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一艘排水量120t的貨船,船上裝有質量為16t的貨物A,貨物A的底面積為5m2,貨物A底面與船完全接觸.(ρ=1.0×103kg/m3,g取10N/kg)
(1)求該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2)求貨物A對船的壓強;
(3)將貨物A從船上卸下后,船排開水的體積減少多少?

分析 (1)排水量是指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
(2)貨物對船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jù)F=G=mg求出其大小,根據(jù)p=$\frac{F}{S}$求出貨物對船的壓強;
(3)將貨物A從船上卸下前后,貨船始終漂浮,根據(jù)物體漂浮條件可知,浮力減小的量等于貨物A的重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船排開水減小的體積.

解答 解:(1)該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F=G=mg=120×103kg×10N/kg=1.2×106N;
(2)貨物A對船的壓力:
F=G=mg=16×103kg×10N/kg=1.6×105N,
貨物對船的壓強:
p=$\frac{F}{S}$=$\frac{1.6×1{0}^{5}N}{5{m}^{2}}$=3.2×104Pa;
(3)因為船始終處于漂浮狀態(tài),
所以,將貨物從船上卸下后,船減小的浮力等于貨物的重力,
由FgV可得,船排開水減小的體積:
△V=$\frac{△{F}_{浮}}{{ρ}_{水}g}$=$\frac{G}{{ρ}_{水}g}$=$\frac{1.6×1{0}^{5}N}{1.0×1{0}^{3}kg/{m}^{3}×10N/kg}$=16m3
答:(1)該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1.2×106N;
(2)貨物A對船的壓強為3.2×104Pa;
(3)將貨物A從船上卸下后,船排開水的體積減少16m3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壓強公式、物體浮沉條件的綜合應用,理解排水量的含義和知道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在測定額定電壓是2.5V的小燈泡功率的實驗中,小民同學設計的電路如圖1所示.
(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物圖2.

(2)實驗中3次的數(shù)據(jù)已列入下表,第2次的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3所示,讀數(shù)為0.3A,電功率的值為0.75W.
實驗次數(shù)電壓(V)電流(A)電功率P(W)燈泡的明亮程度
12.00.260.52
22.5正常發(fā)光
33.00.361.08強烈發(fā)光
(3)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75W,0.52W是燈泡的實際功率.
(4)由該實驗可得出以下結論:當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填“亮”、“暗”).燈泡消耗的實際電功率隨外加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將 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節(jié)溢水杯的 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1)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ㄔ龃/減小/不變),重物受到的浮力增大(增大/減小/不變),重物完全浸沒后,逐漸調高平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增大/減小/不變).實驗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 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2)小組反復討論,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乙,其中 A,B 是相同的彈簧測力計,同學們逐漸調 高平臺,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比較彈簧測力計 A 的示數(shù)變化量△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變化量△FB,它們的大小關系是△FA=△FB(>/</=).由此可初步得出結論:物體 浸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班上投擲實心球的比賽中,王勇同學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處出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實心球落在水平地面的d并最終停在e處.下列關于實心球能量的分析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
A.在a處重力勢能最小B.在b處動能為零
C.在a,b,c三處的機械能相等D.在d處和e處的機械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小組的同學在物理課上研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時,老師提醒同學們要正確分析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得出對應的結論.
(1)小涵想知道在動滑輪中繩子兩端的拉力是否相等?于是小涵在動滑輪左側的繩端也掛了一個彈簧測力計,接下來小涵應該如何實驗才能得出結論?
(2)實驗中應該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觀察圖中信息,小涵發(fā)現(xiàn)與老師說的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的結論不相符,主要原因是:沒有考慮動滑輪的重力及沒有考慮繩和輪之間的摩擦.
(3)小涵還想繼續(xù)探究使用動滑輪時的做功情況,看一看使用動滑輪能否省功.問小涵還需要測量什么?比較什么?從而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根據(jù)某個物理量的“定義”可以寫出該物理量的定義式,并且可以知道該物理量的單位.例如:“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所以壓強的定義式為:P=$\frac{F}{S}$,單位是N/m2,其中N是壓力的單位,m2是面積的單位,1N/m2=1Pa”.物理學中有一個“動量”的物理量,其定義為:“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速度的乘積叫做物體的動量,動量用符號P表示,則動量的定義式為P=mv,動量的單位為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則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選填“左”或“右”),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2)如圖乙所示,杠桿上的刻度均勻,在A點掛4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B點掛6個相同的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A、B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朝遠離支點O方向移動一小格,則杠桿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圖丙所示,若不在B點掛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杠桿,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測力計從a位置轉動b位置時,其示數(shù)大小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湖面的路燈離湖面3米,湖水深4米,路燈在湖面所成的像到湖面的距離是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左/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調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他這樣得出的結論不合理(合理/不合理);原因是:實驗次數(shù)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桿本身受到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