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配制100 g 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操作如下:
(1)操作④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
(2)若操作③中有部分固體灑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3)配制好的溶液要裝在試劑瓶中,并貼好標簽。請在如圖的標簽中填上相應的內容。
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原子序數(shù)為11的元素符號為______,Be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
(2)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的元素屬于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F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______,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______填字母;
A.質子數(shù)不同
B.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C.中子數(shù)不同
(4)圖為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ⅢA族;
(5)原子序數(shù)為12和17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C2H4)是臍橙、蜜桔、香蕉熱等水果的環(huán)保催熱氣體。下列關于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乙烯分子由碳元索和氧元素組成
B. 每個乙烯分子中含有2個氫分子
C. 乙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比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小
D. 乙烯完全燃燒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資源。
(1)在天然水中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可區(qū)別硬水和軟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電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為航天大國,火箭發(fā)射成功率世界領先。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fā)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甲的化學式為N2O4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 乙中氮、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D. 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F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之間能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省略)。其中A是使用最廣泛的金屬;B的溶液呈藍色,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常溫下為液體;固態(tài)E可用于人工降雨;F為汽車常用的電瓶中的酸。
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式為____;E的化學式為____。
(2)C俗稱____;如圖轉化中沒有涉及到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反應。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與F____;B與C____;D→C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用優(yōu)質石灰石(含一定量SiO2)作原料制備高純碳酸鈣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1)“酸溶”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SiO2中硅元素化合價為______。
(3)“轉化”過程中參加反應的物質有______(填序號)。
A.CaCl2 B.NH3 C.CO2 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以下用品進行二氧化碳性質實驗。
(實驗1)向圖1集滿CO2的軟塑料瓶中,迅速倒入半瓶蒸餾水,旋緊瓶蓋。充分振蕩,觀察到塑料瓶變癟,原因是________。
(實驗2)在圖2點滴板①②兩個孔內各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再向①孔中滴加5滴實驗1塑料瓶中的液體,向②孔中滴加5滴蒸餾水,觀察到①孔中紫色石蕊變紅,變紅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②孔中滴加等量蒸餾水的目的是______。
(實驗3)
(1)若X為澄清石灰水,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2)若X為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澄清石灰水中無明顯現(xiàn)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