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虹口區(qū)二模)小華和小紅同學通過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他們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為f的凸透鏡,取高度h為8厘米的物體進行實驗.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后,他們分別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動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將相應的像距v、成像情況記錄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實驗
序號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厘米)
1 32.0 14.4 3.6
2 25.0 16.7 5.3
3 22.0 18.3 6.7
表二:
實驗
序號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厘米)
4 19.0 21.1 8.9
5 15.0 30.0 16.0
6 12.0 60.0 40.0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數(shù)據(jù)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變化情況,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凸透鏡成實像時,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3數(shù)據(jù)中物距u與像距v的大小關系及成像情況,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凸透鏡成實像、且
物距大于像距
物距大于像距
時,所成的像是縮小的.
③小紅同學計算了表一中物距與像距之和,由此得出結論: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與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
小華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4、5和6
4、5和6
,判斷小紅的結論是
錯誤
錯誤
的(選填“正確”、“錯誤”).
④小華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物距與像距之和,提出了一個猜想:“當物距與像距之和最小時,可能會成等大的實像”.為了驗證該猜想,他們應將物距設定在
19~22
19~22
厘米的范圍內繼續(xù)進行實驗.
分析:①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②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③計算表二中物距與像距之和,可知結論是否正確.
④根據(jù)物體的高度8cm結合表一、表二中像的高度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①實驗序號1與2與3或4與5與6數(shù)據(jù)中,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實像,所以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故答案為: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②實驗中1、2或3數(shù)據(jù)中,物體在凸透鏡中都小于物體的高度8cm,即都成縮小的實像時,其共同的特點是:物距大于像距.
故答案為:物距大于像距.
③計算表二中4、5和6中的物距與像距之和可知,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與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小,所以小紅通過計算的表一的結論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4、5和6;錯誤.
(5)因為物體的高度為8cm,在表一中,當物距為22cm時,像高度為6.7cm
在表二中,當物距為19cm時,像高度為8.9cm,這兩個數(shù)據(jù)與物體的高度比較接近,所以為了驗證該猜想,他們應將物距設定在19~22厘米的范圍內繼續(xù)進行實驗.
故答案為:19~22.
點評: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此題通過例舉一些實驗數(shù)據(jù),讓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總結結論,考查了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能力.這種考查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困難的.針對這部分習題要把整個習題讀完,對照題目給定的一些結論進行仿寫,避免沒有頭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虹口區(qū)二模)一名中學生的質量可能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虹口區(qū)二模)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長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做法中有可能使兩物體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虹口區(qū)二模)如圖所示的情景,受到敲擊的2號棋子飛了出去,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運動狀態(tài)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
慣性
慣性
不會隨之飛出,在
力的作用下,最終豎直下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虹口區(qū)二模)如圖所示為小華同學在某段路面上步行時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他步行的速度為
1
1
米/秒,20秒內他通過的路程為
20
20
米.在勻速步行的過程中,他的動能
不變
不變
(選填“減少”、“不變”或“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虹口區(qū)二模)重為490牛的人漂浮在水面上,他受到浮力的方向豎直
向上
向上
,此時他排開水的體積為
0.05
0.05
3;若他全部潛入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將
變大
變大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