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小明和小強在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時,得到如下數據:
實驗次數 物體 m/g V/cm3 $\frac{m}{v}$/g•cm3
1 鋁塊1 54 20 
2 鋁塊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1)實驗1鋁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frac{m}{v}$是2.7g/cm3,實驗3中松木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frac{m}{v}$是0.5g/cm3
(2)比較1、2或者3、4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比較2、3或2、4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不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3)由上述實驗我們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見,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分析 (1)利用表中數據求$\frac{m}{V}$的值;
(2)由上表可看出1、2同種物質質量不同、體積不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2、3可看出物質不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也不同相同;
(3)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與物質的種類和所處的狀態(tài)有關,而與質量和體積沒有關系.

解答 解:
(1)實驗1鋁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frac{m}{V}$=$\frac{54g}{20c{m}^{3}}$=2.7g/cm3;實驗3松木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frac{m}{V}$=$\frac{108g}{216c{m}^{3}}$=0.5g/cm3
(2)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實驗1、2同為鋁塊,質量和體積變化,但其比值不變;實驗3、4同為松木,質量和體積變化,但其比值也不變.所以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
實驗2是鋁塊,實驗3是松木,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它們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由此可知: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3)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不同,但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物質的密度相同,由此可見: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故答案為:
(1)2.7g/cm3;0.5g/cm3
(2)相同;不同;
(3)無關.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應用控制變量法和實驗探究法解決問題,最近幾年這種類型的題目,是越來越多.學生是否能根據課本知識點再擴充,能否舉一反三,這是關鍵也是難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同樣的滑輪安裝了如圖甲、乙所示的滑輪組.實驗測得的數據如表所示.
次數物體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η
120.110.366.7%
230.11.40.371.4%
340.11.80.374.1%
420.11.50.2
(1)把表格內的第4次實驗數據補充完整 (結果精確到0.1%).這次數據是用乙圖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輪組測得的.
(2)分析比較第1、2、3次實驗數據可以判定,增加物重可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第1次實驗中,拉力F所做的額外功為0.1 J.
(3)某同學認為,使用相同的滑輪所組成的滑輪組提升同一個重物時,越省力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確嗎?請你利用補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數據說明你的判斷:不正確;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兩次的機械效率卻相同.
【拓展】若不計摩擦和繩重,用第一次實驗的裝置以0.1m/s的速度勻速提起5N的物體,拉力的功率是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5.如圖所示,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OB,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很多路口下面都建造了過路涵洞,過路涵洞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的行星規(guī)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電子繞原子核高速旋轉
C.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
D.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蠟 塊干松木
體積V/cm3質量m/g體積V/cm3質量m/g
109105
20182010
30273015
40364020
(1)在圖中的方格紙中分別畫出蠟塊和干松木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圖象.
(2)分析圖表可知,由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以上兩空均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把物質的質量與其體積的比值定義為物質的密度,用這種方法定義的物理量還有速度(寫一個即可).
(3)本實驗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是從多組數據中尋找普遍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小峰同學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時,找來一根彈簧以及幾個相同質量的鉤碼.她先用彈簧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數據,如表:
鉤碼總重/N00.51.01.52.02.53.03.54.0
彈簧長度/cm2.53.03.54.04.55.05.55.85.8
彈簧伸長量/cm00.51.01.52.02.53.03.33.3
(1)分析數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拉力不大于3N的情況下,彈簧的伸長量跟鉤碼的拉力成正比,彈簧這一性質在物理上的應用是彈簧測力計.
(2)小峰同學根據實驗數據所作的“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圖象,應該是如圖B圖(填序號)所示的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下表是小莉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分別測得水和鹽水在不同深度時,壓強計(U形管中是水)兩液柱的液面高度情況.
序號液體深度
h/mm
壓 強 計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
mm
13018621428
26017122958
39015824284
4鹽水9015424692
(1)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比較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的,這種方法通常稱為轉換法.
(2)分析表中序號為1、2、3三組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同一液體,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較表中序號為3、4的兩組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2)為了進一步探究同一深度液體在各個方向的壓強是否相等,她應控制的量有液體密度和深度,要改變的是壓強計橡皮膜在液體中的方向.
(4)完成以上探究后小莉用自己改裝并調試好的壓強計一次便鑒別了水和酒精.如圖乙所示,將壓強計兩金屬盒分別浸入兩種液體中,可斷定圖乙A(選填“A”或“B”)杯子中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盤山公路是斜面模型,它能省力(選填“省力”、“省距離”或“省功”).在斜面上勻速拉一個重4.5N的物體到高處,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1.8N,斜面長1.2m,高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為有用功,這個斜面的機械效率η=62.5%;物體所受摩擦力f<1.8N(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