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
B. |
| |||||||||||||||
C. |
| |||||||||||||||
D. |
|
分析 (1)物質存在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固態(tài)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態(tài)有一定的體積,沒有一定的形狀;氣態(tài)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2)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路徑,有節(jié)點,各用電器之間相互影響;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有多條流通路徑,有節(jié)點,各個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獨立工作;
(3)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是:①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電流由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③所測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將電流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
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是:①并聯(lián)在電路中;②正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③所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4)改變內(nèi)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二是熱傳遞,實質是能量的轉移;
解答 解:A、物質存在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固態(tài)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態(tài)有一定的體積,沒有一定的形狀;氣態(tài)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故A正確;
B、串聯(lián)電路只有一條路徑,且其中的用電器互相影響,而并聯(lián)電路有多條路徑,且其中的用電器是互不影響的,故B正確;
C、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且不能超過表的量程,故C錯誤;
D、改變內(nèi)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二是熱傳遞,實質是能量的轉移,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多,題目考查的知識容量大,但考查方式簡單,是一道基礎題;學習時要注意全面學習,記住各知識點.
該題以規(guī)律總結及對比的形式,對多個物理知識進行考查,雖難度不大,但需細心找出錯誤之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數(shù)據(jù)表格 |
| ||||||||||||||||||||||||||||||||||||
結論 |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比較1、4,發(fā)現(xiàn):質量相等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 (1)吸收的熱量一般不同,由此引入了比熱容這個物理量. (2)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C水>C煤油(填“>”、“<”、或“=”);如圖是通過實驗繪制的溫度與時間變化的曲線,其中符合煤油的實驗圖線是甲. (3)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所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 ||||||||||||||||||||||||||||||||||||
方法 | 在該實驗中通過加熱時間顯示出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使用的研究方法叫做轉換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船長 | 167.0m |
船寬 | 22.6m |
最大吃水深度 | 9.0m |
自身質量 | 11000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鉆木取火 | B. | 一杯水慢慢變涼 | ||
C. | 給自行車打氣,氣筒發(fā)熱 | D. | 人造衛(wèi)星落入大氣層被燒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斜面與水平面夾角 | 小車的重力G/N | 斜面的粗糙程度 | 斜面的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長S/m | 有用功W有/J | 總功 W總/J | 機械效率% | |
第一組 | 20° | 2.1 | 玻璃面 | 0.09 | 0.6 | 0.5 | 0.189 | 0.30 | 63 |
第二組 | 30° | 2.1 | 玻璃面 | 0.21 | 1.1 | 0.5 | 0.441 | 0.55 | 80.2 |
第三組 | 45° | 2.1 | 玻璃面 | 0.36 | 1.8 | 0.5 | |||
第四組 | 45° | 2.1 | 棉布面 | 0.36 | 2.0 | 0.5 | 0.756 | 1.00 | 75.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