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 太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在地盤上留下光斑

B. 人在河邊看見“白云”在水中飄動

C. 奇妙的“海市蜃樓”景觀

D. 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變淺了

【答案】A

【解析】太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在地面上留下光斑,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A 符合題意;人在河邊看見的白云在水中飄動,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像,故B不符合題意;奇妙的海市蜃樓“景觀,是光在空氣中傳播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氣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對下列現(xiàn)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氧氣被壓縮裝入鋼瓶——分子間有空隙

B. 秋天,桂花飄香——擴散現(xiàn)象

C. 一根鐵棒很難被壓縮——分子間只存在斥力

D. 兩塊表面平滑的鉛塊擠壓后會粘在一起——分子間存在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在某高山腳下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正確操作并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時間/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溫度/℃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小紅同學將實驗裝置搬到該山上的某一位置,重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1所示時,水正在沸騰.
(2)由此小紅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高山上的大氣壓比山腳下的大氣壓 . (選填“高”或“低”)
(3)如圖2的圖象中的圖線反映了上述實驗過程.
(4)水沸騰時的情況如圖3中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掛在墻上的石英鐘,

(1)如圖石英鐘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

(2)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9”的位置,這是由于秒針在“9”的位置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石英鐘秒針從位置6轉到位置9的過程中,秒針重力的力臂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3)請在如圖中畫出秒針的重力G,并畫出秒針重力的力臂L _____.(提示:A點是秒針的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成語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說明光的反射的是(
A.鏡中花水中月
B.如影隨行
C.海市蜃樓
D.立竿見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右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的關系;
(2)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關系;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鏡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甲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cm,用乙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cm.選用(選填“A”或”B”)刻度尺測出的結果更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制造的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車,運行速度可達380km/h.這種列車進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車大一些,為避免候車乘客被“吸”向火車的事故發(fā)生,站臺上的安全線與列車的距離也要更大些.這是因為列車進站時(
A.車體附近氣流速度更大、壓強更大
B.車體附近所流速度更大、壓強更小
C.車體附近氣流速度更小、壓強更大
D.車體附近氣流速度更小、壓強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1)實驗時應選(較厚/較。┑牟AО宕嫫矫骁R豎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將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來源:Z-X-X-K]板的前側觀察,直至B與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結論:.
(3)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情況,將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應在玻璃板(前/后)側觀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
(4)改變A的位置,重復(2)中步驟并分別測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記錄在下表中.

序號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離/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離/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