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選出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一項( ) A.我國歲時節(jié)日“節(jié)物 可以從兩個維度分類:實用的與審美的.這二者又是與人及其種植的植物密切相連的. B.孔夫子時代舉國狂歡的節(jié)日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最“有效的時間節(jié)點 .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C.“摸秋 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實的論述一下子生動起來,畫龍點睛的議論.揭示了節(jié)日故事背后的意義.D.文章由韓國申遺成功引入.從多個方面談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價值.中外比較突出了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特性.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閱讀《苦痛者的天籟》(作者:馬德)一文,回答小題(共14分)
那兩年,逢年過節(jié),養(yǎng)魚的蔡婆總要給我家送幾條新鮮的魚來。我有點討厭父親,集市上什么魚都有,為什么父親偏偏喜歡蔡婆的魚呢? 我問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歡吃你家的魚哩?蔡婆說,你爸爸呀,是個饞貓,為了吃我的魚,每天晚上敲我的門。父親真沒出息。
父親在鎮(zhèn)里的一家工廠上班,兩班倒。但父親很少上白班。父親每天晚上從鎮(zhèn)里回來,要翻過一面坡,再翻過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就在那兩面坡中間,有一塊洼地,蔡婆的魚塘就在那里。
父親說,蔡婆不容易。蔡婆那個做生意的丈夫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積蓄,扔下三個孩子跑了。為了養(yǎng)家糊口,蔡婆包了山洼里的魚塘,并在魚塘旁蓋了間簡陋的土房子。然后,把孩子扔給老人,一年四季,蓬頭垢面地照看著她的魚塘。每天晚上,父親下夜班,騎車路過那魚塘的時候,總要去敲敲她的門。嘟——,嘟嘟——,舅奶,睡了沒有?屋子里亮著油燈,蔡婆還沒睡。她便喚父親進去,有一搭沒一搭地說幾句話,然后,父親才走。有時候,父親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燈早已熄滅了,但父親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門。聽著屋里的蔡婆在睡夢中含混地應了,父親才走。
我問父親,為什么要去敲蔡婆的門,是想吃她養(yǎng)的魚嗎?父親摸摸我的頭,笑笑說,你還小,不懂。我已經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經地喊。
父親依舊每晚去敲她的門,蔡婆依舊逢年過節(jié)送魚來。
后來,我大學畢業(yè)了,父親退了休,蔡婆也不養(yǎng)魚了;斓貌诲e的兒女們,把她接進了城里,讓她去安享清福。有一次,我和父親談起了蔡婆,談起了那些年的事。父親突然嘆了口氣,說,其實啊,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時候,難產死的。你爺爺受不了這個打擊,想不開,幾次想尋短見。村里有一個叫楊有貴的人,就經常來勸他,說,為了孩子們,你也得活下去啊。但你爺爺還是不能從悲傷中走出來。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楊有貴都要來咱家坐坐,或者拉家常,或者聊東說西。即便真的沒話說了,也要干坐著,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你爺爺后來說,如果沒有楊有貴這個人,如果沒有他每晚來陪著坐一陣子,也許,咱們家就沒有今天。所以,你爺爺臨去世的時候,語重心長地和我說,伸出手來可以扶人,拿出錢來可以幫人,人在遭難的時候,就是有人陪著說說話,也是能救人的。
爸爸深深記住了爺爺說的這句話。那幾年,蔡婆不容易,爸爸想幫幫她。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門,就是想讓她知道,                                            。
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門聲,對蔡婆來說,不僅是溫暖的,而且那也是敲響在她苦痛心靈里的天籟之音啊!其實,這個世界還有更多不愁吃穿卻心底痛苦的人。他們所缺少的,也許只是陪他們坐一坐、嘮嘮嗑、說說話的人。哪怕,在他們最寂寞的時候,能夠聽到“嘟嘟”的敲門聲,也是好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世界上最溫暖、最美妙的天籟。
(選自《做人與處世》, 2009年第7期)
【小題1】“我”對父親為何總去敲蔡婆的門這一舉動的理解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請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內容梳理這一認識過程,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幼時
 
 
初中
“我”認為父親是想白吃人家養(yǎng)的魚兒去敲蔡婆家的門
“我”不理解父親
大學畢業(yè)
 
 
【小題2】選出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有誤的一項。(2分)                 【       】
A.文中有兩條線索,明線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溫暖的情誼,暗線是“敲門”“送魚”。一明一暗兩條線索串連起前后兩個故事。
B.文中共寫了父親兩次“笑”。第一次,面對“我”的誤解與責問,父親的“笑”表明了他的寬厚大度。第二次,面對“我”的贊美,老實的父親表現(xiàn)出了純樸、實在、厚道。
C.文中插敘了爺爺?shù)墓适,交代了父親之所以常去敲蔡婆的門的原因,回應了上文“我”的一連串疑問與不解,使文章更吸引人。
D.結尾用了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點明了主旨,給讀者以啟迪。
【小題3】“父親每天晚上從鎮(zhèn)里回來,要翻過一面坡,再翻過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推測一下,作者在這句里可能會強調哪幾個詞語,為什么?(2分)
【小題4】根據(jù)全文內容及主旨,補寫出文中橫線上省略的句子。(2分)
【小題5】“天籟”本指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等,選文標題“苦痛者的天籟”該怎樣理解?并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為什么“這是世界上最溫暖、最美妙的天籟”。(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池莉讀《花經》
①一個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里,我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想來真是癡長。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園子,園子里頭長滿花木蔬菜和中草藥,芙蓉花、雞冠花、桃樹、垂柳、小白菜、香蔥、車前草、雞血藤等混長在一個園子,引得蜂來燕往蝶飛蚓爬,使兒時的我玩得十分著迷。
③當然,這種私家的園子后來很快就沒有了,支援了國家建設。園子變成了一座絲織廠,工廠的圍墻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當哐當?shù)仨,我不喜歡這聲音。從此,我一直心懷渴望,非常非常想養(yǎng)花種草。渴望與日俱增,可多年來就偏是沒有機會,既沒有自己的住房也沒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幾年熬過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陽臺上一看,發(fā)現(xiàn)竟然留了養(yǎng)花槽。這一高興,頭腦轟地發(fā)了熱,不知不覺拿業(yè)余愛好當了正經事做。一連好些日,提只籃子和小桶,四處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陣之后,花種上了,草也養(yǎng)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著肩來來回回欣賞,倒真有一種了卻了某個夙愿的感覺。以后每逢出差或筆會,凡遇上奇花異草,都挺執(zhí)著地弄點回來栽進盆里。家里廚房三天兩頭做魚、肉,也常記得將洗魚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結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結了幾顆,花兒沒開幾朵,從廬山植物園特意帶回的碗蓮之類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為此,我特意找了《花經》來讀,讀著讀著,心中漸亮。合上《花經》,扔下花鏟,淡然一笑:我不再養(yǎng)花了。實際上,《花經》這本厚書我翻來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節(jié):序言。
⑥序言里簡潔地記敘了本書作者之父黃岳淵先生的一段經歷。黃岳淵先生在宣統(tǒng)元年的時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時年將三十。有一日黃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該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應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為人的根本,于是,黃先生毅然辭官隱退。他做什么呢?他購買田地十余畝(時田價每畝約二十金),漸擴充至百畝。黃先生從此聚精會神,抱甕執(zhí)鋤,廢寢忘食,盤桓灌溉,甘為花木之保姆。果然,黃家花園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花異草奇,聲名遠揚。每逢花時,社會名流裙屐聯(lián)翩,吟詩作賦。更有文人墨客指點花木,課睛話雨。眾人深得啟示:既混濁之世,百無一可,唯花木差可引為知已。
⑦據(jù)說當時的文壇名人周瘦鵑、鄭逸梅等人皆為黃先生的花木摯友。黃先生養(yǎng)花養(yǎng)出了精神文明,養(yǎng)出了人間知已,養(yǎng)出了《花經》這等好書,恐怕這才叫養(yǎng)花種草!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豈能憑你心中有一點喜歡?有一點迷戀?三天澆點水,五天上點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為聰明。把表面的一些由頭借來,實際標榜自己為至情至性之人。這也做做,那也試試,好聽人評價個多才多藝。近年來國家大興經濟,文人紛紛“下!,我也曾與人發(fā)議論說作家的智商是足夠經商的。最近由讀《花經》而獲頓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們終身搞陰謀,商人們終身搞欺騙,情種終身搞愛情(比如賈寶玉),黃岳淵先生終身搞花草。一生的時間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實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夠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搞好一件事。
⑩總之,我是不敢再說文人經商之類的話了,也不敢再狂熱地養(yǎng)花弄草。就連剪裁時裝、研究烹調之類的興趣也淡了下來,興致所至,偶爾為之,拿得起,放得下,決不長期牽腸掛肚。傻一點兒,笨一點兒,懶一點兒,冷一點兒,就做一件事——寫作,我這一生。
【小題1】下列對作品的分析與概括,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nbsp; )(  )(5分)
A.外婆家后園的花紅柳綠、蟲鳴燕舞給兒時的“我”留下深深的印象,為“我”成年后的養(yǎng)花之渴望做了鋪墊。
B.作者認為,自己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是因為自己連養(yǎng)花種草都做不好。
C.第⑥段敘述黃岳淵先生辭官種花之事,多用四字句和文言詞語,既使文章語言凝練典雅,也可借此暗示黃岳淵先生的高雅。
D.文章先從自己種花草的經歷談起,再對照黃岳淵種花草的故事,頓悟出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道理,由事入理,說理既深刻又形象。
E.作者對種花草一事的感情變化經歷了未種時的渴望、如愿后的高興、秋收時的苦惱、徹悟后的淡然的過程。
【小題2】作者翻閱《花經》本是要尋找種花方法的,卻轉述了“序言”中黃岳淵先生的事跡,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品讀文章第⑨段,簡要解說作者所“頓悟”的“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內涵,再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生只做一件事”。(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25分)
鄉(xiāng)村鐵質
劉向民
①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xiāng)村是最重要的。
②雖然走進了城市,不可能與土地日日肌膚相親,但我始終以農民的眼光審視鄉(xiāng)村。鄉(xiāng)村是城市的依托,沒有鄉(xiāng)村也就沒有城市的存在,鄉(xiāng)村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xiāng)村的延伸和延續(xù)。鄉(xiāng)村是狗吠雞鳴牛哞,是薄薄的晨霧和裊裊的炊煙,一條靜靜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瑩的露珠閃耀著太陽的光彩。鄉(xiāng)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鮮明的。
③走進田野,就走進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們的兄長。閃著光芒的鋤探進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鋤的鐵質意念就通過異常發(fā)達的根系蔓延了整個土地,廣闊的原野處處閃耀著鐵質的渾厚和沉重,所以我們收獲的每一粒糧食、每一季糧食都包含著鐵質。鐵質沿著血管流動,扎根于我們的每一處神經,我們的脊梁才如此堅挺。
④糧食的存在,使鄉(xiāng)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莊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鄉(xiāng)村的藍天下格外亮麗。已經死去多年的大樹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樹干直指青天,鄉(xiāng)村中許多的構思和想象緣自樹干的啟迪。鐮刀閃著鐵質的鋒利,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一頭牛與一架犁在土地深處探尋,渾黃或者黝黑的土壤蘊涵著無窮的力量,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無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土地時刻迸發(fā)著鐵質的響聲。
⑤土地養(yǎng)育了莊稼,也養(yǎng)育了整個鄉(xiāng)村。鄉(xiāng)人們的性格和作為,任何時候都充滿著鐵質,歡喜時會無所顧忌地暢心大笑,發(fā)怒時會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罵上一場,悲哀時會痛痛快快淋漓盡致地大哭一場,然后又執(zhí)著地走進田野,走進勞作,一切都毫無遮遮掩掩。嫉惡如仇,旗幟鮮明,高昂的氣概和高亢的聲音比得過任何煩瑣深奧的說教。他們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雷鳴;他們飲風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萬般罪,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著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走進莊稼地里,走進鄉(xiāng)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jié),使鄉(xiāng)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哪怕只是一聲勞動的號子,也如雷鳴一般響亮;哪怕只是向前邁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穩(wěn)重;哪怕只是一個耕或者種的手勢,也都是鄉(xiāng)村的經典動作。鄉(xiāng)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
⑥鄉(xiāng)村是農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經厭煩的事情,鄉(xiāng)村還在喜歡或者也早已厭煩,喜歡的是一種沒有丟失的鄉(xiāng)村質樸,厭煩的是曾經生活在鄉(xiāng)村里的城里人的矯作。城里人始終也在吃著鄉(xiāng)村的糧食,但缺少了鄉(xiāng)村的鐵質。鐵質似乎已被城里人丟失殆盡。我們是否要尋找鄉(xiāng)村的鐵質,使鄉(xiāng)村鐵質在城市里閃爍,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⑦鄉(xiāng)村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jù),沒有了鄉(xiāng)村就沒有城市。是否有人為城市一天天侵占鄉(xiāng)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鄉(xiāng)村,缺少了鄉(xiāng)村鐵質,我們將會更加頹廢,城市也將因此而變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論生活在鄉(xiāng)村還是城市里的人們,都不能忘記永遠的鄉(xiāng)村鐵質,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我們永遠的方向。
【小題1】下列對散文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ā 。
A.文章開篇作者說:“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xiāng)村是最重要的。”這一行文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的熱愛之情。
B.在第三段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農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它們正在健康成長的模樣。
C.第五段作者運用排比修辭,使文章的行文充滿氣勢,生動地寫出了在充滿鐵質的鄉(xiāng)村中生活的農人們旺盛的生命力和他們堅強、直率、質樸的性格。
D.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圖景以及在鄉(xiāng)村中生活著的人們,凸顯了鄉(xiāng)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的風貌。
E.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我”的根在鄉(xiāng)村;城市是寧靜美好鄉(xiāng)村的對立面,讓人厭惡,文章處處都有“我”對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小題2】結合全文談談鄉(xiāng)村具有怎樣的意義?作者在行文中著重描寫了鄉(xiāng)村的土地,有怎樣的目的?(6分)
【小題3】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的理解。(6分)
①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無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3分)
②走進鄉(xiāng)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jié),使鄉(xiāng)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3分)  
【小題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鐵質”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義,根據(jù)你對文章的品讀,談談對“鐵質”象征意義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從學于里人張震,善為文辭。咸平中,由鄉(xiāng)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嘆曰:“王佐器也。”宰相寇準奇之,特試政事堂,授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帝嘗晚坐承明殿,召對久之;既退,使內侍諭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見卿,卿勿以我為慢也。”其見尊禮如此。
出知應天府。天禧中,民間訛言有妖起若飛帽。夜搏人,自京師以南,人皆恐。曾令夜開里門,敢倡言者即捕之,卒無妖。天圣四年夏,大雨。傳言汴口決,水且大至,都人恐,欲東奔。帝問曾,曾曰:“河決奏未至,第民間妖言爾,不足慮也。”已而果然。
陜西轉運使置醋務,以榷其利,且請推其法天下,曾請罷之。
曹利用惡曾班己上,嘗怏怏不悅。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為之解。太后曰:“卿嘗言利用強橫,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惡,則非臣所知也!碧笠馍籴,卒從輕議。
以彰信軍節(jié)度使復知天雄軍,契丹使者往還,斂車徒而后過,無敢嘩者。人樂其政,為畫像而生祠之。曾進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嘗問曾曰:“明揚士類,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獨少此耳。”曾曰:“夫執(zhí)政者,恩欲門己,怨使誰歸?”仲淹服其言。
曾資質端厚,眉目如畫。在朝廷,進止皆有常處,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與楊億同在侍從,億喜談謔,凡僚友無不狎侮。至與曾言,則曰:“余不敢以戲也!逼缴苑钌鮾,有故人子孫京來告別,曾留之具饌,食后,合中送數(shù)軸簡紙,啟視之,皆他人書簡后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傳》)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出應天府知:主持、掌管
B.曹利用惡曾己上,嘗怏怏不悅班:等級、次第
C.人莫敢以私干:求取
D.太后大怒,曾為之解:解決
【小題2】下列句子編為四組,都能直接表現(xiàn)王曾的品行修養(yǎng)的一項是(   )
①夫執(zhí)政者,恩欲歸己,怨使誰歸?
②在朝廷,進止皆有常處,平居寡言笑。
③明揚士類,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獨少此耳。
④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惡,則非臣所知也。
⑤契丹使者往還,斂車徒而后過,無敢嘩者。
⑥曾令夜開里門敢倡言者即捕乏,卒無妖。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宋代咸平年間,王曾參加會試和殿試,都考了第一。宰相寇準看了他的文賦,慨嘆道:
“這真是王佐之材啊 !”認為他是奇才。
B.陜西轉運使以地方特產醋來謀利并且請求朝廷在全國推行這一辦法的行為,被王曾上
奏廢止,表現(xiàn)了王曾的愛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與王曾的個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對他的專橫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
關鍵時刻卻沒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權勢和胸懷坦蕩。
D.王曾之所以贏得朝廷內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華、為政
能力之外,還因為他穩(wěn)重的性格和公正無私、愛民、勤儉的品質。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見卿,卿勿以我為慢也。(4分)
(2)河決奏未至,第民間妖言爾,不足慮也。(3分)
(3)人樂其政,為畫像而生祠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李商隱傳
李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人。商隱幼能為文,令狐楚鎮(zhèn)河陽,以所業(yè)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禮之,令與諸子游。楚鎮(zhèn)天平、汴州,從為巡官,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開成二年,方登進士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調補弘農尉。會昌二年,又以書判拔萃。王茂元鎮(zhèn)河陽。辟為掌書記,得侍御史。茂元愛其才,以子妻之。茂元雖讀書為儒,然本將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時德裕秉政,用為河陽帥。德裕與李宗閔、楊嗣復、令狐楚大相讎怨。商隱既為茂元從事,宗閔黨大薄之。時令狐楚已卒,子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會給事中鄭亞廉察桂州,請為觀察判官、檢校水部員外郎。大中初,白敏中執(zhí)政,令狐在內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亞坐德裕黨,亦貶循州刺史。商隱隨亞在嶺表累載。三年入朝,京兆尹盧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隱屢啟陳情,不之省。弘政鎮(zhèn)徐州,又從為掌書記。府罷入朝,復以文章干,乃補太學博士。會河南尹柳仲郢鎮(zhèn)東蜀,辟為節(jié)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專殺左遷,商隱廢罷,還鄭州,未幾病卒。
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從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隱,自是始為今體章奏。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尤善為誄奠之辭,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文思清麗,庭筠過之。而俱無持操,恃才詭激,為當涂者所薄,名宦不進,坎壈終身。弟義叟,亦以進士擢第,累為賓佐。商隱有表狀集四十卷。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所業(yè)文之干:求取
B.令與諸子游:結交
C.商隱隨亞在嶺表載累:多
D.為當涂者所薄當涂:糊涂
【小題2】下列各項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楚其少俊勿善小而不為
B.未幾病信臣精陳利兵而誰何
C.俱無持操吾嘗跂望矣
D.當涂者所薄化狼與豺
【小題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商隱仕途不如意的一組是
①調補弘農尉       ②又以書判拔萃     ③久之不調
④亦貶循州刺史     ⑤累為賓佐         ⑥商隱屢啟陳情
A.①②④B.③④⑤
C.③④⑥D.②③⑤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商隱受惠于令狐楚,卻娶了王茂元的女兒,故而陷入黨爭之中,仕途坎坷就在所難免了。
B.李商隱先后在天平、汴州、長安、弘農、嶺南、徐州一帶為官,一生郁郁不得志。
C.令狐楚父子先前與李商隱關系十分友好,后來鄙薄李商隱的為人,不愿意舉薦他為官。
D.李商隱在詩歌和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都有成就,但在文思方面,卻不及溫庭筠的清雅秀麗。
【小題5】把第三題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楚鎮(zhèn)天平、汴州,從為巡官,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3分)
(2)時令狐楚已卒,子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3分)
(3)大中末,仲郢坐專殺左遷,商隱廢罷,還鄭州,未幾病卒。(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