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查閱資料:

①濃硫酸可以吸收氣體中的水蒸氣,可以作為氣體干燥劑。

②氨氣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

③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生成氨氣。

④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遇到氨氣變藍色。

1)上圖E裝置中,甲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O2發(fā)生裝置可選用_______(填裝置序號),用裝置C干燥O2,氣體由導管______(“a”“b”)進人;用E裝置收集氧氣,當氣泡_____________的冒出時再收集,當_____________時,表明已經(jīng)集滿。

3)英國化學家布萊克是第一個“捕捉”到二氧化碳的人,實驗室制備CO2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檢驗CO2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若用D裝置收集,驗證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

4)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可選用______(填裝置序號),若用F裝置收集氨氣,進氣口應為______端(填“m”“n”),驗證氨氣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水槽 B a 連續(xù)、均勻 氣泡從瓶口往外冒 CaCO3+HClCaCl2+H2O+CO2 CO2 +Ca(OH)2CaCO3+H2O 用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經(jīng)收集滿 A n 將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m導管口,試紙變藍,則已經(jīng)收集滿

【解析】

1)甲儀器的名稱是水槽,故填:水槽。

2)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O2,屬于固液不加熱型,發(fā)生裝置選擇B;用裝置C干燥O2,氣體由導管a進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連續(xù)、均勻的冒出時再收集,當氣泡從瓶口往外冒時,表明已經(jīng)集滿。

故填:Ba;連續(xù)、均勻;氣泡從瓶口往外冒。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CaCO3+HClCaCl2+H2O+CO2;檢驗二氧化碳利用的是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符號表達式為CO2 +Ca(OH)2CaCO3+H2O;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驗滿的方法是用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經(jīng)收集滿。

故填:CaCO3+HClCaCl2+H2O+CO2;CO2 +Ca(OH)2CaCO3+H2O;用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經(jīng)收集滿。

4)根據(jù)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生成氨氣。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可選用A,若用F裝置收集氨氣,氨氣密度小于空氣,進氣口應為n端,驗證氨氣集滿的方法將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m導管口,試紙變藍,則已經(jīng)收集滿。

故填:A;n;將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m導管口,試紙變藍,則已經(jīng)收集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甲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10.2g食鹽時(1g以下用游碼),稱后發(fā)現(xiàn)砝碼放在左盤,食鹽放在了右盤,所稱食鹽的實際質(zhì)量是_______________ g

2)乙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量筒擺放平穩(wěn),面對刻度,他先俯視讀數(shù)為48mL,傾倒出部分液體后,又仰視讀數(shù)為40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的體積是 ___________8mL (用“>” “<” = 填空)

3)一個鋁原子中共有40個粒子,其中14個粒子不帶電,則鋁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_____________,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_______________。

4)假設可作確定相對原子質(zhì)量標準的碳原子的質(zhì)量為b克,一個X原子的質(zhì)量為m克,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______________。

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試管的容積為50mL,注射器的活塞實驗前停在25mL處,試管內(nèi)紅磷足量。用酒精燈加熱,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至室溫,可觀察到注射器的活塞最終停留的刻度是接近_____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A、B兩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12

B. AB分別屬于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

C. A的原子和B的原子分別形成簡單離子的過程相同

D. A元素與B元素屬于同一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氧化銅也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為比較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1)(定性探究)

如圖甲,可通過觀察________來定性比較兩者的催化效果。

2)寫出過氧化氫在氧化銅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生的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

3)(定量探究)為了定量比較兩者的催化效果,實驗時小紅用圖乙所示裝置做對照實驗,以生成40mL氣體為標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

實驗序號

5%過氧化氫溶液

其他物質(zhì)質(zhì)量

待測數(shù)據(jù)

20mL

20mL

氧化銅0.5g

20mL

二氧化錳0.5g

實驗前檢查圖乙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

4)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shù)據(jù)是指________。

5)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shù)據(jù) ________(、、不確定”)。

6)要比較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還可以測量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積,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nèi)稍過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______ ;

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nèi)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______ ;

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剩下的氣體主要是 ______ ,該氣體 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______

小梅同學探究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試驗之后,又設計了如甲裝置所示的實驗,紅磷和木炭均為足量,分別把A、B兩瓶中的紅磷和木炭點燃,將燃燒完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C、D兩處的夾子,想一想.

她將看到甲裝置的燒杯中的水進入 ______ 瓶,原因是 ______

如果將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 ___________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填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當觀察到___________時,方可開始收集氧氣,其理由是__________。

3)如果用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所選發(fā)生裝置中還缺少___________;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某同學稱取了3g氯酸鉀與1g二氧化錳,欲用裝置F收集并用量筒G測量產(chǎn)生氧氣的體積,請將發(fā)生裝置AF裝置的接口代號正確連接:發(fā)生裝置接口a___、___接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以上微觀示意圖中發(fā)生的是化合反應,請在方框中補畫相應微粒的圖示______。

2)該反應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選填甲、乙、丙)。

3)該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甲和丙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該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根據(jù)日常經(jīng)驗推測,可燃物燃燒可能與氧氣和溫度有關,設計并完成了下列實驗進行驗證:

實驗①

實驗②

實驗③

實驗④


白磷不燃燒

白磷不燃燒

白磷不燃燒

白磷燃燒

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____和實驗____證明了可燃物燃燒必須要接觸氧氣。

3)實驗____和實驗____證明了可燃物燃燒必須要達到一定溫度。

4)瓦斯(主要成分為甲烷)爆炸是煤礦安全事故的一種。為了生產(chǎn)安全,要求井下通風狀況良好,控制天然氣濃度在1%以下;禁止攜帶煙草及點火工具下井,挖掘時防止和減少摩擦火花的產(chǎn)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為破壞了燃燒的某些條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裝置圖:

(1)這個實驗過程中,下圖能正確表示集氣瓶內(nèi)氣體體積變化情況的是________。

(2)在此實驗過程中能否用蠟燭代替紅磷?________(填不能)。請簡述理由________。

(3)某活動小組對收集到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產(chǎn)生興趣。于是將收集到的一瓶氧氣密封。

(提出問題)這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多少?

(實驗驗證)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兩套實驗裝置,用來測定該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在氮氣環(huán)境下。將過量的銅粉分別裝入干燥的硬質(zhì)玻璃管和具支試管后,密封。用兩支干燥的注射器從該瓶中抽取氣體,分別按下圖連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時間后,用酒精燈在銅粉部位加熱,加熱時反復推拉注射器至反應完全。

①甲裝置比乙裝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②用甲裝置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需要測定的實驗數(shù)據(jù)是________

(4)(反思交流)實驗完畢,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應先將氣球內(nèi)的氣體全部擠出,再讀數(shù)。否則會使測得的實驗結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