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
檢查氣密性
B.
加入固體藥品
C.
滴加液體
D.
過濾粗鹽水

分析 A、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向試管中裝粉末狀固體藥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過濾液體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

解答 解:A、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通過前面的化學學習,我們熟悉了許多物質.請從①二氧化碳;②活性炭;③氫氣; ④氧氣中,選取相應物質的序號填空.
(1)最輕的氣體是③;                  (2)可用于冰箱除異味的是②;
(3)用于急救病人的氣體是④;  (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除去氧氣和隔絕氧氣.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堿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取上述溶液加水稀釋后,再滴加無色酚酞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表).
編號鹽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jié)和意外情況:
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稀鹽酸過量.
③在實驗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出現(xiàn),你認為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④發(fā)現(xiàn)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xiàn)了白色粉末.他們依據所學的化學知識,對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認為:②可能是碳酸鈉; ③可能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4)為了進一步研究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取了13.3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適量的水配成溶液,
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鹽酸,使其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1)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
(2)和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的質量;
(3)在圖2中畫出以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質量,橫坐標表示鹽酸的質量的關系圖.
(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m1的數值為80
B.P點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氯化銅
C.M點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
D.整個反應過程中,溶液中氯離子個數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為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方案或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除去鐵粉中含有的少量銅粉將混合固體加入到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B鑒別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試劑就能鑒別,且鑒別的順序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氣體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D比較Fe、Cu、Al的金屬活動性鋁絲浸入CuSO4溶液,銅絲浸入FeSO4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的變化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
鉆木取火
B.
淡化海水
C.
改良酸性土壤
D.
古代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2.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A、B組成元素相同且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F(xiàn)、G、H三種物質含有同種非金屬元素,其中H是單質,G是易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有些轉換關系,反應條件等略去).
(1)物質E可能是CH4(任寫一種化學式).
(2)物質C的用途之一是供給呼吸.
(3)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4)寫出G→F的化學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A.有機物:甲烷、二氧化碳B.鹽類:燒堿、純堿
C.混合物:自來水、冰水共存物D.氧化物:水、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必須使用催化劑
B.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
C.濃度過大能使人致死,因為它不能供給呼吸
D.它是導致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