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為了方便測量______,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小些;
(3)某次實驗的過程如圖所示,圖中的電子表分別表示小車在斜面頂端、中點和底端不同時刻,則該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車通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4)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時,做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按照課本要求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關(guān)系,他們設(shè)計的電路如圖甲所示。其連接的電路如圖乙所示。這個電路中有一根導線接錯了,請在這根導線上打“×”_____,表示這根導線不能這樣連接,然后畫出正確的連接位置。把電流表分別接入到電路中的A、B、C處,測出它們的電流,填入下表:
(1)通過對右邊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測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_,在本實驗中是采用了_____的方法改變電流的大小從而進行三次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只普通照明燈泡分別標有“110V 25W”和“110V 100W”字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兩燈均正常發(fā)光時,乙燈消耗的電能較多
B. 兩燈均正常發(fā)光時,甲燈的電阻大于乙燈的電阻
C. 兩燈并聯(lián)在110V的電路中,乙燈比甲燈亮
D. 兩燈串聯(lián)在220V的電路中,乙燈比甲燈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奮強同學在探究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情況,蠟燭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放大的像,這個透鏡是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照相機、投影儀、近視眼鏡這三種光學儀器正常使用時,與上述成像情況一致的是______。如果在前面的實驗中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只移動中間的透鏡,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一個明亮清晰的像,則應(yīng)向______移動透鏡(選填“左”或“右”)。若測得圖中蠟燭與透鏡的距離是12cm,透鏡與光屏的距離是18cm,則這個透鏡的焦距F的范圍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八年級物理興趣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 。
A.0~2s內(nèi),小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
C.2s~5s內(nèi),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
D.5s~7s內(nèi),小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小紅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在蠟燭______(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經(jīng)玻璃板___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3)小明在實驗時,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B的位置,都不能與蠟燭的像重合,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________________的關(guān)系;
(5)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填“實”或“虛”);
(6)小紅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及繩重、摩擦均忽略不計,已知每個鉤碼重0.5N測力計在兩邊拉力的作用下靜止不動,則( )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N
B.彈簧測力計受到的合力為0
C.鉤碼受到的重力和繩子對鉤碼的拉力是平衡力
D.兩側(cè)的滑輪都是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先在空氣中測出圓柱體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如圖甲所示,她測得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進入水中的深度h的對應(yīng)數(shù)據(jù)如下表:
次數(shù) | 1 | 2 | 3 | 4 | 5 | 6 |
h/cm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0.2 | 0.4 | 0.6 | 0.6 | 0.6 | 0.6 |
(1)第1次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2)利用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F-h圖線;
(3)當h= cm時,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水中;
(4)如改用濃鹽水做實驗,在圖乙中再畫出F-h圖線。圖線上h=6cm點的位置變 (高/低),這樣的比較是為了探究 對浮力大小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