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溫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1)20℃時,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__________
(2)50℃時,在100g水中放入36g氯化鈉充分溶解持溫度降到40℃,得到的是氯化鈉的溶液____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3)現(xiàn)將100gKNO3和38gNaCl同時放入一個盛有100克80℃水的燒杯中,然后降溫至20℃,得到的溶液中,KNO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為__________。
【答案】 不飽和
【解析】
(1)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20℃時,NH4Cl的溶解度最大;
(2)從表格中數據可知,5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7.0g,將36g氯化鈉充分溶解在100g水中,全部溶解,形成不飽和溶液,降溫至40℃,40℃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6g,溶液仍是不飽和溶液;
(3)80℃時KNO3溶解度是169g,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將100gKNO3和38gNaCl同時放入一個盛有100g80℃水的燒杯中,能全部溶解,然后降溫至20℃,20℃KNO3溶解度31.6g,KNO3要析出68.4g ,20℃NaCl的溶解度是36.0g,NaCl要析出2.4g,此時形成的溶液共100g+31.6g+36.0g,KNO3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式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時,隨著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溫度的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a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B. b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
C. c點燒杯內液體的pH=7
D. d點溶液中較多的Ba2+、OH﹣、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E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方框內應填寫的元素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
(2)A、B、C、D、E五種粒子中,表示同一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由B元素和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 A﹣F 是九年級化學前四單元中的常見物質,其中 A、B 兩種化合物組成的元素相同,B 是一切生命體生存所必需的物質,C、D、E 均為單質,且 E 與 C 反應時,現(xiàn)象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有黑色固體生成;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
A_______ C_______ F_______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基本反應類型
①B 生成 C 和 D_______,_______ (基本反應類型);
②C 和 E 反應_______,_______(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A、B、C為周期表1~18號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三種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之和為34。
(1)A的名稱為________。
(2)C的單質化學式為________。
(3)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B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填“得”或“失”)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至過量,其圖像關系如下圖所示,橫坐標為加入稀硫酸的質量,則下圖中縱坐標應為()
A.溶液中水的質量
B.溶液中沉淀的質量
C.溶液中鋇離子的數目
D.溶液中氫氧化鋇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A、B、C、D、E、F分別表示初中常見的物質,物質之間的各種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及轉化關系有所省略)。物質A、B、C含陽離子種類相同;E、F陰離子種類相同;B為重要的化工原料,F溶液為具有揮發(fā)性的酸溶液。
(1)寫出相應化學式: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寫出E、F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3)寫出A溶液與E溶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I均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和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均已省略)。已知:A為金屬單質,其它均為化合物,F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為一種常見的不揮發(fā)性酸。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G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
(3)沒有涉及到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
(4)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的加熱袋常用于野外加熱食物。加熱袋中的固體粉末含鎂粉、鐵粉和氯化鈉,使用時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產生大量熱。實驗小組針對放熱過程中的反應原理展開探究。
【查閱資料】
常溫下鎂粉能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且放熱。
【進行實驗】
同學們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模擬實驗:分別取不同成分的固體粉末放入甲中,通過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讀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驗時的室溫為22.8℃)
實驗序號 | A | B | C | D | E | F |
固體成分 | Mg | Fe | Mg+Fe | Mg+NaCl | Fe+NaCl | Mg+Fe+NaCl |
乙中現(xiàn)象 |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 ______ |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 較多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 無肥皂泡 | 大量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
混合物溫度 | 23.1℃ | 22.8℃ | 23.1℃ | 24.2℃ | 22.8℃ | 27.2℃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B,乙中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
(2)實驗A證明了鎂粉與水能反應,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2O=____+H2 。
(3)使鎂粉與水迅速反應并放熱的最佳方法是向鎂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
【反思改進】
(4)同學們分析實驗數據發(fā)現(xiàn),升高的溫度沒有達到食品加熱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同學們根據實驗結果進一步猜測,實驗F中的反應結束后,甲中剩余固體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鐵粉,檢驗其鐵粉存在的的驗方案為:取少量固體混合物________。
(6)從上述實驗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沒有熱量的變化”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填實驗序號)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