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①實驗中測拉力時,應在動滑輪下掛上鉤碼,線繩的自由端掛在測力計的掛鉤上,手握測力計面板使重物勻速上升;
②動滑輪被3根繩子承擔,拉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移動距離的3倍,彈簧測力計向上移動21cm,則鉤碼上升的高度為7cm;
③有用功:W
有=Gh=4N×0.07m=0.28J,拉力做的總功:W
總=Fs=1.6N×0.21m=0.336J,因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
×100%=
×100%≈83.3%.
(2)使用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不變,增加鉤碼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則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增大,也就是機械效率變大.
(3)使用滑輪組的目的是提升物體到達一定高度,但是在提升物體時把動滑輪和繩子一起提了起來,另外還有繩子之間的摩擦,這些都是不需要又不得不做的額外功,因為有額外功的存在,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總小于100%.
故答案為:(1)勻速、7、83.3%;
(2)增大;
(3)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
分析:(1)①測力計不是勻速地移動會影響測力計讀數(shù)的準確;
②滑輪組在使用中,動滑輪被幾根繩子承擔,拉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移動距離的幾倍;
③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有用功W
有=Gh,總功W
總=Fs.
(2)使用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不變,增加鉤碼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因此機械效率會變大.
(3)機械效率小于100%,是因為有額外功的存在.
點評:(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和物體重、動滑輪重有關,如果動滑輪重不變,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如果物體重不變,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
(2)要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盡量減小摩擦和機械本身重力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增加被提升物體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