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ABC中,D是BC邊上的一點,過A點作BC的平行線,截取AE=BD,連結(jié)EB,連結(jié)EC交AD于點F.
(1)證明:當點F是AD的中點時,點D是BC的中點;
(2)證明:當點D是AB的中垂線與BC的交點時,四邊形AEBD是菱形.

【答案】證明:(1)∵AE∥BC,
∴∠EAF=∠CDF,
又∵F是AD的中點,
∴AF=DF,

∴△EAF≌△CDF,
∴DC=AE,
∵AE=BD,
∴BD=DC;
(2)∵AE=BD且AE∥BD,
∴四邊形AEBD是平行四邊形,
又∵點D是AB的中垂線與BC的交點,則有BD=AD,
∴平行四邊形AEBD一組鄰邊相等,
∴四邊形AEBD是菱形.
【解析】(1)證得△EAF≌△CDF后即可得到DC=AE,然后根據(jù)AE=BD得到BD=DC;
(2)首先利用一組對邊相等且平行的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證得平行四邊形,然后根據(jù)中垂線的性質(zhì)得到BD=AD,從而利用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進行判定即可.
【考點精析】認真審題,首先需要了解菱形的判定方法(任意一個四邊形,四邊相等成菱形;四邊形的對角線,垂直互分是菱形.已知平行四邊形,鄰邊相等叫菱形;兩對角線若垂直,順理成章為菱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圓M經(jīng)過原點O,直線x軸、y軸分別相交于AB兩點.

(1)求出A,B兩點的坐標;

(2)若有一拋物線的對稱軸平行于y軸且經(jīng)過點M,頂點C在圓M上,開口向下,且經(jīng)過點B,求此拋物線的函數(shù)解析式;

(3)設(2)中的拋物線交軸于D、E兩點,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S△PDE=S△ABC?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代數(shù)式x2-2x=2,則代數(shù)式3x2-6x-1的值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菱形ABCD,∠B=120°,P、Q分別是AD、AC的中點,如果PQ=3,那么菱形ABCD的面積為( 。

A.6
B.
C.2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邊形OABC是菱形,若OA=2,∠AOC=45°,則B點的坐標是 (  )

A.(﹣2,2+
B.(2,2+
C.(- , 2+
D.( ,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件中,屬于必然事件的是(

A.三角形的內(nèi)心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B.重心有可能在三角形外

C.外心是三角形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D.等邊三角形的內(nèi)心與外心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給出幾個多項式:①x2+y2;②﹣x2+y2;③x2+2xy+y2;④x4﹣1.其中能夠分解因式的是__(填上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點A、B分別是軸、軸上的動點,點CD是某個函數(shù)圖像上的點,當四邊形ABCDA、B、C、D各點依次排列)為正方形時,稱這個正方形為此函數(shù)圖像的伴侶正方形。例如:如圖,正方形ABCD是一次函數(shù)圖像的其中一個伴侶正方形

1)若某函數(shù)是一次函數(shù),求它的圖像的所有伴侶正方形的邊長;

2)若某函數(shù)是反比例函數(shù),他的圖像的伴侶正方形為ABCD,點D2m)(m <2)在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上,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

3)若某函數(shù)是二次函數(shù),它的圖像的伴侶正方形為ABCD,CD中的一個點坐標為(3,4.寫出伴侶正方形在拋物線上的另一個頂點坐標,寫出符合題意的其中一條拋物線解析式,并判斷你寫出的拋物線的伴侶正方形的個數(shù)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本小題只需直接寫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乘方”和“開方”運算,下面給同學們介紹一種新的運算,即對數(shù)運算.

定義:如果ab=N(a>0,a≠1,N>0),則b叫做以a為底N的對數(shù),記作logaN=b.

例如:因為,所以;因為,所以.

(1)填空: _____ ________.

(2)如果,求m的值.

(3)對于“對數(shù)”運算,小明同學認為有“”,他的說法正確嗎?如果正確,請給出證明過程;如果不正確,請說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