得HCN,所以生成碳酸氫鈉,反應的方程式為:。離子方程式為CN—+CO2+H2O=HCO3—+HCN。
(2)①常溫下,氰化鈉能與過氧化氫溶液反應,生成一種酸式鹽和一種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可能是氨氣,所以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N—+H2O2+H2O=HCO3—+NH3↑
②已知 NaCN+Na2S2O3=NaSCN+Na2SO3 轉移電子為,
1mol 4mol
1.96g/49g.com-1 X X=0.16mol
因為硫氰化鈉和硫氰化鉀都含有硫氰離子,硫氰離子與鐵離子反應,得到紅色硫氰化鐵來檢驗鐵離子。答案: Fe3+。
(3)①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xiàn)象是; 當?shù)稳胍坏蜛gNO3溶液時有黃色沉淀生成,并30s不溶解,說明達到滴定終點。答案:當?shù)稳胍坏蜛gNO3溶液時有黃色沉淀生成,并30s不溶解。
②由 Ag+ + 2CN—=[Ag(CN)2]—(無色溶液),Ag++I—=AgI↓
1mol 2mol
0.0015L1.00×10—4mol·L— X X=310—7mol
(310—7mol49g.mol)/310-2L =0.49mg/L<0.50mg/L達到了排放標準,故可以排放。答案:能 0.49mg/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含有1mol HNO3和2molH2SO4的混合稀溶液中,加入1.5molCu,加熱充分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 。
A.5.6L
B.11.2L
C.22.4L
D.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已知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 kJmol-1,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已知強酸和強堿的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1,則CH3COOH+OH—=CH3COO—+H2O ΔH=-57.3 kJmol-1
C. 一定條件下,將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出熱量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D. 已知1g N2H4(l)和足量H2O2(l)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熱量20.05kJ,該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0.1 molL-1 Na2CO3溶液與0.1 molL-1鹽酸等體積混合,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c ( Na+ )> c() > c(H+) > c()> c(OH-)
B. c( Na+ )+c(H+)=c()+2c()+c(OH-)
C. c( Na+ )=c()+2C()+c(H2CO3)
D. c(OH-)+c()=c(H2CO3)+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鋰-空氣電池是一種新型的二次電池,由于具有較高的比能量而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的希望。其放電時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電池放電時,鋰電極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B. 放電時,Li+向鋰電極遷移
C. 電池中的電解液可以是有機電解液或稀鹽酸等
D. 充電時,電池正極的反應式為Li2O2-2e-=2L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0.1 mol的鎂、鋁混合物溶于100 mL、2 mol·L-1的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請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沉淀質(zhì)量m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V變化如上圖所示。當V1=160 mL時,則金屬粉末中n(Mg)=________mol,V2=________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欲使Mg2+、Al3+剛好沉淀完全,則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V(NaOH)=________ mL。
(3)若混合物仍為0.1 mol,其中Mg粉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a,用100 mL、2 mol·L-1的H2SO4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 mL、1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無Al(OH)3。滿足此條件的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25℃時,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中c(H+)=1.0×10-4 molL-1,請回答下列問題:此時溶液的pH=_______,HA是________酸(填“強”或“弱”)。
(2)現(xiàn)有NaHCO3、NaHSO3、NaHSO4三種常見的酸式鹽,它們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回答有關問題:
①25℃時,NaHCO3的水溶液顯_____性(填“酸”或“堿”)。
②25℃時,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為0.01 molL-1的三種酸式鹽溶液,pH最小是_________。
(3)向50ml 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1 0.020molL-1的鹽酸生成AgCl沉淀。已知該溫度下Ksp(AgCl)=1.0×10﹣10,忽略溶液的體積變化,完全沉淀后,溶液中c(Ag+)=__molL-1。
(4)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含雜質(zhì)的Na2C2O4樣品(雜質(zhì)不參與反應)。
實驗步驟:準確稱取1g Na2C2O4固體樣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錐形瓶中。再向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用0.016 molL-1高錳酸鉀溶液滴定,滴定至終點時消耗高錳酸鉀溶液25.00mL。
(已知: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
①高錳酸鉀溶液應裝在_______滴定管中.(填“酸式”或“堿式”)。
②滴定至終點時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可能使測量結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
A.盛裝的Na2C2O4的滴定管沒潤洗
B.盛裝高錳酸鉀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處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C.讀數(shù)時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
D.錐形瓶中殘留少量水
④計算樣品中Na2C2O4的純度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種溶液,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以鑒別它們,這種試劑是( 。
A.鹽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