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探究速度的變化

(1)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3)測量工具:________和機械停表.

(4)實驗過程:把小車放在木板上的A點處,放開小車同時計時,當小車的前端到達B點時第一次計時,當小車前端到達C點時第二次計時.重復實驗三次,計算出每次小車通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和通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5)實驗結論:小車通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通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6)交流討論: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所用斜面的坡度應_______(”)些,目的是_______小車運動的速度,便于計時,提高測量的精確度.為了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開始下滑到底端C的時間t,在正式測量前,要多練習幾次,如果小車到達金屬片位置后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

【答案】 v=s/t 刻度尺 小于 減小

【解析】(1)本實驗通過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然后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平均速度,所以這個實驗的原理是v=s/t;

(3)根據(jù)原理知道,實驗中需要測量長度和時間,所以所需的器材是刻度尺和機械停表;

(5)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加速運動,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即小車通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通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6)交流討論:①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所用斜面的坡度應小些,這樣可以減小小車運動速度,使運動時間變長,便于計時;

②如果小車到達金屬片位置后還沒有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公式v=s/t可知,測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平面鏡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不在平面鏡正前方的物體,不能在平面鏡內成像

B. 很大的物體也能在很小的平面鏡內成像

C. 物體靜止不動,若把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向下平移時,鏡中像也向下平移

D. 物體在平面鏡內總成等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生活方便,臥室里的同一個照明燈通常用兩個開關控制.一個安裝在進門處,另一個在床頭附近,操作任意一個開關均可以開燈、關燈.下面四幅圖是小明用電池作為電源設計的四個電路模型,能滿足要求的是(其中A圖中的Sl、S2及C圖中的S1為單刀雙擲開關)(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每年的312日為植樹節(jié),植樹造林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如圖所示是我市某公園植樹的一個場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植樹中,把土揚起來的鐵锨屬于省力杠桿

B. 揚起來的土最終要落向地面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勞動中出汗的頭頂經(jīng)風一吹感覺涼爽,這是汗液蒸發(fā)吸熱的緣故

D. 人們能聞到附近一棵桃樹的花香,這是擴散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代社會倡導文明出行,某班同學對十字路口人行橫道的紅、綠交通信號燈進行了觀察,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控制人行紅、綠燈的電路圖,你認為可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吊車將棱長為1m的正方體花崗巖從距水面1m高的A處沿豎直方向勻速放入水中.在整個過程中,鋼纜拉力大小與下落高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花崗巖浸沒在說中時受到的浮力等于N;花崗巖石下落到圖甲B處(h0=2m)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等于Pa(g取10N/kg,水密度為1.0×103kg/m3 , 計算結果用科學計算法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 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 u=20cm,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家的電能表標著“3600r/(kWh)”,現(xiàn)在室內只接了一個燈泡,測出轉盤3min轉了18轉,則這個燈泡在這3min消耗的電能是kWh,這個燈泡的功率是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將重為60N的正方體物體在5s內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4m,所施加的拉力大小為為15N,物體受到的摩擦阻力為重力的0.4倍,則拉力的功率為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