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1)當線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時,它的正投影是線段A1B1,線段與它的投影的大小關系為AB

___A1B1;

(2)當線段AB傾斜于投影面P時,它的正投影是線段A2B2,線段與它的投影的大小關系為AB___A2B2;

(3)當線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時,它的正投影是______.

【答案】 = > 一個點

【解析】試題分析:(1)如圖:當線段AB平行于投影面P,線段AB與其投影A1B1構成一個矩形,根據(jù)矩形的性質(zhì)可知AB A1B1;

(2)如圖:當線段AB傾斜于投影面P時,線段AB與其投影A2B2構成一個直角梯形,線段AB為斜腰,投影A2B2為直腰,所以ABA2B2;

(3)如圖:當線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時,它的正投影是一個點.

故答案為:,>,一個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一次函數(shù)y=﹣2x+3,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圖象過點(1,﹣1) B. 圖象經(jīng)過一、二、三象限

C. y隨x的增大而增大 D. 當x>時,y<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車從A地出發(fā),勻速駛向B地.甲車以80km/h的速度行駛1h后,乙車才沿相同路線行駛.乙車先到達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與甲車相遇.在此過程中,兩車之間的距離y(km)與乙車行駛時間x(h)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乙車的速度是120km/h;②m=160;③H的坐標是(7,80);④n=7.5.

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ADBCD,BDADDGDC

1)求證:△BDG≌△ADC

2)分別取BG、AC的中點E、F,連接DE、DF,則DEDF有何關系,并說明理由.

3)在(2)的條件下,連接EF,若AC10,求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解決樓房之間的擋光問題,某地區(qū)規(guī)定:兩幢樓房間的距離至少為40米,中午12時不能擋光.如圖,某舊樓的一樓窗臺高1米,要在此樓正南方40米處再建一幢新樓.已知該地區(qū)冬天中午12時陽光從正南方照射,并且光線與水平線的夾角最小為30°,在不違反規(guī)定的情況下,請問新建樓房最高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4×5網(wǎng)格圖中,其中每個小正方形邊長均為1,梯形ABCD和五邊形EFGHK的頂點均為小正方形的頂點.

(1)以B為位似中心,在網(wǎng)格圖中作四邊形A′BC′D′,使四邊形A′BC′D′和梯形ABCD位似,且位似比為2:1;

(2)求(1)中四邊形A′BC′D′與五邊形EFGHK重疊部分的周長.(結果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和矩形PEFG中,AB=8,BC=6,PE=2,PG=4.PE與AC交于點M,EF與AC交于點N,動點P從點A出發(fā)沿AB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伴隨點P的運動,矩形PEFG在射線AB上滑動;動點K從點P出發(fā)沿折線PE﹣﹣EF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勻速運動.點P、K同時開始運動,當點K到達點F時停止運動,點P也隨之停止.設點P、K運動的時間是t秒(t>0).

(1)當t=1時,KE=_____,EN=_____;

(2)當t為何值時,△APM的面積與△MNE的面積相等?

(3)當點K到達點N時,求出t的值;

(4)當t為何值時,△PKB是直角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BC,對角線BD平分∠ABC PBD上一點,過點PPM⊥AD,PN⊥CD,垂足分別為M、N.

1)求證:∠ADB=∠CDB;

(2)∠ADC=90°,求證:四邊形MPND是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邊形ADEF是正方形,點D、F分別在AB、AC邊上,此時BD=CFBDCF成立.

(1)當正方形ADEF繞點A逆時針旋轉θ(0°<θ<90°)時,如圖2,BD=CF成立嗎?若成立,請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2)當正方形ADEF繞點A逆時針旋轉45°時,如圖3,延長BDCF于點G.

①求證:BDCF; ②當AB=4,AD=時,求線段BG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