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圖所示是研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一種實驗裝置。某小組同學每次都讓重錘從高處由靜止下落,砸到鐵釘上。他們觀察到:在不同情況下,鐵釘進入泡沫塑料的深度不同,深度越大,表明重錘對鐵釘做的功越大,即重錘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他們用m表示重錘的質量,H表示重錘升起的高度,h表示鐵釘進入泡沫塑料的深度,并將實驗數(shù)據詳細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實驗序號 | 重錘質量 m/kg | 重錘升起 高度H/m | 鐵釘進入泡沫塑料 深度h /m |
1 | 0.1 | 0.6 | 0.024 |
2 | 0.1 | 0.9 | 0.030 |
3 | 0.2 | 0.3 | 0.024 |
4 | 0.2 | 0.6 | 0.035 |
5 | 0.3 | 0.3 | 0.030 |
6 | 0.3 | 0.4 | 0.035 |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或3與4或5與6)的數(shù)據及觀
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__的數(shù)據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高度相同的情況下,物體的質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分析比較表中第二列、第三列及第四列中的數(shù)據,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剛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表中第1次實驗數(shù)據有錯誤,改正后計算出其機械效率為 。
(2)根據另一組正確的數(shù)據計算出的機械效率為 ;比較兩次的機械效率可以
得出的結論是: 。
實驗次數(shù) | 物重G/N | 物體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繩自由端上升距離s/m | η |
1 | 2 | 0.1 | 1.1 | 0.2 | |
2 | 4 | 0.1 | 2.0 | 0.3 | |
小剛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表中第1次實驗數(shù)據有錯誤,改正后計算出其機械效率為 。
(2)根據另一組正確的數(shù)據計算出的機械效率為 ;比較兩次的機械效率可以
得出的結論是: 。
實驗次數(shù) |
物重G/N |
物體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繩自由端上升距離s/m |
η |
1 |
2 |
0.1 |
1.1 |
0.2 |
|
2 |
4 |
0.1 |
2.0 |
0.3 |
|
(3)實驗中拉動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 。
(4)小剛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發(fā)現(xiàn)示數(shù)有忽大忽小現(xiàn)象,引起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造成的。為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小剛讓彈簧測力計靜止下來讀數(shù),這樣他測得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若將此滑輪組換一種繞繩方法,不計摩擦及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7分)
小明要進行“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
(1)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
(a)第2次實驗中,機械效率是 。
(b)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可得結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 。
(c)第3次實驗中動滑輪個數(shù)比第2次實驗多,動滑輪自重增大,對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 (選填“增大”或“減小”),因而,由第2、3次實驗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自重大小有關。
(2)若兩次實驗中的動滑輪重相同,提起的鉤碼重也相同,測出的滑輪機械效率卻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A.滑輪和輪與軸間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測拉力時沒有使測力計勻速上升
C.測拉力時拉力的方向沒有豎直向上 D.鉤碼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